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反刍动物(反芻動物)
偶蹄类的某些动物。这类动物有的胃分为四个部分: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食物咽下后先入瘤胃再入蜂巢胃,然后回到口中细细咀嚼,再入重瓣胃,最后入皱胃,如牛、羊、鹿;有的胃分为三个部分,重瓣胃和皱胃合而为一,如骆驼。
《漢語大詞典》:毫厘丝忽(毫釐絲忽)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釐丝忽上挣来的。”
《漢語大詞典》: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中的统一战线。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漢語大詞典》:安西四镇(安西四鎮)
唐 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为 龟兹 、 疏勒 、 于阗 、 焉耆 (一作 碎叶 )。始设于 贞观 二十二年(公元649年1月), 永徽 元年(公元650年)罢, 显庆 三年(公元658年)复。 咸亨 元年(公元670年)为 吐蕃 所陷,改 碎叶 为四镇之一。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破 吐蕃 ,复置 龟兹 疏勒 、 于阗 、 碎叶 四镇, 开元 七年(公元719年)弃 碎叶城 于 西突厥 十姓可汗,又改以 焉耆 为四镇之一。 安史 乱后陷于 吐蕃 。
《國語辭典》:蓖麻蚕(蓖麻蠶)  拼音:bì má cán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幼虫因品种不同而有多种颜色,以蓖麻叶为食。幼虫吐的丝可做为纺织原料。
《漢語大詞典》:半决赛
淘汰赛的倒数第二轮比赛,四个人或四个队分成对安排在两场比赛中,由胜者进入决赛
为淘汰到最后参加决赛所需要的人数而进行的一系列比赛(例如田径项目的比赛)
《漢語大詞典》:迭逢纪(迭逢紀)
指泥盆纪。地质年代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四亿年前,结束于三亿五千万年前。 鲁迅 《坟·人之历史》:“凡脊柱动物之始为鱼类,见地质学上太古代之僦罗纪,继为迭逢纪之蛙鱼,为石墨纪之两栖。”
《國語辭典》:调类(調類)  拼音:diào lèi
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声调的分类。如国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漢語大詞典》:成住坏空(成住壞空)
佛教语。谓世界变化的四个阶段,即四大劫:成劫,产生时期;住劫,存在时期;坏劫,毁坏时期;空劫,空无时期。见《俱舍论》卷十二。 宋 陆游 《道院偶述》诗:“已经成住坏空劫,犹是东西南北人。”
《漢語大詞典》:刺钉(刺釘)
也称“四角钉”。有四个刺,用于军事的金属障碍物。有大小两种:大者多撒在交通要道上,用以刺破敌军车辆轮胎;小者多撒布在阵地前和纵深内,用以妨碍敌人步兵和空降兵的行动。
《漢語大詞典》:脑室(腦室)
脑的空腔。共四个,上下相通,内部充满脑脊液,可护脑免于震荡,又能滋养神经组织及调节内压。
《国语辞典》:平上去入  拼音:píng shǎng qù rù
古代汉语的四个声调。南朝梁。钟嵘〈诗品序〉:「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國語辭典》:晋剧(晉劇)  拼音:jìn jù
流行于山西中部一带的戏曲剧种,由蒲剧衍生而成。唱腔以梆子腔为主。也称为「中路梆子」、「山西梆子」。
《漢語大詞典》:马四环(馬四環)
七九步枪的一种。马步两用,有四个穿背带的环,故名。 徐光耀 《平原烈火》一:“通讯员 金山 怀里抱着‘马四环’,紧跟着他。”
《國語辭典》:濂洛关闽(濂洛關閩)  拼音:lián luò guān mín
宋代理学的四大流派。即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颐、程颢、关中张载、闽中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