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断辞(斷辭)
亦作“ 断词 ”。
(1).中决断吉凶之辞。易·繫辞下:“夫,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孔颖达 疏:“决断於爻卦之辞则备具矣。” 李鼎祚 集解引 干宝 曰:“断吉凶也。”
(2).泛指决断吉凶的言辞。《水浒传》第一○二回:“尊官莫怪,小子直言,屯者,难也,你的灾难方兴哩,有几句断词,尊官须记着。”
(3).今甲骨学家亦称 殷墟 卜辞中决定吉凶之辞为断辞。
《國語辭典》:提案  拼音:tí àn
在会议中提出议案。如:「这次议会有许多议员提案。」
《國語辭典》:主干(主幹)  拼音:zhǔ gàn
1.植物,尤其指乔木的主要茎干。
2.最主要、有决定作用的部分。如:「在篮球赛中,中锋球员是全队的主干。」、「企划部是此次公司宣传活动的主干。」
《国语辞典》:拿不定  拼音:ná bù dìng
无法决定。如:「虽然经过多日的考虑,他仍拿不定主意是否要接受这份工作。」
《漢語大詞典》:断讲(斷講)
决定讲和。韩非子·内储说上:“为我悔也,寧亡三城而悔,无危乃悔。寡人断讲矣。” 梁启雄 解:“断讲,谓决断要讲和。”
分類:决定讲和
《漢語大詞典》:按决(按決)
审查决定。新唐书·杜佑传:“进检校司徒,兼度支盐铁使。於是 王叔文 为副, 佑 既以宰相不亲事, 叔文 遂专权。后 叔文 以母丧还第, 佑 有所按决,郎中 陈諫 请须 叔文 。 佑 曰:‘使不可专耶?’乃出 諫 为 河中 少尹。”
分類:审查决定
《漢語大詞典》:定谟(定謨)
决定策略和计划。语本诗·大雅·抑:“訏謨定命,远犹辰告。”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捨西 楚 以择木,迨南 汉 以定謨。”
《漢語大詞典》:面决
当面作出决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吏部堂属:“吏部则不然,遇陞迁用人,选君独至太宰火房,面决可否。”
《漢語大詞典》:句身
佛教语。谓能诠释众义而决定其究竟。多法聚积为身。《楞伽经》卷二:“句身者,句有义身自性决定究竟,是名句身。” 宋 正受 集注:“新説云:谓一句、二句、多句能詮差别名曰句身……身者,多法积聚义。”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名身句身,尚惧不明,乌有所谓参悟者乎?”
《國語辭典》:悬决(懸決)  拼音:xuán jué
有疑难,无法解决。《明史。卷一三九。郑士利传》:「钱谷之数,府必合省,省必合部,数难悬决,至部乃定。」
分類:凭空决定
《漢語大詞典》:商决(商決)
商量决定。 清 戴名世 《〈杨千木稿〉序》:“ 杨君 深自贬损,不远千里而就予於 吴门 ,商决其可否。” 邹韬奋 《抗战以来》四十:“有许多问题亟待大家商决。”
分類:商量决定
《國語辭典》:摊牌(攤牌)  拼音:tān pái
1.玩牌时,翻开底牌给大家看,称为「摊牌」。
2.比喻到最后阶段坦白相示。如:「我决定今晚就和他摊牌。」
《漢語大詞典》:铸定(鑄定)
熔铸成型。引申为注定,决定。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但我并不说古来如此,现在遂无可为,劝人们对于‘过去’生敬畏心,以为它已经铸定了我们的运命。” 茅盾 《虹》九:“我用了极大的努力遵照他的意思做。然而什么都铸定了时,他又变了主意。”
《國語辭典》:作算  拼音:zuò suàn
就算、即使。《文明小史》第三八回:「作算百来吊钱讲得下来,东翁也犯不著贴这一注出款。」
《国语辞典》:和平日  拼音:hé píng rì
西元一九三二年,维也纳万国和平会议决定,以每年五月十八日为和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