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幽辱
(1).侮辱。周书·文帝纪上:“幽辱神器,弑酷乘舆。”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洎朕纂承,益相侮慢……幽辱朕躬,凌胁孺子。”
(2).指受辱。晋书·慕容廆载记:“顾以皇居播迁,山陵幽辱。”陈书·高祖纪上:“自寇虏陵 江 ,宫闈幽辱。”
分類:侮辱受辱
《漢語大詞典》:奊诟(奊詬)
(1).谓无志气节操。奊,通“ 謑 ”。明史·赵世卿传:“然此诸人岂尽奊詬无节,忍负陛下哉?亦有所惩而不敢耳。”
(2).谓受辱。梁书·王僧儒传:“愍兹奊詬,怜其觳觫。”
《漢語大詞典》:负辱(負辱)
有辱;受辱。 汉 班昭 《女诫》:“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恆恐 子穀 负辱清朝。” 唐 陈岵 《上中书权舍人书》:“使吾子为主司,如君之负辱者,将为伸之乎?”
分類:受辱
《漢語大詞典》:遇僇
犹受辱。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吾少之时,亦尝以色称於长者矣,未尝遇僇如此之卒也。”
分類:受辱
《國語辭典》:胯下  拼音:kuà xià
1.两腿之间。
2.比喻人未显达前,受人鄙视、嘲弄。参见「胯下之辱」条。《初刻拍案惊奇》卷八:「胯下曾酬一饭金,谁知剧盗有情深?」
《漢語大詞典》:跨下
(1).两腿之间。跨,通“ 胯 ”。汉书·韩信传:“众辱 信 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於是 信 孰视,俛出跨下。” 颜师古 注:“跨下,两股之间也。”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彼仰秣而恋豆,歷跨下而不知耻,因人而成事者,虽有奔尘絶景之技,才不胜德,媲之駑駘,何足算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挽一小儿,嬉笑跨下。”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他的母亲连忙跳上去拉他跑开,一个不当心,却给一个按倒她跨下的顽皮孩子顶得仰天跌倒下去。”
(2).指 韩信 受辱胯下事。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淮阴 隐勇於跨下,不损其龙跃而虎视也。” 宋 梅尧臣 《难知》:“自古难知不遇人,朝为蛇鼠暮龙麟, 魏齐 客溺簀中死,亭长妻轻跨下贫。”参见“ 跨下辱 ”。
分類:韩信受辱
《漢語大詞典》:跨下辱
汉书·韩信传:“ 淮阴 少年又侮 信 曰:‘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众辱 信 曰:‘能死,刺我;不能,出跨下。’於是 信 孰视,俛出跨下。一市皆笑信,以为怯。”后以“跨下辱”指胸有大志的人,能屈能伸,甘受小辱。跨,通“ 胯 ”。 元 耶律楚材 《和刘子中韵》:“ 子中 有大志,每甘跨下辱。” 元 耶律楚材 《和冯扬善韵》:“寧受跨下辱,不为天下先。”
分類:大志甘受
《漢語大詞典》:再辱
(1).再次蒙受耻辱。汉书·李陵传:“ 陵 曰:‘大丈夫不能再辱。’”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无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
(2).谓两人先后受辱。文选·刘琨〈劝进表〉:“主上幽劫,復沉虏庭,神器流离,再辱荒逆。” 李善 注:“再,谓 怀 、 愍 二帝。” 李周翰 注:“再辱,谓 怀帝 先没, 愍帝 又没也。”
《國語辭典》:羞辱  拼音:xiū rù
侮辱。《礼记。内则》:「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自出娘胎从没有受过这般羞辱,大丈夫宁可玉碎,不做瓦全。」
《漢語大詞典》:黜辱
贬斥受辱;贬斥侮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战战兢兢,常惧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史启》:“臣乏素能,或所不任,况在忧年,必取黜辱。”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不可触犯人家的宗教,只有异教徒是不妨黜辱的。”
《國語辭典》:笞辱  拼音:chī rù
鞭笞羞辱。《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朱邑传》:「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
《漢語大詞典》:降辱
屈身受辱。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扬雄 德败《美新》, 李陵 降辱夷虏。” 唐 李益 《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诗:“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漢語大詞典》:顿辱(頓辱)
谓揪头顿地使受辱。《汉书·贾谊传》:“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北齐书·孝昭元后传:“始渡 汾 桥, 武成 闻后有奇药,追索之不得,使阉人就车顿辱。”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 嵩 ( 长孙嵩 )固争之,帝大怒,责 嵩 在官贪污,命武士顿辱之。” 胡三省 注:“顿辱,捽其首使顿地以辱之。”
分類:顿地受辱
《漢語大詞典》:东瑟(東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 ﹞与 秦王 会 澠池 。 秦王 饮酒酣,曰:‘寡人窃闻 赵王 好音,请奏瑟。’ 赵王 鼓瑟。” 赵 在 秦东 。后因以“东瑟”谓国君受辱。 晋 潘岳 《西征赋》:“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 晋 卢谌 《览古》诗:“西缶终双击,东瑟不隻弹。”
分類:国君受辱
《漢語大詞典》:衅辱(釁辱)
谓蒙祸受辱。《隋书·越王侗传》:“ 有穷 之在 夏 时, 犬戎 之於 周 代,衅辱之极,亦未是过。”
分類:受辱
《漢語大詞典》:摈僇(擯僇)
被斥逐受辱。 唐 柳宗元 《问答·答问》:“先生虽读古人书,自谓知理道,识事机,而其施为若是其悖也。狼狈摈僇,何以自表於今之世乎?”
分類:斥逐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