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烦蒸
紊烦
解烦
嚣烦
烦纡
烦问
有烦
蠲烦
相烦
虚烦
烦郁
烦多
耐烦
烦心
烦燠
《漢語大詞典》:烦蒸(煩蒸)
闷热。 隋 李德林 《夏日》诗:“夏景多烦蒸,山水暂追凉。” 宋 司马光 《和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夫子寓官舍,无术逃烦蒸。” 郑泽 《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 炎羲 正埃鬱,池馆远烦蒸。”
分類:闷热
《漢語大詞典》:紊烦(紊煩)
烦扰。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乞别赐度牒五十道,通成一百通,充开湖费用外,所有逐一子细利害,不敢一一紊烦天听。”《元典章·户部五·民田》:“诸人捨施田土,以致词讼不絶,紊烦官府。”
分類:烦扰
《漢語大詞典》:解烦(解煩)
(1).解除烦闷。 三国 魏 曹丕 《群臣诏》其二:“ 真定郡 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烦释渴。”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木蜜﹞味如蜜,解烦止渴。”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一见之后,便即解烦释闷,天下太平。”
(2).见“ 解烦兵 ”。
《漢語大詞典》:解烦兵(解煩兵)
三国 吴 所建的军队名号。寓战无不胜,能解困危之意。三国志·吴志·韩当传:“﹝ 韩当 ﹞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讨 丹杨 贼,破之。”亦省称“ 解烦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刘备 下 白帝 , 权 以见兵少,使 综 料诸县,得六千人,立解烦两部, 详 领左部、 综 领右部督。”后以泛指善战的精兵。 南朝 陈 徐陵 《裴使君墓志铭》:“督称无难,兵号解烦。”
《漢語大詞典》:嚣烦(囂煩)
喧闹烦杂。 汉 徐干 中论·修本:“道之於人也,其简且易耳……非若求盈司利之竞逐嚣烦也。” 唐 张籍 《三原李氏园宴集》诗:“暮春天早热,邑居苦嚣烦。”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如是月餘,颇厌嚣烦,挈婢辞去。”
分類:喧闹烦杂
《漢語大詞典》:烦纡(煩紆)
愁闷郁结。《文选·张衡〈四愁诗〉之三》:“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紆。” 李周翰 注:“烦紆,思乱也。” 唐 杨衡 《病中赴袁州次香馆》诗:“谁能挹香水,一为濯烦紆。” 宋 秦观 《赠张潜道》诗:“我欲有所进,生闻勿烦紆。” 清 朱彝尊 《送叶参政映榴督储楚中》诗:“南鱼北有雁,冀慰心烦紆。”
分類:愁闷郁结
《国语辞典》:烦问(烦问)  拼音:fán wèn
请问。如:「烦问一声,到车站怎么走?」
分类:请问
《漢語大詞典》:有烦(有煩)
犹烦劳。表示请托的客套话。《水浒传》第十八回:“ 何涛 道:‘有烦押司引进。’”《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有烦老客长做主,写个合同文契,好成交易。”
《漢語大詞典》:蠲烦(蠲煩)
消除烦恼。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诗:“问客当此时,蠲烦孰如我。” 宋 王安石 《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诗:“不恨玉盘冰未赐,清谈终日自蠲烦。”
《國語辭典》:相烦(相煩)  拼音:xiāng fán
以事相托。《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晋书。卷一。宣帝纪》:「此不足以劳军,事欲必克,故以相烦耳。」
《漢語大詞典》:虚烦(虚煩)
(1).空虚烦躁。 汉 枚乘 《七发》:“临 朱汜 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
(2).中医谓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过汗、吐、下后,馀热未清,胸中烦热,睡眠不宁等现象是虚火内扰,称为“虚烦”,属虚热症。
《漢語大詞典》:烦郁(煩鬱)
(1).浓密貌。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唐 刘良 注:“漨浡,烦鬱之状。”
(2).愁闷抑郁。 宋 曾巩 《诸庙谢雨文》:“得雨应时,泽润焦枯,荡除烦鬱。” 曹禺 《雷雨》第二幕:“ 蘩漪 的脸更显得苍白,她在极力压制自己的烦郁。”
《漢語大詞典》:烦多(煩多)
繁琐冗杂。《汉书·刑法志》:“今律令烦多而不约。” 宋 司马光 《乞免翰林学士札子》:“史籍烦多,恐难以应副禁林文字,乞免翰林学士一职。”
分類:繁琐冗杂
《國語辭典》:耐烦(耐煩)  拼音:nài fán
能耐烦琐,忍耐。《红楼梦》第一九回:「我今儿听得我妈和哥哥商议,教我再耐烦一年,明年他们上来就赎我出去的呢。」也作「奈烦」。
《國語辭典》:烦心(煩心)  拼音:fán xīn
心里感到烦躁。如:「近来烦心的事太多了,头发都白了许多。」
《漢語大詞典》:烦燠(煩燠)
闷热。 唐 韦应物 《寄子西》诗:“乔树落疎阴,微风散烦燠。” 宋 曾巩 《京师观音院新堂》诗:“悵无栖宿在清旷,欲弄潺湲愈烦燠。” 明 张煌言 《赋赠琴师》:“主客杂坐觴数巡,清言玄论驱烦燠。”
分類: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