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惮(無憚)
不怕。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凌强御而无惮,虽险逼而不沮者,黠人也。” 唐 杜甫 《舟中苦热》诗:“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凡兹廷臣,汝择自从,惟其贤能,无惮大吏。”
分類:不怕
《漢語大詞典》:不怕
(1).不畏惧;不害怕。 唐 元稹 《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水浒传》第七四回:“邻近村坊,那一处不怕他的?”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
(2).连词,犹言纵然,即使。儒林外史第二回:“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漢語大詞典》:勤劳(勤勞)
(1).忧劳;辛劳。书·金縢:“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隋书·循吏传·辛公义:“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清 孙枝蔚 《雨中大水决堤闻王幼华奔走堤上》诗:“贫苦原从昔,勤劳直至今。”
(2).引申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如:勤劳勇敢的 中国 人民;他有一双勤劳的手。
(3).犹疲劳。吴子·料敌:“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
(4).指功劳。汉书·卫青传:“陛下幸已益封臣 青 ,臣 青 子在繦褓中,未有勤劳,上幸裂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帝马皇后:“黄门舅旦夕供养且一年,既无褒异,又不録勤劳,无乃过乎!”《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吾祖父于国家多建勤劳,今 司马懿 何等匹夫,灭吾兄 曹爽 宗族,又来取我,早晚必思篡位。我仗义讨贼,何反之有?”
《漢語大詞典》:愚公
(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宋 辛弃疾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词:“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 愚公 惊着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人容鼓吏之狂,世笑 愚公 之癖。” 清 陈维嵩 《洞仙歌·善权洞》词:“天风忽下,劈破青红茧, 夸父 、 愚公 费裁剪。”
(2).泛指隐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慙黠吏,栖隐谢 愚公 。”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 中散 山阳 锻, 愚公 野谷邨。”参见“ 愚公谷 ”。
《漢語大詞典》:愚公谷
在 山东省 淄博市 西。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齐桓公 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 愚公之谷 。’ 桓公 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 愚公之谷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 时水 又屈而逕 杜山 北,有 愚公谷 。”后以喻隐居之地。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徐鉉 题 雷公井 诗,亦曰:‘揜靄 愚公谷 ,萧条羽客家。’” 清 戴移孝 《训子》诗:“已入 愚公谷 ,甘为 郑子真 。”亦省称“ 愚谷 ”。南史·隐逸传序:“藏景穷巖,蔽名 愚谷 。”
《漢語大詞典》:忽雷
(1).响雷。 阮章竞 《赤叶河》:“今晚来个大诉苦,明天给 吕 家个大忽雷。”
(2).不怕雷。喻勇暴过人者。太平广记卷三九三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欧阳忽雷》:“ 绍 ( 欧阳绍 )率其徒二十餘人,持弓矢排鏘,与雷师战。衣并焦卷,形体伤腐,亦不之止。自辰至酉,雷电飞散……南人因呼 绍 为‘忽雷’。”
(3).琵琶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文宗 朝有内人 郑中丞 善胡琴。内库有二琵琶,号‘大小忽雷’。 郑 尝弹小忽雷。” 清 赵翼 《屏迹》诗:“茶瀹大团月,琴弹小忽雷。”
(4).鳄鱼的别名。太平广记卷四六四引 唐 郑常 《洽闻记》:“鰐鱼别号忽雷……一名骨雷。”
《漢語大詞典》:轻死(輕死)
以死事为轻,不怕死。老子:“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管子·法法:“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情势》:“是故勇而轻死者,可暴也。”
《漢語大詞典》:敢死
(1).勇敢不怕死;决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 ﹞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狄青 善用不满千人之法,盖择鋭敢死者而已。”明史·阉党传·卢承钦:“ 丁元荐 、 沈正宗 、 李朴 、 贺焯 谓之敢死军人。”
(2).指敢死士。后汉书·耿纯传:“﹝ 耿纯 ﹞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彊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绕出贼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世祖 ﹞乘胜以敢死三千人,径衝 寻邑 兵。” 宋 岳珂 桯史·二将失律:“虏守实欲迎降,忠义敢死已肉薄而登矣。”
《漢語大詞典》:不惮烦(不憚煩)
不厌烦;不怕麻烦。孟子·滕文公上:“且 许子 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 许子 之不惮烦?” 汉 王充 论衡·是应:“或佞人本不出生,必復更生一物以指名之,何天之不惮烦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葛天民》:“生不弃旧艺,卖画自给。女曰:‘君抑何不惮烦?’” 郭沫若 《羽书集·对文化人的希望》:“民众是很朴讷,民众是不惮烦的。同样的言论,只要你肯亲切地对他说,就说上千百遍也不会烦腻。”
《漢語大詞典》:耐烦(耐煩)
(1).耐心,不怕麻烦。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朱子语类卷一○七:“大凡事只得耐烦做将去,纔起厌心便不得。”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五:“她教大伙识字很耐烦,很积极。”
(2).能忍耐;不急躁。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二 程 等得不耐烦,坚执要行。”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呀!为甚么原故,气得这等利害!小姐,劝你耐烦些。”红楼梦第十九回:“我今儿听见我妈和哥哥商议,教我再耐烦一年,明年他们上来,就赎我出去的呢。”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那辆黑色的小奥斯汀在人群中缓缓开去,一边不耐烦地揿着喇叭,催促下班的工人快点让开。”
(3).忍受烦闷。常与“不”字相连。 唐 刘希夷 《秋日题汝阳潭壁》诗:“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閒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我家与你相近,不耐烦时,就过来闲话。” 沙汀 《丁跛公》:“他觉得又无聊,又不耐烦。”
《漢語大詞典》:不豫
(1).不事先预备。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不犹豫。《楚辞·九章·惜诵》:“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王逸 注:“豫,犹豫也。”《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3).不高兴。《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孟子·公孙丑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4).天子有病的讳称。逸周书·五权:“维王不豫,于五日召 周公 旦 。” 朱右曾 校释:“天子有疾称不豫。”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不豫,久之,康復,又改元 嘉祐 。”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 神宗 不豫,太监 刘朝 魏忠贤 矫太子令索 嘉靖 中戚畹庄。”
(5).泛称尊长有疾。逸周书·祭公:“我闻祖不豫有加。” 朱右曾 校释:“今言不豫,尊之也。” 唐 杨炯 《伯父东平杨德裔墓志铭》:“因不豫,弥留遗命,以弟之子 神毅 为后。”
(6).不怕烦。庄子·应帝王:“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 王先谦 集解:“犹云何不惮烦也。”
(7).不参与。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衣食租税,不豫政事。”
《漢語大詞典》:戴头(戴頭)
(1).戴物于头。汉书·东方朔传“ 朔 曰:‘昰寠藪也’” 唐 颜师古 注:“寠藪,戴器也,以盆盛物戴於头者,则以寠数荐之……《杨惲传》云:‘鼠不容穴,衔寠数也。’盆下之物有饮食气,故鼠衔之。” 清 钱谦益 《三良·段贤良含素》诗:“奔窜咸戴头,迎降多屈膝。” 清 陈维嵩 《氐州第一·鼠对》词:“带月啼梁,乘夜发屋,戴头人立而语。”
(2).犹言捧着脑袋。谓不畏强暴,不怕杀头。新唐书·段秀实传:“ 晞 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刺酒翁,坏酿器。 秀实 列卒取之,断首置槊上,植市门外。一营大譟,尽甲……﹝ 秀实 ﹞至 晞 门下,甲者出, 秀实 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头来矣。’”
《漢語大詞典》:死将(死將)
(1).阵亡的将领。六韬·练士:“有死将之人子弟,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愤之士。”
(2).猛勇而不怕死的将领。宋书·殷孝祖传:“军中人相谓曰:‘ 殷 统军可谓死将矣。今与贼交锋,而以羽仪自标显,若善射者十手攒射,欲不毙,得乎?’”
《漢語大詞典》:胆量
不怕危险困难的精神;敢作敢为无所畏惧的魄力。例如:人们缺乏一般的胆量。
《漢語大詞典》:执咎(執咎)
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郑玄 笺:“谋事者众,訩訩满庭,而无敢决当是非,事若不成,谁云己当其咎责者。言小人争知而让过。”后以“执咎”称敢于建言,不怕任过。 唐 白居易 《使百职修皇纲振策》:“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鲜执咎之臣,自国及家,寖而成俗。”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六年:“ 希尹 自太祖举兵,常在行阵,所至有功……及为相,有大政,皆身先执咎,时人称之。”
《漢語大詞典》:轻战(輕戰)
(1).谓轻忽战事,不怕打仗。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国 殷富,士卒乐軼轻战,於是遂以 乐毅 为上将军,与 秦 、 楚 、 三晋 合谋以伐 齐 。”
(2).谓轻率出战。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从者聚羣弱而攻至彊,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数举兵,危亡之术也。”晋书·姚兴载记上:“ 苻登 穷寇,宜持重,不可轻战。” 清 李渔 《风筝误·坚垒》:“贼兵破竹而来,机锋正鋭,我军不可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