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制台(制臺)  拼音:zhì tái
职官名。明、清时总督的尊称。《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随班见了直隶总督方制台,照例寒暄了几句,举茶送客。」《冷眼观》第六回:「我候制台出来,就上去拦舆喊控。」
分類:总督敬称
《漢語大詞典》:兼圻
清 代总督多管辖两省或三省,谓之兼圻。如 湖 广 总督辖 湖南 湖北 两省,两江总督辖 江苏 、 安徽 、 江西 三省。 梁启超 《上鄂督张制军书》:“身既膺兼圻之威,言即有九鼎之重。”
《漢語大詞典》:劝譬(勸譬)
劝说使之明白。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第二篇引副都统、总督等《电奏请缓收川路文》:“此种觖望之举,万心齐决,必至不可收拾,非少数人所能劝譬。”
《国语辞典》:洪承畴(洪承畴)  拼音:hóng chéng chóu
人名。字亨九,明末清初晋江人。明末官至蓟辽总督,与清兵战于松山,兵败降清。清初开国制度,多由其手定。后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襄。
《國語辭典》:部堂  拼音:bù táng
清代称各部尚书、侍郎及各省总督为「部堂」。
《漢語大詞典》:本标(本標)
(1).本末,主从。《淮南子·天文训》:“物类相感,本标相应。”
(2). 清 代指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本署直接统辖的兵队。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
《漢語大詞典》:督辕(督轅)
清 代总督官署前两侧的辕门。因以称总督官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次日, 继之 先到藩署谢委,又到督辕禀知、禀谢,顺道到各处谢寿。”《冷眼观》第二十回:“不意到了夜间三点多鐘,忽然接着督辕传见的差信,説是制臺立等问话。”《廿载繁华梦》第二四回:“果然次日就见督辕批发出来,赞他关怀桑梓,急功好义,并説明奏请奬赏的话。”
《漢語大詞典》:督标(督標)
清 朝总督所辖部队的编制单位。一标有三营。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八:“ 洪 年十七,投 江寧 督标为兵,积功至参将。”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漢語大詞典》:中军官(中軍官)
明 代总督、巡抚的侍从武官。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釵钿:“﹝ 陈御史 ﹞托病关门,密密分付中军官 聂 千户,安排下这些布匹,先僱下小船,在 石城县 伺候。”
《漢語大詞典》:辕期(轅期)
清 代总督、巡抚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接见属员,这个日子叫做辕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次日是辕期, 苟才 照例上辕。”
《漢語大詞典》:辕门抄(轅門抄)
清 代总督或巡抚官署中发抄的分寄所属各府、州、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经官署的辕门抄出,故名。辕门抄最初是抄写的,后来由报房刻成木板印刷发行。《中国现在记》第五回:“﹝ 冯耀祖 等﹞在大厅上饮酒赏灯,看见省城里有寄来的辕门抄,取过来一看,不觉吃了一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及至明日,辕门抄上刻出了‘ 苟 某人请期服假数天’。”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各衙门的号房里,也偶尔拿手本去挂个号,辕门抄上偶尔露一露他的官衔名字。”
《漢語大詞典》:支应局(支應局)
清 代后期,各省总督、巡抚可以就地筹款,应付特殊用途,通常设置支应局,为非正式的财政机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譬如他要领煤,这里 南京 是没有煤卖的,照例是到支应局去领价,到 上海 去买。”
《漢語大詞典》:武巡捕
武官名。 清 代在总督、巡抚等的官署中,设有文、武巡捕。武巡捕负责衙门的警卫工作。官员谒见时充当司仪。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河臺早把自己新得的一乘八人大轿,并自己新作全副执事送来;又派了武巡捕,带了许多材官来接。”《老残游记》第四回:“刚才来的,我听説是武巡捕 赫大老爷 ,他是个参将呢。”
《国语辞典》:台北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  拼音:tái běi kē jì dà xué
国立大学之一。前身为民国元年日本台湾总督府于台北设立的「民政局学务部附属工业讲习所」。后经改制改名,曾于七十年改为「国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再于八十六年改为「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现址位于台北市大安区。
《漢語大詞典》:总阃(總閫)
清 代总督的别称。 清 梁章钜 称谓录·总督:“ 晋 置大都统, 后周 改为总管, 隋 遣刺史巡察诸郡, 唐 初復有总管,加持节号为节度使, 贞观 时,边州别置经略,其总督所由昉乎?今称总制,或称总閫,亦称大枢臺。”
分類: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