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衅辱(釁辱)
谓蒙祸受辱。《隋书·越王侗传》:“ 有穷 之在 夏 时, 犬戎 之於 周 代,衅辱之极,亦未是过。”
分類:受辱
《漢語大詞典》:摈僇(擯僇)
被斥逐受辱。 唐 柳宗元 《问答·答问》:“先生虽读古人书,自谓知理道,识事机,而其施为若是其悖也。狼狈摈僇,何以自表於今之世乎?”
分類:斥逐受辱
《漢語大詞典》:青衣谶(青衣讖)
谓帝王被俘、受辱的预兆。 清 谭嗣同 《宋徽宗画鹰》诗之二:“锦绦早作青衣讖,天子樊笼 五国城 。”参见“ 青衣行酒 ”。
《漢語大詞典》:青衣行酒
指 晋怀帝 被俘受辱事。晋书·孝怀帝纪:“ 刘聪 大会,使帝著青衣行酒。侍中 庾珉 号哭, 聪 恶之。” 明 李贽 《宋统似晋》:“ 徽 钦 虽北辕,与 怀 愍 青衣行酒,跣足执盖,实大逕庭。”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甚或青衣行酒,凄凉 五国 之城;归命锡侯,痛絶牵车之药。”
《漢語大詞典》:榆次之辱
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尝游过 榆次 ,与 盖聂 论剑, 盖聂 怒而目之。”后因以“榆次之辱”为无故受辱之典。《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 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分類:无故受辱
《漢語大詞典》:唾面自乾
尚书大传卷三:“駡女毋叹,唾女毋乾。”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絜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絜之,是违其怒,正使自乾耳。’”后以“唾面自乾”形容逆来顺受,受辱而不计较、反抗。镜花缘第三八回:“ 唐敖 道:‘若讲能够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 娄师德 了:他告诉兄弟,教他唾面自乾。’”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由这情形,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唾面自干之感。”亦省作“ 唾面 ”。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论》:“其在於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國語辭典》:唾面自乾  拼音:tuò miàn zì gān
唐代娄师德劝诫弟弟,当别人吐口水在脸上时,不要擦拭,让它自己乾掉的故事。典出《新唐书。卷一○八。列传。娄师德》。比喻逆来顺受,宽容忍让。宋。陆游 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诗:「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唾面听自乾,彼忿自消磨。」也用来骂人不知羞耻。
《国语辞典》:抹不下来(抹不下来)  拼音:mǒ bù xià lái
形容人因受辱而羞窘、局促不安。如:「同事被主管说得脸上讪讪的,有点抹不下来的样子。」
《国语辞典》:主辱臣死  拼音:zhǔ rù chén sǐ
君王危难受辱时,臣当尽力效死。常为臣子对君王表示忠诚的话。《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宋。张孝祥〈代诸父祭伯父文〉:「主辱臣死,臣敢爱身。」
《国语辞典》:宠辱无惊(宠辱无惊)  拼音:chǒng rù wú jīng
得宠或受辱皆不动心。指将得失置之度外。《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也作「宠辱不惊」。
《國語辭典》:宠辱不惊(寵辱不驚)  拼音:chǒng rù bù jīng
得宠或受辱皆不动心。指将得失置之度外。《新唐书。卷一○六。卢承庆传》:「初,承庆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庆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也作「宠辱无惊」。
《國語辭典》:宠辱若惊(寵辱若驚)  拼音:chǒng rù ruò jīng
得宠或受辱皆感到惊惶。语出《老子》第一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形容患得患失的心情。
《漢語大詞典》:青衣行酒
指 晋怀帝 被俘受辱事。晋书·孝怀帝纪:“ 刘聪 大会,使帝著青衣行酒。侍中 庾珉 号哭, 聪 恶之。” 明 李贽 《宋统似晋》:“ 徽 钦 虽北辕,与 怀 愍 青衣行酒,跣足执盖,实大逕庭。”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甚或青衣行酒,凄凉 五国 之城;归命锡侯,痛絶牵车之药。”
《漢語大詞典》:溺篑(溺簣)
指 范雎 受辱事。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魏齐 大怒,使舍人笞击 雎 ,折胁摺齿。 雎 详死,即卷以簣,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 雎 ,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 范生 来辱於溺簣, 弘式 匿奇於耕牧。”
分類:范雎受辱
《漢語大詞典》:辱国殃民(辱國殃民)
谓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韩侂胄 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 赵汝愚 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清 洪楝园 《警黄钟》第七出:“这两个贼子卖国偷生,甘心降敌,不肯练兵,临阵被虏,辱国殃民。” 郭沫若 主编《中国近代史稿》第一章:“夷人放肆,无恶不作,皆由官无血性,恬不识羞,以致辱国殃民。”亦作“ 辱国殄民 ”。 明 刘基 《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
《國語辭典》:辱身败名(辱身敗名)  拼音:rù shēn bài míng
身心受辱而名声败坏。《精忠岳传》第三一回:「一旦失手,辱身败名,是为不智。」
《漢語大詞典》:胯下蒲伏
指 汉 韩信 少时曾被迫在 淮阴 少年双胯之间爬行受辱之事。蒲伏,同“ 匍伏 ”。 宋 秦观 《人材》:“将如 韩信 而有胯下蒲伏之辱。”参见“ 胯下 ”。
《國語辭典》:胯下  拼音:kuà xià
1.两腿之间。
2.比喻人未显达前,受人鄙视、嘲弄。参见「胯下之辱」条。《初刻拍案惊奇》卷八:「胯下曾酬一饭金,谁知剧盗有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