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92,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独步
独擅江南步(又作:独步江东)
国步
寿陵失步(又作:寿陵步 ...)
龙骧虎步
稳步过花砖
十里锦丝步障
江东步兵
锦步障
六百步
七步师旋
吴宫独步
诗名独步
折步
铁炉步
典故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戴良〉~2773~
良才既高达,而论议尚奇,多骇流俗。同郡谢季孝问曰:「子自视天下孰可为比?」良曰:「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典故
独擅江南步
 
独步江东


《晋书》卷七十五〈王湛列传·(述子)王坦之〉~964~
坦之字文度。弱冠与郗超俱有重名,时人为之语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典故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二〈大雅·荡之什·桑柔〉~653~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于乎有哀,国步斯频。国步灭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东汉·郑玄笺:「哀哉,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比然也。」
典故 
寿陵步
 
失本步
 
失步人
  
忘却金闺故步
 
矜学步
 
羡邯郸
   
相关人物
公子牟
 
公孙龙
 
庄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598~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汉书》卷一百上〈叙列传上〉~4206~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髣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简释

邯郸步:指学习方法不当,不仅未学到新技能,反而失去了原有技能。宋欧阳修《镇阳读书》:“有类邯郸步,两失皆茫茫。”


例句

邯郸笑匍匐,燕蒯受揶揄。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李白 古风之三十五

耻矜学步贻身患,岂慕醒狂蹑祸阶。 李绅 州中小饮便别牛相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昔余迷学步,投迹忝词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典故 
相关人物
何进
 
毛遂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600~
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徵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四十七〈魏·嵇康〉~32~
有弘达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方而不制。廉而不割。超世独步。怀玉被褐。交不苟合。仕不期达。常以为忠信笃敬。直道而行之。可以居九夷。游八蛮。浮沧海。践河源。甲兵不足忌。猛兽不为患。是以机心不存。泊然纯素。从容纵肆。遗忘好恶。以天道为一指。不识品物之细故也。然而大道既隐。智巧滋繁。世俗胶加。人情万端。利之所在。若鸟之追鸾。富为积蠹。贵为聚怨。动者多累。静者鲜患。尔乃思中之隐士。乐川上之执竿也。于是远念长想。超然自失。郢人既没。谁为吾质。圣人吾不得见。冀闻之于数术。乃适太史贞父之庐而访之曰。吾有所疑。愿子卜之。贞父乃危坐操蓍。拂几陈。曰。君何以命之。先生曰。吾宁发愤陈诚。谠言帝庭。不屈王公乎。将卑懦委随。承旨倚靡。为面从乎。宁恺悌弘覆。施而不德乎。将进趣世利。苟容偷合乎。宁隐居行义。推至诚乎。将崇饰矫诬。养虚名乎。宁斥逐凶佞。守正不倾。明否臧乎。将傲倪滑稽。挟智任术。为智囊乎。宁与王乔赤松为侣乎。将进伊挚而友尚父乎。宁隐鳞藏彩。若渊中之龙乎。宁舒翼扬声。若云閒之鸿乎。宁外化其形。内隐其情。屈身随时。陆沈无名。虽在人閒。实处冥冥乎。将激昂为清。锐思为精。行与世异。心与俗并。所在必闻。恒营营乎。宁寥落閒放。无所矜尚。彼我为一。不争不让。游心皓素。忽然坐忘。追羲农而不及。行中路而惆怅乎。将慷慨以为壮。感慨以为亮。上干万乘。下淩将相。尊严其容。高自矫抗。常如失职。怀恨怏怏乎。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娈美色乎。将苦身竭力。剪除荆棘。山居谷饮。倚岩而息乎。宁如伯奋仲堪。二八为偶。排摈共鲧。令失所乎。将如箕山之夫。颍水之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乎。宁如泰伯之隐德让而不扬乎。将如季札之显节义。慕为子臧乎。宁如老聃之清净微妙。守抱一乎。将如庄周之齐物变化。洞达而放逸乎。宁如夷吾之不束缚。而终在霸功乎。将如鲁连之轻世肆志。高谈从容乎。宁如市南子之神勇内固。山渊其志乎。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此谁得谁失。何凶何吉。时移俗易。好贵慕名。臧文不让位于柳季。公孙不归美于董生。贾谊一当于明主。绛灌作色而扬声。况今千龙驰。万骥徂征。纷纭交竞。逝若流星。敢不惟思谋于老成哉。太史贞父曰。吾闻至人不相。达人不卜。若先生者。文明在中。见素表璞。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夫如是。吕梁可以游。汤谷可以浴。方将观大鹏于南溟。
典故
稳步过花砖
 
花砖学士
 
花砖视草


《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二〈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
衙排宣政仗,门启紫宸关。彩笔停书命【彩笔停书几】,花砖趁立班。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残月堕金镮】。暗漏犹传水,明河渐下山。从东分地色,向北仰天颜。碧缕炉烟直,红垂佩尾閒【红垂旆尾閒】。纶闱惭并入【纶帏惭并入】,翰苑忝先攀。笑我青袍故,饶君茜绶殷【饶君紫绶殷】。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好去鸳鸾侣,冲天便不还。
典故
十里锦丝步障
 
季伦锦帐

相关人物
王恺
 
石崇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汰侈〉~878~
王君夫以?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裹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
典故
相关人物
张翰


《世说新语》下卷上《任诞》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例句

不游都邑称平子,只向江东作步兵。 李群玉 寄张祜(祜亦未面。频寄声相闻)

典故 
相关人物
石崇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4~
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惠,勇而有谋。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苞曰:「此儿虽小,后自能得。」年二十馀,为修武令,有能名。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在郡虽有职务,好学不倦,以疾自解。顷之,拜黄门郎。……拜卫尉。……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崇、恺争豪如此。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嫉己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曜日,如恺比者甚众。恺恍然自失矣。

例句

犹疑施锦帐,堪叹罢朱纨。 侯冽 金谷园花发怀古

可怜夹水锦步障,羞数石家金谷园。 李群玉 山榴

典故
六百步

相关人物
苏秦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于是说韩宣王曰:「韩北有巩、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商阪之塞,东有宛、穰、洧水,南有陉山,地方九百馀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彊弓劲弩皆从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

例句

苏秦六百步,持此说韩王。 李峤

典故
七步师旋

相关人物
周武王


《尚书》卷十一〈周书·牧誓〉~59~
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

例句

列射三侯满,兴师七步旋。 李峤

典故
吴宫独步
 
若耶溪女


《荀子·正论篇》~44~
曰:若是,则说必不行矣。以人之情为欲,此五綦者而不欲多,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古之人为之不然。以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故赏以富厚而罚以杀损也。是百王之所同也。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愿悫之民完衣食。今子宋子以是之情为欲寡而不欲多也,然则先王以人之所不欲者赏,而以人之欲者罚邪?乱莫大焉。今子宋子严然而好说,聚人徒,立师学,成文曲典,然而说不免于以至治为至乱也,岂不过甚矣哉!
《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97~
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丘土城,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郑旦宫台也。女出于苧萝山,欲献于吴,自谓东垂僻陋,恐女朴鄙,故近大道居。去县五里。
典故
诗名独步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闻高常侍亡〉
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独步诗名在,祗令故旧伤。
典故
孙寿折腰
 
相关人物
孙寿
 
梁冀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冀传》
「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嘀妆,墯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李贤注引《风俗通》:「折腰步者,足不体任。」

例句

西施捧心,孙寿折腰。 李瀚 蒙求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李端 妾薄命

典故
铁炉步


《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一〈柳宗元十三·永州铁炉步志〉~5869~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予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而存。」予曰:「嘻!世固有事去名存而冒焉若是耶?」步之人曰:「子何独怪是?今世有负其姓而立于天下者,曰:「吾门大,他不我敌也。」问其位与德,曰:「久矣其先也。」然而彼犹曰「我大」,世亦曰「某氏大」。其冒于号有以异于兹步者乎?
《國語辭典》:独步(獨步)  拼音:dú bù
1.超出群伦,天下第一。《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2.独自一人行走。《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李广》:「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聊斋志异。卷二。婴宁》:「伶仃独步,无可问程。」
《國語辭典》:国步(國步)  拼音:guó bù
国家的处境。唐。裴光庭〈宰相等上尊号表〉:「往昔国步多艰,克清内难。」《明史。卷二七四。姜曰广列传》:「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兴复。」
《漢語大詞典》:寿陵失步(壽陵失步)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以“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五:“丑女来效顰,还家惊四邻。 寿陵 失本步,笑杀 邯郸 人。” 秦牧 《艺海拾贝·“邯郸学步”》:“自从 庄子 的著作中叙述了它以后,‘邯郸学步’或者‘寿陵失步’这句成话,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
《國語辭典》:学步(學步)  拼音:xué bù
1.学习走路。如:「幼儿多在一岁半时开始学步。」
2.模仿别人。参见「邯郸学步」条。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江山如此人亦然,学步羞称时世贤。」
《國語辭典》:学步邯郸(學步邯鄲)  拼音:xué bù hán dān
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却自己本来的面目。参见「邯郸学步」条。晋。桓玄 与释慧远书劝罢道:「今世道士,虽外毁仪容,而心过俗人,所谓道俗之际,可谓学步邯郸,匍匐而归。」《周书。卷四。十七。艺术传。赵文深传》:「后知好尚难反,亦攻习褒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
分類:模仿不成
《漢語大詞典》:邯郸匍匐(邯鄲匍匐)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后因以“邯郸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金 元好问 《刘君用可庵》诗之二:“著脚绳桥已足忧, 邯郸 匍匐更堪羞。”参见“ 邯郸学步 ”。
《國語辭典》:邯郸学步(邯鄲學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相传战国时期,燕国有个人到赵国的都城邯郸,看到赵国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著学。结果不但没有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庄子。秋水》。后用来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却自己本来的面目。《歧路灯》第一○一回:「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也作「学步邯郸」。
分類:模仿不成
《國語辭典》:邯郸学步(邯鄲學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相传战国时期,燕国有个人到赵国的都城邯郸,看到赵国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著学。结果不但没有学好,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庄子。秋水》。后用来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却自己本来的面目。《歧路灯》第一○一回:「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也作「学步邯郸」。
分類:模仿不成
《漢語大詞典》:邯郸步(邯鄲步)
犹言 邯郸 学步。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序:“未攀偃蹇桂,一臂连踡;不学 邯郸 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 宋 姜夔 《白石诗说》:“ 陶渊明 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 邯郸 步也。” 清 吕履恒 《长歌行送友人游大梁》:“后来者谁可与言,东里之顰 邯郸 步。”
分類:邯郸
《漢語大詞典》:虎跃龙骧(虎躍龍驤)
形容威武雄壮。 明 方孝孺 《尚友五赞·诸葛武侯》:“惟 忠武公 ,千载一人。综覈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驤,天下震恐。”京剧《将相和》第七场:“ 蒙敖 (唱)好似虎跃与龙骧。”
《國語辭典》:龙骧虎步(龍驤虎步)  拼音:lóng xiāng hǔ bù
骧,马昂首疾驰。龙骧虎步比喻气概威武的样子。《后汉书。卷六九。何进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旌麾所指,威棱无外,龙骧虎步,并集建业。」
分類:威武雄壮
《國語辭典》:江东步兵(江東步兵)  拼音:jiāng dōng bù bīng
东晋张翰的别号。参见「张翰」条。
《國語辭典》:锦帐(錦帳)  拼音:jǐn zhàng
华美的织锦帷帐。《乐府诗集。卷七七。杂曲歌辞十七。南朝陈。徐陵。杂曲》:「流苏锦帐挂香囊,织成罗幌隐灯光。」唐。李白 寄王汉阳诗:「锦帐郎官醉,罗衣舞女娇。」
《漢語大詞典》:锦帐郎(錦帳郎)
汉 制,尚书郎入值台中,官供锦被、锦帐等。后即以“锦帐郎”指朗官之属。后汉书·锺离意传“自此詔太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皁袍,及侍史二人” 李贤 注引 汉 蔡质 汉官仪:“尚书郎入直臺中,官供新青縑白綾被,或锦被,昼夜更宿,帷帐画,通中枕,卧旃蓐,冬夏随时改易。” 唐 杜牧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诗:“岂意笼鸟飞,还为锦帐郎。” 前蜀 韦庄 《九江逢卢员外》诗:“ 陶潜 岂是铜符吏, 田凤 终为锦帐郎。”
《漢語大詞典》:锦步障(錦步障)
遮蔽风尘或视线的锦制屏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君夫 作紫丝布步障碧綾里四十里, 石崇 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唐 李商隐 《朱槿花》诗之一:“不卷锦步障,未登油壁车。”资治通鉴·后梁均王龙德元年:“ 蜀 主常列锦步障,击毬其中,往往远适而外人不知。”
《漢語大詞典》:折步
见“ 折腰步 ”。
《國語辭典》:折腰步  拼音:zhé yāo bù
弱不禁风,婀娜多姿的步伐。《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