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7,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姑射
娉婷
金莲
红雨
乱云
群芳
绿窗
佳丽
春华
眉山
明星
绰约
灼灼
西施
士女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國語辭典》:娉婷  拼音:pīng tíng
1.轻巧美好。汉。辛延年〈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妖娆如太液池边解语并头花,娉婷似昭阳宫里学舞的双飞燕。」
2.美女。唐。白居易〈夜闻歌者〉诗:「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一见了美貌娉婷,不由的我便动情。」
《國語辭典》:金莲(金蓮)  拼音:jīn lián
形容妇女的纤细小脚或步态轻盈。参见「潘妃金莲」条。宋。刘过 沁园春。洛浦凌波词:「忆金莲移换,文鸳得侣,绣茵催衮,舞凤轻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漢語大詞典》:金莲华炬(金蓮華炬)
金饰莲花形灯炬。新唐书·令狐綯传:“﹝ 綯 ﹞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后用以形容天子对臣子的特殊礼遇。亦作“ 金莲花炬 ”。 清 杨潮观 《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闕恩光。”亦省称“ 金莲炬 ”、“ 金莲 ”。 宋 张元干 《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词:“看君稳步过花甎。归院引金莲。” 金 陈庾 《吊麻信之》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闕俄成白玉楼。” 明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便催归玉简侍宸旒,他日归来金莲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邹太和 学士云:‘……才子扫眉宜赤管,洞房停烛有金莲。’”
《國語辭典》:红雨(紅雨)  拼音:hóng yǔ
比喻落花缤纷。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殷尧藩〈襄口阻风〉诗:「鸥散白云沉远浦,花飞红雨送残春。」
《漢語大詞典》:乱云(亂雲)
(1).纷乱的云。 南朝 梁 王筠 《望夕霁》诗:“连山卷乱云,长林息众籟。”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廻风。”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赴任》:“几处幽林曲径,松杉列翠屏,回首乱云凝。”
(2).喻指女子散乱的头发。 宋 张先 《师师令》词:“ 蜀 丝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國語辭典》:群芳  拼音:qún fāng
1.各种美丽芬芳的花草。南朝齐。谢朓〈酬德赋〉:「览斯物之用舍,相群芳之动植。」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词:「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2.借指众美人或众贤人。如:「她很漂亮,是群芳之后。」、「那朝代主政者英明果决,广纳贤才,所以群芳百出。」
《國語辭典》:绿窗(綠窗)  拼音:lǜ chuāng
1.贫家女居室的代称。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馀。」《幼学琼林。卷二。婚姻类》:「绿窗是贫女之室,红楼是富女之居。」
2.泛指一般妇女的居室。唐。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词:「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國語辭典》:佳丽(佳麗)  拼音:jiā lì
1.貌美的女子。《楚辞。屈原。九章。抽思》:「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唐。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形容景物的美好。南朝齐。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國語辭典》:春华(春華)  拼音:chūn huā
1.春日的花朵。比喻盛时。《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文选。曹植。赠王粲诗》:「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2.比喻绮丽的文辞。汉。桓宽《盐铁论。遵道》:「文繁于春华,无效于抱风。」《文选。陆倕。新刻漏铭》:「譬若春华,同夫海枣。」唐。李善。注:「春华言其文丽。」
《國語辭典》:春华秋实(春華秋實)  拼音:chūn huā qiū shí
1.语本《三国志。卷一二。邢颙传》:「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人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比喻文质不同。清。汪熷〈长生殿序〉:「春华秋实,未可相兼。」
2.比喻学识渊博,品高行纯。
《國語辭典》:眉山  拼音:méi shān
1.古人常以青色画眉,眉色看起来与远山的颜色相似,故称为「眉山」。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四出:「不劳你玉纤纤高捧礼仪烦,子待借小饮对眉山。」
2.县名。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濒岷江西岸,旧为眉州,宋代文学大家苏洵父子即为此地人。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等;矿产则有硝、石膏。
《國語辭典》:明星  拼音:míng xīng
1.明亮的星。《庄子。盗蹠》:「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2.比喻杰出的人物。如:「电影明星」、「棒球明星」。
《國語辭典》:绰约(綽約)  拼音:chuò yuē
柔媚婉约。《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母见其绰约可爱,始敢与言。」也作「婥约」。
《國語辭典》:灼灼  拼音:zhuó zhuó
1.花茂盛鲜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唐。白居易〈秦中吟。买花〉:「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2.明亮。《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四》:「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國語辭典》:西施  拼音:xī shī
1.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苧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后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也称为「西子」、「先施」。
2.绝色美女的代称。《荀子。正论》:「譬之是犹以人之情为欲富贵而不欲货也,好美而恶西施也。」
3.比喻落花。唐。李商隐 景阳井诗:「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唐。韩偓 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國語辭典》:士女  拼音:shì nǚ
1.泛指男女。《诗经。小雅。甫田》:「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楚辞。宋玉。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2.以古代贵族妇女或美女为题材的国画。宋。苏轼 题张子野诗集后:「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也作「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