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庶务(庶務)  拼音:shù wù
各种事务。《宋史。卷三三六。司马光传》:「躬亲庶务,不舍昼夜。」也称为「庶事」。
《國語辭典》:事务(事務)  拼音:shì wù
事情、杂务。《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红楼梦》第四六回:「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
《漢語大詞典》:事务主义(事務主義)
一种不分轻重、主次,不注意政治方向,而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 丁玲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文章里只是说这位厂长有点事务主义,没有坏意,希望他不要多心。” 草明 《乘风破浪》三:“你呀,快成为事务主义者啦。”
《國語辭典》:管事  拼音:guǎn shì
1.管理事务。《红楼梦》第六二回:「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閒了替你们一算计。」
2.地位较一般仆人高,负责管理家事或庶务的人。《老残游记》第一八回:「这是魏家的一个管事、两个长工。」
3.管用、有用。如:「没想到他介绍的这药方,倒挺管事的。」
《國語辭典》:总务(總務)  拼音:zǒng wù
1.总管事务。《旧唐书。卷一一。代宗本纪》:「虽西汉以二府分理,东京以三公总务。」
2.机关学校中负责文书庶务、财产管理等行政事务的单位。
3.负责总管事务的人。如:「他在学校当总务。」
《國語辭典》:都寺  拼音:dū sì
掌理寺院杂务的僧人。《水浒传》第四回:「监寺、都寺,不与长老说知,叫起一班执事僧人,点起老郎火工道人,直厅轿夫,约有一二百人,都执杖叉棍棒,尽使手巾盘头,一齐打入僧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