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贤令(賢令)
(1).贤明的县令。汉书·沟洫志:“民歌之曰:‘ 鄴 有贤令兮为 史公 ,决 漳水 兮灌 鄴 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 清 查慎行 《喜晤蓝公漪》诗:“ 临卭 有贤令,犹足重 相如 。”亦为对县令的敬称。 明 孙柚 《琴心记·牛酒交欢》:“贤令请起,天使将至,馆舍完备未曾?”
(2).山名。在 广东省 阳山县 北二里, 唐 韩愈 为 阳山 令,尝读书于此,有 读书岩 。又名 牧民山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二·广州府》
《漢語大詞典》:闽粤(閩粤)
(1).同“ 闽越 ”。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闽粤:“ 吴王 子 驹 亡走 闽粤 ,怨 东甌 杀其父,常劝 闽 粤 击 东甌 。”
(2). 福建 、 广东 两省。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亡 秦 者谁三户 楚 ,何况 闽 粤 百万户。”
《國語辭典》:木鱼(木魚)  拼音:mù yú
一种佛教法器。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形制有二:一为挺直鱼形,用来粥饭或集众、警众,悬挂在寺院走廊上。一为圆状鱼形,诵经时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来,民间音乐和潮剧、粤剧中常用到木鱼。使木鱼除法器外兼具乐器功能。唐。司空图〈上陌梯寺怀旧僧〉诗:「松日明金像,山风响木鱼。」《水浒传》第四五回:「若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觉,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便好出去。」
《漢語大詞典》:越王台(越王臺)
(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
(2).在今 广东 广州 越秀山 ,为 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筑。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货通 师子国 ,乐奏 越王臺 。”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作赋久荒 庾信 宅,怀人空上 越王臺 。”
《國語辭典》:上江  拼音:shàng jiāng
1.长江上游。《北史。卷三二。崔挺传》:「上江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隋书。卷四三。河间王弘传》:「上江米船,皆被抄截,士卒饥馁,半菽不充。」
2.安徽、江苏两省称上、下江。上江指安徽省,下江指江苏省。
《國語辭典》:西江  拼音:xī jiāng
河川名:(1)珠江上游三江中最长的河川。全长二千一百九十七公里,由郁、黔、桂三江汇流而成,入广东省始称「西江」。其干、支流都可通航,大轮船终年可至苍梧,小轮船夏季可到邕宁。(2)位于浙江省。源自黄岩县,流入永宁江,汇归东海。
《國語辭典》:沙田  拼音:shā tián
江海边因沙土冲积而成的新生地。
《漢語大詞典》:虎门(虎門)
(1).古代王宫的路寝门。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传·昭公十年:“ 子良 曰:‘先得公, 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
(2).国子学的别称。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别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子才 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魏书·刘芳传:“ 蔡氏 劝学篇云:‘ 周 之师氏居虎门左,敷陈六艺,以教国子。’今之祭酒,即 周 师氏。” 章炳麟 《原儒》:“局之类名,蹴鞠弋道近射,歷谱近数,调律近乐,犹虎门之儒所事也。”按, 清 孙诒让 曰:师氏教国子于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即皋门内之左也)。其居虎门左司王朝,则专据朝位言之,不涉教学之事。如 孙 说,则以虎门为国子学者,误。参阅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清 孙诒让 正义。
(3).地名。一曰 虎头门 。在 广东省 东莞市 西南,扼 珠江 出海之口,东有 大虎山 ,西有 小虎山 ,两山相对如门,故名。 中 外船舶之入 广州 者,必由 香港 入 珠江 ,经 虎门 ,始达 广州 。 清 道光 年间, 林则徐 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 英国 侵略军。
《漢語大詞典》:韶石
山岩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旧属 韶州 )。传说 舜 游登此石,奏《韶》乐,因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其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小大略均,似双闕,名曰 韶石 。”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暂欲繫船 韶石 下,上宾 虞舜 整冠裾。” 宋 王安石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楼臺飞半空,秀气槃 韶石 。”
《国语辞典》:象郡  拼音:xiàng jùn
郡名。秦代所置。包括今广东旧雷州、廉州、高州诸府,广西旧庆远、太平及梧州府的南境,以至安南等地。
分类:郡名广东
《漢語大詞典》:粤海
指 中国 南部 广东 一带的海域,又作为 广东 或 广州 的代称。 康有为 《过虎门》诗:“ 粤海 重关二 虎 尊,万龙轰鬭事何存?” 章炳麟 《梁园客》诗跋:“ 粤海 有文士,少入词苑。”此指 广东 。 毛泽东 《和柳亚子先生》:“饮茶 粤海 未能忘,索句 渝州 叶正黄。”此指 广州 。
《漢語大詞典》:凤凰城(鳳凰城)
(1).京城。 唐 杜甫 《复愁》诗之九:“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 仇兆鳌 注:“凤凰城,指 长安 。” 宋 陈师道 《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不使近诗增纸价,得知春入凤凰城。” 清 孙枝蔚 《凌蔚候长郎八岁读书日满百行》诗:“此时青玉案,他日凤凰城。”
(2). 广东 潮州 的别称。 清 黄遵宪 《将至潮州》诗:“片帆遥指 凤凰城 ,屈指家山尚几程。” 钱仲联 笺注引广东通志:“ 潮州 府城, 明 洪武 三年,指挥 俞良辅 闢旧堤城西南,筑砌以石,谓之 凤城 。”
《漢語大詞典》:蛮溪(蠻溪)
指南方的溪流。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圆砚》诗:“案头蛮溪砚,其状若圆璧。”按,此指 广东 高要 之 端溪 。 明 区大相 《入罗滂水》诗:“潮响蛮溪合,林光瘴峒消。”
《國語辭典》:龙穴(龍穴)  拼音:lóng xuè
术数用语。山的气脉所结,适宜筑墓穴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士君子惑于龙穴,沙水之说,自心里要想发达,不知已堕于大逆不道!」
《漢語大詞典》:丰湖(豐湖)
湖名。在 广东 惠阳 西。据 清 吴震方 《岭南杂记》, 惠州 丰湖 ,亦名 西湖 。有 苏公堤 ,乃 东坡 出上赐金钱所筑。烟波浩渺,山水环秀,仿佛 明圣湖 风景。 白鹤峰 下, 东坡 卜居于此。 宋 刘克庄 《丰湖》诗:“ 岷 峨 一老古来少, 杭 潁 二湖天下无。常恐先生晚牢落,南迁犹得管 丰湖 。”
《國語辭典》:厓山  拼音:yá shān
地名。在广东省新会县南海中,南宋迫于元军,陆秀夫负帝炳投海于此。也作「崖门山」、「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