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捻 → 撚捻”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火捻  拼音:huǒ niǎn
以火纸捲成,用来点火的细管状物。清。全士潮《驳案新编。卷二五。安徽司》:「夜,潜至王贤玉门首,踰墙进院。至王三弟兄卧房,推门入内,将所带火捻照亮。」也称为「火煤子」。
《国语辞典》:纸撚儿(纸撚儿)  拼音:zhǐ niǎn ér
以纸搓成绳索状的东西,用来引火或蘸物。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攞下这窗户上纸来,做个纸撚儿点著。」《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辨悟求点灯,老者打个纸撚儿,蘸蘸油点著了,递与辨悟。」也作「纸捻儿」。
《高级汉语词典》:硬捻  拼音:yìng niǎn
为了增大坚固性和耐磨性而把绳股捻得很紧的一种捻法
《漢語大詞典》:髭捻(髭撚)
谓沉思吟哦推敲字句而捻弄髭须。语本 唐 卢延让 《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鬚。” 清 李渔 《意中缘·露丑》:“我则道哦韵试鏗鏘,却原来是髭捻太苦逼成凄响。”
《漢語大詞典》:无捻指
同“无撚指”。来不及一拈指头。形容时间短暂。
《漢語大詞典》:无撚指(無撚指)
来不及一拈指头。形容时间短暂。 元 朱凯 《黄鹤楼》第一折:“无捻指 黄鹤楼 敢番做战场。”
《漢語大詞典》:杨妃一捻红(楊妃一捻紅)
牡丹花品种名。 清 钮琇 觚賸·牡丹述:“花之以人名者,十有七……杨妃沉醉、健白、貂蝉轻醉、飞燕妆、醉玉环、杨妃初浴、软枝醉杨妃、杨妃一捻红、藴秀妆、孟烈红、碧玉红妆。”
《漢語大詞典》:一捻捻
极言细小。《金瓶梅词话》第二回:“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
分類:细小
《漢語大詞典》:药捻(藥捻)
(1).用来点燃火药、爆竹的引线。
(2).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漢語大詞典》:药捻儿
内装火药用来点燃火药的引信
药捻子,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外科治疗时放入伤口或疮口内
《漢語大詞典》:响捻子(響捻子)
清 代农民军“捻子”首领的称谓。 清 蒋湘南 《读〈汉书·游侠传〉》:“响老者,人有不平事,輙为之平。久之,赴诉者众,赞口洋溢轰远近,如风鼓雷鸣,则成‘响捻子’也。”
《国语辞典》:捻手捻脚(捻手捻脚)  拼音:niē shǒu niē jiǎo
放轻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吴氏又与太素捻手捻脚的暗中抱了一抱,又做了一个嘴,方才放了去,关了门进来。」也作「蹑手蹑脚」。
分类:小心翼翼
《国语辞典》:捻著鼻子  拼音:niē zhe bí zi
勉强承受,忍气吞声,不情愿却又不敢表示。《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朝奉带著舵工到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捻著鼻子,回船去了。」也作「捏著鼻子」。
《国语辞典》:搞七捻三  拼音:gǎo qī niǎn sān
随便发生男女关系。如:「他常在外面搞七捻三,难怪太太要跟他离婚。」
《国语辞典》:油纸捻子(油纸捻子)  拼音:yóu zhǐ niǎn zi
一种照明用具。以粗厚的纸(如牛皮纸),蘸桐油或其他油类,待乾之后裁成条状,搓揉成捻子,遇暗时,点燃一头,拿在手上照明。
分类:照明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