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心中有数(心中有數)  拼音:xīn zhōng yǒu shù
对事情清楚明白而有把握。如:「瞎子吃馄饨,心中有数。」也作「胸中有数」。
《国语辞典》:难以捉摸(难以捉摸)  拼音:nán yǐ zhuō mō
不容易揣测、不容易了解。如:「山区天候变幻无常,让人难以捉摸。」
《国语辞典》:你知我见(你知我见)  拼音:nǐ zhī wǒ jiàn
互相了解。《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与遐叔正是一双两好,彼此你知我见,所以成了这头亲事。」《品花宝鉴》第一六回:「倒像是前生相契,今生重逢,两人心事,你知我见,无用口说的光景。」
分类:了解
《国语辞典》:毗卢遮那(毗卢遮那)  拼音:pí lú zhē nà
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但由于对译名了解的分歧,所以有不同的解释。华严宗和密宗同样认为,毗卢遮那和卢舍那只是音译全称和略称的差别。华严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报身,而密宗以是法身。天台宗和法相宗则将毗卢遮那和卢舍那分开。天台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的法身,卢舍那是报身;法相宗以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百性身,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受用身。也译作「遍一切处」、「大日」、「卢舍那」、「光明遍照」、「遮那」。
《国语辞典》:瞭若指掌  拼音:liǎo ruò zhǐ zhǎng
比喻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参见「瞭如指掌」条。《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序》:「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瞭若指掌。」
《国语辞典》:市场调查(市场调查)  拼音:shì cháng diào chá
利用统计方法对市场情况作预期目标的了解。调查结果可供投资、促销、产品开发与改进等参考。
《国语辞典》:亲极反疏(亲极反疏)  拼音:qīn jí fǎn shū
因过分亲近了解而有所顾忌,反显得生疏。《红楼梦》第九回:「宝玉欲将实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症。两个人见了面,只得用浮言劝慰,真真是亲极反疏了。」
《国语辞典》:善解人意  拼音:shàn jiě rén yì
善于领会了解别人的心意。如:「他处处为别人著想,非常善解人意。」《隋唐演义》第八七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
《国语辞典》:人格测验(人格测验)  拼音:rén gé cè yàn
用以了解个体间性格上的差异,如思考、情绪、行为反应、动机及个人特质等,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均可称为「人格测验」。为心理测验的一种。
《国语辞典》:人文教育  拼音:rén wén jiào yù
人文素养的教育系经由对人类各种处境的了解,以培养对人性尊严的尊重与关怀的教育。
《国语辞典》:航海日志(航海日志)  拼音:háng hǎi rì zhì
记载船舶上各项事务的纪录簿。主要作用在有系统的了解船舶的操作情形,以维持安全正常的航行。当海难或碰撞等意外发生时,航海日志即成为查究责任及索赔的法定依据。
《国语辞典》:工艺教育(工艺教育)  拼音:gōng yì jiào yù
一种认识、了解、学习工艺的实用技艺,以土木、编织、陶瓷等细工品制作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教育。
《国语辞典》:积理练识(积理练识)  拼音:jī lǐ liàn shì
由生活与知识中累积对道理的了解,提高自己的见识。明。魏禧〈答施愚山侍读书〉:「愚尝以谓为文之道,欲卓然自立于天下,在于积理而练识。」
《国语辞典》:会心一笑(会心一笑)  拼音:huì xīn yī xiào
因了解心意而露出笑容。如:「他们俩交往多年,默契十足,常为相同的反应而会心一笑。」
《国语辞典》:知一不知十  拼音:zhī yī bù zhī shí
仅知道事物的某一面,而不是全盘了解。汉。桓宽《盐铁论。结和》:「秦知进取之利,而不知鸿门之难,是以知一而不知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