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事务(事務)  拼音:shì wù
事情、杂务。《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红楼梦》第四六回:「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
《漢語大詞典》:事务主义(事務主義)
一种不分轻重、主次,不注意政治方向,而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 丁玲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文章里只是说这位厂长有点事务主义,没有坏意,希望他不要多心。” 草明 《乘风破浪》三:“你呀,快成为事务主义者啦。”
《國語辭典》:苦行  拼音:kǔ xíng
1.佛教用语:(1)佛教批评外道所做的种种自虐行为。《杂阿含经》卷三九:「知诸修苦行,皆与无义俱。」(2)为了断除烦恼,而严格约束身心种种不善欲望的修行。即十二头陀行,如日中一食、穿粪扫衣等。《央掘魔罗经》卷一:「出家学道行沙门法,受行十二头陀苦行。」
2.预备出家,但尚未落发,而在寺庙中做苦役的人。《喻世明言。卷三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这汉原是州东墦台寺里一个和尚,苦行便是墦台寺里行者。」
3.刻苦修行、经营。如:「他正在苦行励己,衣食居处十分俭朴。」
《國語辭典》:箕帚  拼音:jī zhǒu
1.扫除尘土的器具。即畚箕与扫帚。《吕氏春秋。季秋纪。顺民》:「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2.泛指家中洒扫的事情。后用以比喻妇人之职或妻子的代称。《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吾主吴侯有一妹,美而贤,堪奉箕帚。」清。孟称舜《桃花人面》第五出:「女虽不才,愿奉君之箕帚如何?」
《國語辭典》:司事  拼音:sī shì
1.职官名。掌理营造或农事。
2.会馆、公所中管理帐目杂务的人。
《國語辭典》:典座  拼音:diǎn zuò
佛寺中负责寺院杂事或烹饪食物职责的人。《大宋僧史略。卷中》:「次典座者,谓典主床座,凡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
《國語辭典》:勤务(勤務)  拼音:qín wù
军警人员平时奉命执行的工作。
《國語辭典》:杂工(雜工)  拼音:zá gōng
打杂的工人。如:「他到处兼差当杂工,以维持生计。」
《國語辭典》:出店  拼音:chū diàn
商店里专门负责跑街送货等外勤工作的夥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我正要走进去,字号里来了个出店。」
《國語辭典》:书僮(書僮)  拼音:shū tóng
旧时在富人家中侍候主人或其弟子读书,兼做杂役的未成年僮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高公便叫书僮去书房里取出芙蓉屏来。」
《國語辭典》:买办(買辦)  拼音:mǎi bàn
1.主管采买货物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西洋人留他住下,请了个中国人来合他商量,要他做一名买办,每月二百两的薪水。」
2.他国资本家在本国设立行店所雇用为交易媒介的代理人。
3.轮船上从事装载货客业务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便叫请船主,请买办,谁知都不在船上。」
《國語辭典》:香公  拼音:xiāng gōng
寺庙中主管香火之事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时常叫香公送茶来,或者请过庵中清话。」
《漢語大詞典》:办吏(辦吏)
(1).干吏。新唐书·李国贞传:“ 国贞 清白善用法,世称办吏。”
(2).办理杂务的吏役。 清 李渔 《风筝误·冒美》:“苍头充办吏,老妇代司閽。”
《漢語大詞典》:屑役
琐事杂务。《梁书·刘孝绰传》:“近在道务闲,微得点翰,虽无纪行之作,颇有怀旧之篇。至此已来,众诸屑役。”
分類:琐事杂务
《國語辭典》:打勤劳(打勤勞)  拼音:dǎ qín láo
干活、做苦工。元。无名氏〈沉醉东风。俺三竿日身披衲甲〉曲:「俺打勤劳不羡荣华,恁苦战垓心血染沙。」《金瓶梅》第一八回:「人家的孩儿在你家,每日起早睡晚,辛辛苦苦,替你家打勤劳儿。」
分類:杂务劳动
《漢語大詞典》:硬牌
旧时官府所用的木牌,多用以向下属官役和地方绅民临时派办杂务。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未到岸四五里,先差一隻哨船,载着两个人前去。一个是 向 家家丁,一个是心腹家人 汪贵 ,拿了一张硬牌去,叫齐本处地方居民迎接新任提督江洋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