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83,分4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天不老(又作:天也瘦 ...)
此生自断天休问(又作:自断此生休问天)
天马
天子呼来方醉
天寒日暮(又作:天寒岁暮 天寒翠袖倚修竹)
天下无此错
天地炉
东风天不周郎与
天网恢恢(又作:天网开)
仰天大笑冠簪落
戴盆望天(又作:望天盆)
天上兔
天时地利人和
天上德星聚
登天柱
典故
仙人泣露盘
 
仙人泪
 
仙人辞汉
 
倾泪移盘
 
倾铅水
 
咸阳送客
 
唐诸李
  
天不老
 
天也瘦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
 
泣金茎
 
泪如铅水
 
泪盘
 
泪老金铜
 
清泪如铅
 
清铅泣露
 
秋风旧客
 
老却天公
 
衰兰送客咸阳道
 
辞汉泪
 
辞汉盘
 
辞汉金仙
 
酸风射眸子
 
酸风射眼
 
金人泣露盘
 
金人秋泪
 
金人辞汉
 
金仙泣汉
 
金仙泪
 
金仙铅泪
 
金泣
 
金铜去国
 
金铜移盘
   
铜人辞汉
  
铜仙去汉
 
铜仙泣露盘
 
铜仙泪
 
铜仙清如水
 
铜仙铅泪
 
铜盘人去
 
露冷铜仙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典故
此生自断天休问
 
自断此生休问
 
自断此生休问天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曲江三章五句三首〉【案:曲江在杜陵西北五里。开元中。开凿为胜境。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巳。】
〈曲江三章五句三首〉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典故 
从东陵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370~
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其后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馀,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释氏稽古略》
智者大师,初谒大苏山惠思禅师,悟法华三昧,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例句

天马来东道,佳人倾北方。 吴少微 过汉故城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 周存 西戎献马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 李峤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李白 韦情题蔡舍人雄

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 杜甫 赠陈二补阙

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跂足随氂牛。 杜甫 锦树行

烟鸿秋更远,天马寒愈健。 杨巨源 题赵孟庄

天马难将朱索绊,海鳌宁觉碧涛宽。 殷文圭 送道者朝见后归山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王维 送刘司直赴安西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贯休 观李翰林真二首

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鲍防 杂感

典故
催唤谪仙
 
天子呼来方醉
 
酒楼谪仙醉
 
醉里中人传诏

相关人物
李白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李白〉~5053~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馀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典故
佳人修竹
 
佳人空谷
 
修竹翠罗寒
 
天寒日暮
 
天寒岁暮
 
天寒翠袖倚修竹
 
日暮修竹佳人
 
绝代佳人,幽居空谷
 
翠袖佳人
 
袖纱寒
  
倚修竹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八〈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幽居在山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败【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摘花不插髻】【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匊【采柏动盈握】。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典故
一错铸六州
 
九州犹错
 
二十四州铁
 
六州铸错
 
六州铸铁从头错
 
大错铁心
 
天下无此错
 
州铁铸成错
 
打大错
 
时州铸铁
 
无铁打错
 
铁铸六州
 
铸九州错
 
铸六州铁
 
铸大错
 
铸就相思错
  
相关人物
罗绍威


《北梦琐言》卷十四
中和中,魏博帅罗弘信初为本军步射小校,掌牧圉之事。曾宿于魏州观音院门外,其地有神祠,俗号曰:「白须翁」。巫有宋迁者,忽诣弘信谓曰:「夜来神忽有语君不久为此地主。」弘信怒曰:「欲危我耶」他日复以此言来告弘信,弘信因令密之。不期岁,果有军变,推弘信为帅。弘信状貌丰伟,多力善射,虽声名未振,众已服之,累加至太尉,封临淮王。弘信卒,子绍威继之,与梁祖通欢结亲,情分甚至。先是,本府有牙军八千人,丰其衣粮,动要姑息,时人云:「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主使频遭斥逐,由此益骄。绍威不平,有意剪灭。因与汴人计会,诈令役夫肩笼内藏器甲,扬言汴帅葬罗氏之女。绍威密令人于兵仗库断弓弦共甲襻,夜会汴人,擐甲持戈,攻杀牙军。牙军觉之,排闼入库,而弓甲无所施勇也。全营杀尽,仍破其家。人谓牙军久盛,宜其死矣。绍威虽豁素心,而纪纲无有,渐为梁祖陵制,竭其帑藏以奉之。忽患脚疮,痛不可忍,意其牙军为祟,乃谓亲吏曰:「聚六州四十三县铁,打一个错不成也。」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昭宣光烈孝皇帝·天祐三年〉~8659~
秋,七月,朱全忠克相州。时魏之乱兵散据贝、博、澶、相、卫州,全忠分命诸将攻讨,至是悉平之,引兵南还。全忠留魏半岁,罗绍威供亿,所杀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赂遗又近百万;比去,蓄积为之一空。绍威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简释

铸大错:喻造成重大失误,无可挽回。宋苏轼《赠钱道人》:“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

典故 
天地炉
 

《庄子集释》卷三上〈内篇·大宗师〉~262~
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

简释

洪炉:喻天地宇宙。唐刘禹锡《九华山歌》:“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


例句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垆始开辟。 刘禹锡 九华山歌

暂辍洪炉观剑戟,还将大笔注春秋。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联延掩四远,赫弈成洪炉。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洪垆作高山,元气鼓其橐。 刘禹锡 华山歌

谁能假羽翼,直上言红炉。 吴融 平望蚊子二十六韵

圣日麻双下,洪炉柄共操。 姚合 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李商隐 有感二首

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李商隐 异俗二首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杜甫 北风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杜甫 行次昭陵

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 杨巨源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

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 权德舆 病中苦热

洪炉无久停,日月速若飞。 毕耀 赠独孤常州

顾己文章非酷似,敢将幽劣俟洪炉。 卢纶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览诗卷因以见示

须知天地为炉意,尽取黄金铸作波。 裴夷直 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玉节朝天罢,洪炉造化新。 顾况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

典故 
借周郎便
 
两乔
 
乔家那窈娘
  
大小乔
  
小乔初嫁
 
东风天不周郎与
 
江东大小乔
 
铜雀春情

相关人物
大乔
 
孙策
 
周瑜
 
小乔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259~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例句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杜牧 偶呈郑先辈

周郎若见红儿貌,料得无心念小乔。 罗虬 比红儿诗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典故
大网恢
  
天网开
 
疏网恢恢


《老子》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例句

大恢生死网,飞走无逃处。 刘驾 效陶

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吕岩 哭陈先生

天网初开释楚囚,残骸已废自知休。 李涉 硖石遇赦

圆扉长寂寂,疏网尚恢恢。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典故
仰天大笑冠簪落
 
冠缨绝
 
大笑绝缨
 
笑绝缨
 
缨索绝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98~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典故    
首戴盆


《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列传〉~2725~
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曰:……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头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言己方有所造,不暇修人事也。」
《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398~
视事七岁,肃宗初立,擢自远郡,代牟融为司空。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上疏曰:「……又譬诸外戚曰:『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
《抱朴子》内篇·卷十二《辨问》
周孔自偶,不信仙道,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岂可以圣人所不为,便云天下无仙!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例句

自我栖幽谷,逢君翳覆盆。 张九龄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丹诚岂分埋幽壤,白日终希照覆盆。 李玖 四大夫同赋

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身犹纳履误,情为覆盆伤。 沈佺期 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试将生计问蓬根,心委寒灰首戴盆。 罗隐 临川投穆中丞

我亦二十年,直似戴盆行。 聂夷中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典故
天上兔
 
捣药兔
 
月中玉兔
 
狡兔


《太平御览》卷四〈天部四·月〉~5~2~
汉·刘向《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蝫何?月,阴也。蟾蝫,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四十六〈拟天问〉~72~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
典故
地利属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
 
得道多助理,失道寡助


《孟子注疏》卷四上〈公孙丑章句下〉~72~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典故
五百里内贤人聚
 
占星聚德
 
天上德星聚
  
德星会
  
聚德星
  
聚星人
 
聚贤人
 
荀家聚星
 
荀星
 
贤人聚

相关人物
陈寔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7~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箸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箸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星〉~2~
《异苑》曰: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季和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
《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四〈人事部二十五·幼智上〉~903~2~
《汉杂事》曰:「陈寔字仲弓,汉末太史家瞻星有德星见,当有英才贤德同游者书下诸郡县问。颍川郡上事:其日有陈太丘父子四人俱共会社,小儿季方御,大儿元方从,抱孙子长文,此是也。」

例句

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

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孟浩然 送洗然弟进士举

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 孙逖 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

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 方干 题故人废宅二首

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 杜甫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

游人莫觅杯盘分,此地才应聚德星。 薛能 戏舸

五百里内贤人聚,愿陪阊阖侍天文。 阎朝隐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占星非聚德,梦月讵悬名。 骆宾王 在江南赋宋五之问

典故
登天柱


《岁时广记》二卷之三十二〈中秋·登天柱〉~024~
《三水小牍》:九华山道士赵知微,乃皇甫玄真之师。自少有凌云之志,入兹山结庐于凤凰岭前。讽诵道书,鍊志幽寂,蕙兰为服,松柏为粮,越数十年,遂臻元妙。元真伸弟子之礼服勤执敬,又十五年,至咸通,辛卯,岁知微以山中鍊丹须得西土药,乃与元真来京师,寓于玉芝观之上,清院有皇甫枚者,日与相从,因询赵君事业,元真曰:「自居师道门人。不见其惰容,常云分柸结雾之术,化竹钓鲻之方,吾久得固耻为耳。」去岁中秋,自朔霖霪,至于望夕。元真谓同门生曰:「堪惜良宵,而值苦雨语!」顷赵,君忽命侍童备果酒召诸生谓曰:「能升天柱峰玩月否?」诸生虽唯应,而窃议以为浓云驶雨如斯,果行将,有垫巾角、折屐齿之事。少顷,赵君曳杖而出,诸生景从。既开扉,而长天廓清,皓月如昼。扪萝援筱,及峰之巅。举酒咏诗鼓瑟清啸,以至寒蟾隐于远。岑方归舍就榻,而凄风飞雨,宛然众乃服其,致陈简斋:中秋不见月,诗云: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藓。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宋 周邦彦 《风流子·春景》词:“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繚绕,前度莓墙。” 元 傅按察 《鸭头绿·钱塘怀古》词:“禁庭空、土花晕碧,輦路悄、呵喝声乾。”
(2).金属器皿表面长期受泥土剥蚀而留下的痕迹。 宋 梅尧臣 《古鉴》诗:“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兽角微讹。” 元 杨载 《卧钟》诗:“ 汉 殿经焚后,呺然卧草中。雕几牙板废,锈涩土花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土财主﹞买了一个鼎,据说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驳,古香古色。”
《漢語大詞典》:铅水(鉛水)
比喻晶莹凝聚的眼泪。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宋 周密 《水龙吟·白莲》词:“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 元 金絅 《踏莎行》词:“不教 潘 鬢总成霜,也应有泪如铅水。”
《國語辭典》:铅泪(鉛淚)  拼音:qiān lèi
眼泪如融铅般的滴滴落下。元。张雨 白无咎黄蜀葵诗:「金铜仙人雨中立,铅泪恰如辞汉时。」
《漢語大詞典》:铜仙(銅仙)
“ 金铜仙人 ”的省称。三辅黄图·建章宫:“ 神明臺 在 建章宫 中,祀仙人处,上有铜仙舒掌捧铜承云表之露。”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蝉》词:“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祯还嵩山》诗:“铜仙露冷春门草,玉女臺荒洞口沙。” 吴翌凤 注:“ 任昉 述异记:‘ 魏明帝 詔宫官西取 汉武帝 捧露盘仙人,欲置前殿,既拆盘,临行泣下。’” 清 遯庐 《童子军》第十一出:“不料铜仙欲泣,石马长哀。”参见“ 金铜仙人 ”。
《漢語大詞典》:金铜仙人(金銅仙人)
金铜铸造的仙人像。(1)指 汉武帝 时所作以手掌举盘承露的仙人。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序》:“ 魏明帝 青龙 元年八月,詔宫官牵车西取 汉孝武 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唐 诸王孙 李长吉 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清 孙枝蔚 《陆放翁研歌为毕载积题》诗:“古来得失何事无,金铜仙人来 魏 都。”(2)指漏壶上指示时刻的仙人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 唐 李善 注:“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
《國語辭典》:天马(天馬)  拼音:tiān mǎ
1.本指古代西域大宛所产之良马,后凡骏马亦称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及得大宛汗血,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2.天帝所乘的神马。《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3.神话传说中的怪兽。《山海经。北三经》:「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4.螳螂的别名。参见「螳螂」条。《吕氏春秋。仲夏纪》汉。高诱注:「螳螂,一曰天马。」
5.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其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
《國語辭典》:转烛(轉燭)  拼音:zhuǎn zhú
风中摇曳晃动的烛火。比喻世事及岁月迁流迅速。唐。杜甫〈佳人〉诗:「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漢語大詞典》:铸错(鑄錯)
见“ 铸成大错 ”。
《國語辭典》:铸成大错(鑄成大錯)  拼音:zhù chéng dà cuò
唐朝罗绍威任节度使时,请朱全忠为其消灭骄横的牙军。事成,朱全忠仍不撤离,并向罗绍威要求给养,致使其府库一空、兵力衰竭。罗绍威后悔莫及,乃感慨道:「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错,锉刀,双关语指错误。典出《资治通鉴。卷二六五。唐纪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三年》。后用以比喻造成重大而无法挽回的错误。如:「为偿赌债,他竟做出绑票勒索的勾当,铸成大错!」
《國語辭典》:铸铁(鑄鐵)  拼音:zhù tiě
生铁的别名。参见「生铁」条。
《漢語大詞典》:大炉(大爐,大鑪)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后以喻天地。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大鑪覆载之间,占风纳賮。” 唐 杜甫 《遣怀》诗:“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炉,一本作“ 罏 ”。
分類:天地喻天
《國語辭典》:洪炉(洪爐)  拼音:hóng lú
1.大火炉、大熔炉。唐。白居易〈答友问〉诗:「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2.比喻陶冶和锻鍊人才的环境。如:「黄埔军校是革命军人的洪炉。」
《國語辭典》:二乔(二喬)  拼音:èr qiáo
汉太尉桥玄的二个女儿,本作「二桥」,皆容貌出众,孙策纳大桥,周瑜纳小桥,桥姓后改为乔,故称为「二乔」。唐。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國語辭典》:大乔(大喬)  拼音:dà qiáo
汉太尉桥玄之长女,后嫁与孙策为妻。参见「二乔」条。
分類:大乔
《漢語大詞典》:大桥(大橋)
亦作“ 大乔 ”。 三国 吴 孙策 之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久闻 江东 乔公 有二女,长曰 大乔 ,次曰 小乔 。”
分類:大桥孙策
《國語辭典》:小乔(小喬)  拼音:xiǎo qiáo
三国时周瑜之妻。参见「二乔」条。宋。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漢語大詞典》:小桥(小橋)
(1). 三国 吴 周瑜 之妻。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时得 桥 公二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
(2).小型桥梁。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之五:“小桥飞断岸,高花出迥楼。”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國語辭典》:天网恢恢(天網恢恢)  拼音:tiān wǎng huī huī
上天的法网虽宽大稀疏,但绝不会纵容作恶的坏人。语出《老子》第七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以比喻犯法者难逃国法制裁。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三三出:「此人如果太奸豪,天网恢恢岂可逃。」《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母亲、父亲,你二位老人家,可曾听见那纪贼父子,竟被朝廷正法了?可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作「天道恢恢」。
《漢語大詞典》:戴盆
(1).将盆覆戴在头上。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子可谓戴盆以仰望,不睹七曜之炳粲。”参见“ 戴盆望天 ”。
(2).犹覆盆。喻冤屈难伸。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戴盆之寃莫雪,甘就死而投渊。”
分類:覆盆冤屈
《國語辭典》:戴盆望天  拼音:dài pén wàng tiān
头上戴著盆子,想看天而看不成。比喻行动与目的相违背,则愿望绝不能达到。《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
分類:错误
《國語辭典》:戴盆望天  拼音:dài pén wàng tiān
头上戴著盆子,想看天而看不成。比喻行动与目的相违背,则愿望绝不能达到。《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
分類:错误
《漢語大詞典》:望天盆
比喻事不可为。语出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唐 杜牧 《忆游朱坡》诗:“於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國語辭典》:覆盆  拼音:fù pén
1.比喻沉冤莫白,申诉无门。参见「覆盘」条。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何况公庭之上,岂能尽照覆盆?」
2.比喻雨势急暴,倾盆而下。《佩文韵府。卷一三下。元韵》引祝简〈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箪颇宜人。」
《漢語大詞典》:德星
(1).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史记·孝武本纪:“望气 王朔 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復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 汉 家封禪,天其报德星云。’” 司马贞 索隐:“今按:此纪唯言德星,则德星,岁星也。岁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也。”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於有道之国。”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四:“ 陈仲弓 从诸子姪造 荀季和 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聚。”北史·韦敻传:“ 弘正 乃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詎肯来?’”
(2).喻指贤士。 唐 杜甫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全 蜀 多名士, 严 家聚德星。” 明 许时泉 《兰亭会》:“归去奈何春,且开顰,纵没金人,也有德星分,莫使 秦 人独擅名。”
《漢語大詞典》:星聚
(1).谓行星聚于某宿。史记·高祖本纪 唐 司马贞 述赞:“龙变星聚,蛇分径空。”按,此指 汉 高祖 入 关 ,五星聚东井。
(2).犹会聚。 徐开垒 《竞赛》:“﹝我﹞又回到这个朋友星聚的地方。”
《國語辭典》:聚星  拼音:jù xīng
两颗以上恒星聚集而成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