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4,分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不烦
烦恼
无烦
何烦
烦襟
烦言
烦暑
烦冤
频烦
烦扰
烦忧
烦使
烦苛
涤烦
重烦
《國語辭典》:不烦(不煩)  拼音:bù fán
1.不浮躁。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2.不烦劳。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一客不烦二主。』大官人便是出钱的,这位娘子便是出力的。」
3.不烦冗。《淮南子。主术训》:「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合你们说句要言不烦的话,『阃以外将军制之』。你们还有甚么为难的不成?」
《國語辭典》:烦恼(煩惱)  拼音:fán nǎo
烦闷而不快活。唐。白居易〈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诗:「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宋。王观〈红芍药。人生百岁〉词:「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漢語大詞典》:无烦(無煩)
不需烦劳;不用。左传·昭公元年:“ 莒 之疆事, 楚 勿与知,诸侯无烦,不亦可乎?”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八:“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且抵承 曹大 ,无烦唤 姜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此去定早还,无烦穿望。”
分類:烦劳不用
《漢語大詞典》:何烦(何煩)
何须,何必。太平广记卷二五二引 唐 高彦休 唐阙史·俳优人:“《金刚经》云:‘敷座而坐。’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
分類:何须何必
《漢語大詞典》:烦襟(煩襟)
烦闷的心怀。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元 韦居安 《摸鱼儿》词:“垂钓饵,趁春水生时,賸有桃花鱖,烦襟浄洗。” 清 方文 《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诗:“何时就清盥,一洗烦襟开。”
分類:烦闷心怀
《國語辭典》:烦言(煩言)  拼音:fán yán
1.忿争的言论。《左传。定公四年》:「啧有烦言,莫之治也。」
2.烦琐噜苏的话。《商君书。农战》:「说者成伍,烦言饰辞而无实用。」
《漢語大詞典》:烦暑(煩暑)
闷热;暑热。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季月烦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 宋 辛弃疾 《御街行》词:“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 明 杨慎 《渔家傲》词:“六月 滇 南波漾渚,水云乡里无烦暑。” 郑泽 《夏夜作》诗:“烦暑不我蒸,灵宫自澄澈。”
分類:闷热暑热
《國語辭典》:烦冤(煩冤)  拼音:fán yuān
1.愁闷委屈。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风回旋的样子。《文选。宋玉。风赋》:「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國語辭典》:频烦(頻煩)  拼音:pín fán
1.屡次、频频。《晋书。卷七三。列传。庾亮》:「弱冠濯缨,沐浴芳风,频烦省闼,出总六军,十馀年间,位超先达。」《清史稿。卷一三七。兵志八》:「迨法、越战事起,边氛日亟,征调频烦,兵无久驻之地。」
2.一再烦劳。唐。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聊斋志异。卷一一。香玉》:「曩频烦香玉,道达微忱,胡再不临?」
分類:频繁
《國語辭典》:烦扰(煩擾)  拼音:fán rǎo
烦琐搅扰。《管子。禁藏》:「内无烦扰之政,外无彊敌之患也。」
《漢語大詞典》:烦忧(煩憂)
(1).麻烦和忧患。 汉 王充 论衡·超奇:“州郡有忧,能治章上奏,解理结烦,使州郡连事,有如 唐子高 、 谷子云 之吏,出身尽思,竭笔牘之力,烦忧适有不解者哉?”
(2).烦恼忧愁。 南朝 齐 王融 《敬重正法篇颂》:“翼善开贤敷教义,照蒙啟惑涤烦忧。” 金 元好问 《西园》诗:“登山临水祛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 戴望舒 《静夜》诗:“你在我心头开了烦忧路。”
《漢語大詞典》:烦使(煩使)
繁重的使命。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顾以诸生,备兹烦使,据非其所,惧不克堪。”
分類:繁重使命
《國語辭典》:烦苛(煩苛)  拼音:fán kē
烦扰苛细。《汉书。卷四。文帝纪》:「汉兴,除秦烦苛,约法令。」
《国语辞典》:涤烦(涤烦)  拼音:dí fán
茶。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也称为「涤烦子」。
分类:
《漢語大詞典》:重烦(重煩)
沉重而繁多。 章炳麟 《文学总略》:“古者,简帛重烦,多取记忆。”
分類:沉重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