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依墙哭楚
 
包胥一出
 
包胥一哭
 
包胥一诺
 
包胥哭秦庭
 
包胥存楚
 
包胥救楚
 
包胥血
  
哭救楚
 
哭秦兵
  
复楚孤臣
 
愧包胥
 
救楚
 
楚包胥
 
申包恸哭
 
申包胥就楚
 
申胥恨
 
秦庭哭
 
秦庭泪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申包胥


《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四〈定公·传四年〉~953~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276~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六月,败吴兵于稷。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阖庐弟夫概乃亡归,自立为王。阖庐闻之,乃释楚而归,击其弟夫概。夫概败走,遂奔楚。楚昭王见吴有内乱,乃复入郢。封夫概于堂溪,为堂溪氏。楚复与吴战,败吴,吴王乃归。

简释

秦庭哭:指为国解难。唐李百药《郢城怀古》:“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例句

包胥心独许,连夜哭秦兵。千乘徒虚尔,一夫安可轻。 元稹 楚歌十首

包胥非救楚,随会反留秦。 张说 过庾信宅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四

悲作楚地囚,何由哭秦庭。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李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誇而却秦。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

莫救夷陵火,无复秦庭哭。 李百药 郢城怀古

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使者哭其庭,救兵终不至。 韦应物 睢阳感怀

典故
相关人物
申包胥


《春秋左传·定公四年》
「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晋·杜预注:「荐,数也。言吴贪害如蛇豕。」

例句

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 独孤及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

皇运偶中变,长蛇食中土。 独孤及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典故
三千履
  
履明珠
 
春申客屦
 
楚客豪华
  
珠履三千
 
珠履三千客
  
珠成履
 
珠为履
 
真珠履
 
趿珠履

相关人物
黄歇(春申君)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檋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简释

珠履:喻幕僚生活奢华。唐刘言史《苦妇词》:“兰裙间珠履,食五处花筵。”

珠履客:喻指幕僚。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日座主幕》:“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例句

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好客交珠履,华筵舞玉颜。 刘禹锡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校尉勋望重,幕府才且贤。兰裙间珠履,食玉处花筵。 刘言史 苦妇词

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 张继 春申君祠

蹑履三千皆后学,抟风九万即前程。 方干 寄于少监

无因得靸真珠履,亲从新侯定八蛮。 曹唐 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二首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李白 寄韦南陵冰馀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玉钩挂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李群玉 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

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 杜牧 初上船留寄

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杜牧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珠履会中箫管思,白云归处帝乡遥。 武元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

共贺安人丰乐岁,幸陪珠履侍银章。 武瓘 九日卫使君筵上作

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皎然 咏史

长裾珠履飒轻尘,閒以琴书列上宾。 卢纶 浑赞善东斋戏赠陈归

珊瑚笔架真珠履,曾和陈王几首诗。 罗隐 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

昨日隼旟辞阙下,今朝珠履在河中。 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珠履行台拥附蝉,外郎高步似神仙。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

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 许浑 京口津亭送张崔二侍御

珠履三千侍玉除,宫花飘锦早莺初。 贯休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鹦鹉才须归紫禁,真珠履不称清贫。 贯休 送郑阁赴闽辟

珠履迎佳客,金钱与莫愁。 韩翃 赠王逖

珠履风流忆富春,三千鹓鹭让精神。 齐己 寄荆幕孙郎中

珠履早曾从相府,玳簪今又别官筵。 齐己 酬湘幕徐员外见寄

典故
春申刎首

相关人物
黄歇(春申君)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馀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

例句

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

典故
市钳
 
忘设醴
   
申公钳
 
畏楚钳
 
穆生机
 
穆生醴
 
穆逃楚难
    
醴为穆生
 
醴酒忘设

相关人物
楚元王
 
白生
 
穆生
 
陈申公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楚元王刘交〉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元王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文帝时,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士。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元王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王戊稍淫暴,二十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

例句

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 宋之问 梁宣王挽词三首之一

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杜甫 壮游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榻因徐孺解,醴为穆生陈。 窦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节度参谋同书寄上

礼设斗倾金凿落,马蹄争撼玉连环。 罗隐 暇日投钱尚父

设醴徒惭楚,为郎未姓颜。 薛能 冬日写怀

典故
粉围香阵
 
遮寒姝丽成围

相关人物
申王


《岁时习俗资料汇编·新增月日纪古》卷之十上〈十月卷上·月令〉~3554~
《天宝遗事》:申王每至冬日,有风雪苦寒之际,使宫妓密围坐侧,以禦寒气,自呼为妓围。
《岁时广记》一卷之四〈冬景·选肉阵〉~24~
《开元遗事》:杨国忠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谓之肉阵。
典故
相关人物
申包胥


《春秋左传·定公四年》
「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晋·杜预注:「言吴贪害如蛇豕。」

例句

荡蔡擒封豕,平齐斩巨鳌。 白居易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典故
天生山甫
 
山甫秀钟崧岳
 
岳渎储精
 
崧岳生贤
 
崧岳降神
 
崧生甫
 
崧神
 
嵩岳周王佐
  
嵩降申
 
生甫
  
申降高崧
 
神崧
 
神嵩降甫
 
维岳降神
 
维神隆岳
 
诗咏嵩生
 
降神崧岳

相关人物
仲山甫
 
申伯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烝民〉~674~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汉·毛亨传:「仲山甫,樊侯也。」汉·郑玄笺:「监,视。假,至也。天视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谓及众民也,天安爱此天子宣王,故生樊侯仲山甫,使佐之。」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崧高〉~669~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汉·毛亨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骏,大,极,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唐·孔颖达疏:「维此至天之大岳,降其神灵和气,以福祐伯夷之后,生此甫国之侯及申国之伯。以伯夷常掌其神祀,故祐助其后,使其国则历代常存,子孙则多有贤智。维此申伯及此甫侯维为周之卿士桢干之臣。」
典故
相关人物
申屠嘉


《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附《申屠嘉传》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如淳曰:『材官之多力,能脚蹋强弩张之,故曰蹶张。』」

例句

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峨危。 杜牧 杜秋娘诗

典故
相关人物
奚齐
 
申生
 
骊姬


《国语》卷七〈晋语一·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26~
献公伐骊戎,克之,灭骊子,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请使申生主曲沃以速悬,重耳处蒲城,夷吾处屈,奚齐处绛,以儆无辱之故。公许之。……骊姬果作难,杀太子而逐二公子。……公之优曰施,通于骊姬。骊姬问焉,曰:「吾欲作大事,而难三公子之徒如何?」对曰:「早处之,使知其极。夫人知极,鲜有慢心;虽其慢,乃易残也。」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其为人也,小心精洁,而大志重,又不忍人。精洁易辱,重偾可疾,不忍人,必自忍也。辱之近行。」骊姬曰:「重,无乃难迁乎?」优施曰:「知辱可辱,可辱迁重;若不知辱,亦必不知固秉常矣。今子内固而外宠,且善否莫不信。若外殚善而内辱之,无不迁矣。且吾闻之:甚精必愚。精为易辱,愚不知避难。虽欲无迁,其得之乎?」是故先施谗于申生。
《国语》卷八〈晋语二·骊姬谮杀太子申生〉~289~
骊姬以君命命申生曰:「今夕君梦齐姜,必速祠而归福。」申生许诺,乃祭于曲沃,归福于绛。公田,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寘堇于肉。公至,召申生献,公祭之地,地坟。申生恐而出。骊姬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公命杀杜原款。申生奔新城。……骊姬见申生而哭之,曰:「有父忍之,况国人乎?忍父而求好人,人孰好之?杀父以求利人,人孰利之?皆民之所恶也,难以长生!」骊姬退,申生乃雉经于新城之庙。将死,乃使猛足言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听伯氏,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以至于死,虽死何悔!」是以谥为共君。骊姬既杀太子申生,又谮二公子曰:「重耳、夷吾与知共君之事。」公令阉楚刺重耳,重耳逃于狄;令贾华刺夷吾,夷吾逃于梁。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令,国无公族焉。

例句

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暂山商山云,朅来趋洒扫。 李华 咏史十一首之五

典故 
三白鹤
  
叔申
 
茅先
  
茅君骑鹤
 
茅固
 
茅山道士
 
茅山鹤

相关人物
茅固
 
茅盈
 
茅衷


《太平广记》卷十三〈神仙十三·茅君〉~87~
茅君者,幽州人。学道于齐,二十年道成归家。父母见之大怒曰:「汝不孝,不亲供养,寻求妖妄,流走四方。」欲笞之,茅君长跪谢曰:「某受命上天,当应得道,事不两遂,违远供养,虽日多无益,今乃能使家门平安,父母寿考。其道已成,不可鞭辱,恐非小故。」父怒不已,操杖向之。适欲举杖,杖即摧成数十段,皆飞,如弓激矢,中壁壁穿,中柱柱陷,父乃止。茅君曰:「向所言正虑如此,邂逅中伤人耳。」父曰:「汝言得道。能起死人否?」茅君曰:「死人罪重恶积,不可得生。横伤短折,即可起耳。」父使为之有验,茅君弟在宦至二千石,当之官,乡里送者数百人,茅君亦在座。乃曰:「余虽不作二千石,亦当有神灵之职,某月某日当之官。」宾客皆曰:「愿奉送。」茅君曰:「顾肯送,诚君甚厚意。但当空来,不须有所损费,吾当有以供待之。」至期,宾客并至,大作宴会,皆青缣帐幄,下铺重白毡,奇馔异果,芬芳罗列,妓女音乐,金石俱奏,声震天地,闻于数里。随从千余人,莫不醉饱。及迎官来,文官则朱衣素带数百人,武官则甲兵旌旗,器仗耀日,结营数里。茅君与父母亲族辞别,乃登羽盖车而去。麾幡蓊郁,骖虬驾虎,飞禽翔兽,跃覆其上,流云彩霞,霏霏绕其左右。去家十余里,忽然不见。远近为之立庙奉事之。茅君在帐中,与人言语,其出入,或发人马。或化为白鹤。人有病者,往请福,常煮鸡子十枚,以内帐中,须臾,一一掷出还之,归破之。若其中黄者,病人当愈。若有土者,即不愈。常以此为候。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一〈道部三·真人下〉~3082~2~
《茅君传》曰:「盈字叔申,咸阳人也。父祚有三子,盈、固、衷也。盈少禀奇操,矫俗抗迈不求闻达,不交非类。入恒山读老易饵朮潜影,在山中六年,精思念道诚感密应,梦太玄玉女持玉劄而携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师。』明发乃寻求至西城,斋戒三月,果见王君,盈乃叩头再拜,勤恳乞长生之术,乃得在西城洞台之中金玉上宫亲侍旦夕执巾履之役,积十七年专一不懈,复二年,王君命驾造白玉龟山谒王毋于青琳宫将盈同行,王君见西王母稽首于前,盈乃叩头再拜,自陈于王母前得治身之要道行其事归家数十年以,汉元帝时,天官下迎,来渡江东,治句曲山。」
《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陶弘景传》
(陶弘景)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

例句

久向三茅穷艺术,仍传五柳旧琴书。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选

仙山如有分,必拟访三茅。 郑谷 池上

典故
三千士
  
食客三千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魏无忌(信陵君)
 
黄歇(春申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2377~
公子(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2359~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檋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简释

三千客:指贵客盈门。宋范成大《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宾筵旧压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


例句

食恩三千士,一旦为豺狼。 孟郊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李白 邯郸南亭观妓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 李华 奉寄彭城公

忝逐三千客,曾依数仞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三千士里文章伯,四十年来锦绣衣。 卢纶 和陈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献上侍中因呈同院诸公

从军暮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 许浑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三千客里宁无义,五百人中必有恩。 许浑 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

我为孟馆三千客,君继宁王五代孙。 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

典故
相关人物
申公
 
白生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楚元王刘交〉~92~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元王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文帝时,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士。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申公始为诗传,号鲁诗。元王亦次之诗传,号曰元王诗,世或有之。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
《宋书》卷一百〈自序·劭弟璞〉~246~
元嘉十七年,始兴王浚为扬州刺史,宠爱殊异,以为主簿。时顺阳范晔为长史,行州事。晔性颇疏,太祖召璞谓曰:「神畿之政,既不易理。浚以弱年临州,万物皆属耳目,赏罚得失,特宜详慎。范晔性疏,必多不同。卿腹心所寄,当密以在意。彼虽行事,其实委卿也。」璞以任遇既深,乃夙夜匪懈,其有所怀,辄以密启,每至施行,必从中出。晔正谓圣明留察,故深更恭慎,而莫见其际也。在职八年,神州大治,民无谤黩,璞有力焉。二十二年,范晔坐事诛,于时浚虽曰亲览,州事一以付璞。太祖从容谓始兴王曰:「沈璞奉时无纤介之失,在家有孝友之称,学优才赡,文义可观,而沈深守静,不求名誉,甚佳。汝但应委之以事,乃宜引与晤对。」浚既素加赏遇,又敬奉此旨。璞尝作旧宫赋,久而未毕,浚与璞疏曰:「卿常有速藻,旧宫何其淹耶,想行就耳。」璞因事陈答,辞义可观。浚重教曰:「卿沈思淹日,向聊相敦问,还白斐然,遂兼纸翰。昔曹植有言,下笔成章,良谓逸才赡藻,誇其辞说,以今况之,方知其信。执省踌躇,三复不已。吾远惭楚元,门盈申、白之宾,近愧梁孝,庭列枚、马之客,欣恧交至,谅唯深矣。薄因末牍,以代一面。」又与主簿顾迈、孔道存书曰:「沈璞淹思踰岁,卿研虑数旬,瑰丽之美,信同在昔。向聊问之,而还答累翰,辞藻艳逸,致慰良多。既欣股肱备此髦楚,还惭予躬无德而称。复裁少字,宣志于璞,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浚年既长,璞固求辞事,上虽听许,而意甚不悦。以璞为浚始兴国大农,寻除秣陵令。
典故
申包胥恨

相关人物
申包胥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276~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六月,败吴兵于稷。会吴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阖庐弟夫概乃亡归,自立为王。阖庐闻之,乃释楚而归,击其弟夫概。夫概败走,遂奔楚。楚昭王见吴有内乱,乃复入郢。封夫概于堂溪,为堂溪氏。楚复与吴战,败吴,吴王乃归。
典故
申伯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崧高〉~669~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漢語大詞典》:哭庭
见“ 哭秦庭 ”。
《漢語大詞典》:哭秦庭
春秋 楚国 伍员 ,因家族被 楚 王诛灭而奔 吴 ,谓其友 申包胥 曰:“我必復 楚国 !” 包胥 曰:“子能復之,我必能兴之。”后 伍 率 吴 兵破 楚 , 申包胥 乞师于 秦 。 秦 王不许。 申 “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秦 为所感,遂救 楚 。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唐 李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 申包 哭 秦 庭,泣血将安仰?”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独惭投 汉 阁,俱议哭 秦 庭。” 梁斌 《播火记》十二:“要是一下子闹起红军来,咱到哪里哭 秦 庭去?”亦省作“ 哭庭 ”。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臣﹞虽乖哭庭之义,尚图扫境之功。”
《漢語大詞典》:哭秦庭
春秋 楚国 伍员 ,因家族被 楚 王诛灭而奔 吴 ,谓其友 申包胥 曰:“我必復 楚国 !” 包胥 曰:“子能復之,我必能兴之。”后 伍 率 吴 兵破 楚 , 申包胥 乞师于 秦 。 秦 王不许。 申 “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 秦 为所感,遂救 楚 。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唐 李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 申包 哭 秦 庭,泣血将安仰?”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独惭投 汉 阁,俱议哭 秦 庭。” 梁斌 《播火记》十二:“要是一下子闹起红军来,咱到哪里哭 秦 庭去?”亦省作“ 哭庭 ”。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臣﹞虽乖哭庭之义,尚图扫境之功。”
《漢語大詞典》:长蛇(長蛇)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名。山海经·北山经:“ 大咸之山 无草木……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长蛇》:“长蛇百寻,厥鬣如彘。飞羣走类,靡不吞噬。”
(2).泛指大蛇。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岸类长蛇搅,陵犹巨象豗。”
(3).喻指贪残凶暴者。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长虵固能翦,奔鲸自此曝。” 唐 独孤及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长蛇稽天讨,上将方北伐。”参见“ 封豕长蛇 ”。
(4).古杂戏的一种。魏书·乐志五:“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以备百戏。”
(5).指 长江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诸王自述》:“夫 长江 者,古号为长蛇, 湖北 为头, 安省 为中,而 江 南为尾。”
《國語辭典》:封豕长蛇(封豕長蛇)  拼音:fēng shǐ cháng shé
比喻贪暴的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后汉书。卷五六。张皓传》:「翼赞日月,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也作「封豨修蛇」。
分類:长蛇贪暴
《國語辭典》:三千珠履  拼音:sān qiān zhū lǚ
战国时,赵国使者头戴玳瑁簪,手持珠玉刀剑,盛装见楚国春申君,欲誇耀财富并羞辱之。时春申君门客三千多人,其上客皆穿缀有明珠的鞋子见赵使,赵使乃知不自量力而羞惭。典出《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后比喻宾客众多。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國語辭典》:珠履  拼音:zhū lǚ
1.缀有珍珠的鞋子。《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正逢爱客琼筵启,休誇珠履。」
2.因春申君的门客皆穿著缀有珍珠的鞋子,故以珠履借指门客。唐。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宋。陆游〈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诗:「帐前犀甲罗十万,幕下珠履逾三千。」
《漢語大詞典》:珠履客
(1).指有谋略的门客。 唐 李白 《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唐 胡曾 《咏史诗·夷陵》:“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 武安君 。”
(2).泛指贵客。 明 郑真 《贻李经历诞弥之庆》诗:“汤饼儘多珠履客,诞弥重见续 周 诗。”参见“ 珠履 ”。
《國語辭典》:珠履  拼音:zhū lǚ
1.缀有珍珠的鞋子。《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正逢爱客琼筵启,休誇珠履。」
2.因春申君的门客皆穿著缀有珍珠的鞋子,故以珠履借指门客。唐。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宋。陆游〈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诗:「帐前犀甲罗十万,幕下珠履逾三千。」
《漢語大詞典》:楚人钳(楚人鉗)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 楚元王 刘交 敬重 穆生 ,常设醴以待;及其子 戊 即位,忘记设醴。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楚人钳”比喻杀身之祸。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遐追 商洛 翁, 秦 火不能炎。近慕 楚穆生 ,竟脱 楚 人钳。”亦省作“ 楚钳 ”。 宋 陆游 《六月二十五日晓出郊》:“今晨偶出得一快,欣然意若脱 楚 钳。”
《漢語大詞典》:楚筵辞醴(楚筵辭醴)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 楚元王 礼敬 穆生 ,常为设醴。及王 戊 即位,忘设醴。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遂谢病去。后因以“楚筵辞醴”为遭君主冷遇的典实。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漢語大詞典》:置醴
西汉 楚元王 刘交 敬礼 申公 、 白生 、 穆生 等。 穆生 不嗜酒,每有宴集, 楚元王 皆特为 穆生 置醴。醴,甜酒。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以“置醴”为崇道尊贤的典实。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晚年务置醴,门引 申 白 宾。”
《漢語大詞典》:设醴(設醴)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 颜师古 注:“醴,甘酒也。”后以“设醴”指礼遇贤士。 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君侯设醴以前席,里巷拜尘而如堵。”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郑时中得官:“ 秦 亦悦其辩,设醴有加。”
《漢語大詞典》:辞醴(辭醴)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
《國語辭典》:封豕  拼音:fēng shǐ
大猪。《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罥騕袅,射封豕。」
《漢語大詞典》:嵩生
旧时祝寿的颂词。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惟岳,峻极於天。惟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崧,同“ 嵩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漢語大詞典》:生申
申伯 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崧降神,生 甫 及 申 。” 宋 张元干 《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词:“雪度崧高,影横 伊水 庆生申。” 清 陈维嵩 《沁园春·郝元公先生生日观剧词以纪事》词:“昨到 梁溪 ,重披絳帐,恰遇生申燕喜觴。”
《國語辭典》:蹶张(蹶張)  拼音:jué zhāng
1.以足踏弩而发射。《汉书。卷四二。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唐。颜师古。注:「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蹋者曰『蹶张』。」
2.用手足支撑物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九。盗侠》:「有婢晨治地,见紫衣带垂于寝床下,视之,乃小奴蹶张其床而负焉。」
《國語辭典》:骊姬(驪姬)  拼音:lí jī
人名。(西元前?~前651)春秋时晋献公的夫人。晋献公攻打骊戎时,获骊姬,立为夫人。生子奚齐。后因欲立奚齐为太子而陷害申生,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国外。也作「孋姬」、「丽姬」。
《漢語大詞典》:三君
(1).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 、 成公 、 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 明 杨慎 《季文子三思》:“ 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左氏 侈然称之。”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 、 刘淑 、 陈蕃 。后汉书·党锢传序:“ 竇武 、 刘淑 、 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蔡伯喈 评之曰: 陈仲举 彊於犯上, 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 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 元礼 居八俊之上。”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时论其( 严顥亭 )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 、 陈谌 。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 ,字 季方 ,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唐 张说 《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 韦嗣立 )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 ,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 扶阳 二相, 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4).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 、 邹元标 和 顾宪成 。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唐 陆龟蒙 《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 三茅君 ”。
《漢語大詞典》:三茅君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简称 茅山 ,在今 江苏 句容县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汉 有 咸阳 三 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 茅山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阳 岁歉,死者盈道,因取丹头点银为金,化铁为银,以救饥人,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
《國語辭典》:三茅  拼音:sān máo
长有三棱的菁茅,为古代的瑞草。《晋书。卷一九。礼志上》:「其吉礼也,则三茅不剪,日观停瑄。」
《漢語大詞典》:三脊茅
江 淮 间产的一种茅草。茎有三稜。亦名菁茅。古代以为祥瑞,多用于祭祀。南史·江夏王刘义恭传:“ 大明 元年,有三脊茅生 石头 西岸,又劝封禪,上甚悦。” 宋 刘敞 《三脊茅记》:“古之祭祀无不用茅者,而至於封禪则必三脊茅以为神藉。三脊茅出於 江 淮 之间,盖非其地不生。而 江 淮 之间则皆 楚 越 国也,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自 三代 之君莫不患之。故封禪者,必三脊茅,其意以为能服 楚 越 ,使以其职来贡。”
《漢語大詞典》:三茅君
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简称 茅山 ,在今 江苏 句容县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汉 有 咸阳 三 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 茅山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阳 岁歉,死者盈道,因取丹头点银为金,化铁为银,以救饥人,故后人以煅粉点铜者,名其法曰丹阳。”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
《漢語大詞典》:茅君
指传说中在 句容 句曲山 修道成仙的 茅氏 兄弟。 唐 李颀 《题卢道士房》诗:“秋砧响落木,共坐 茅君 家。” 元 宋无 《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二:“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 茅君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句曲玉印》:“ 经元 素事 茅君 ,每岁必祷 句曲 。”参见“ 茅山 ”、“ 茅盈 ”。
《漢語大詞典》:三千客
形容门客众多。 战国 齐 孟尝君 、 魏 信陵君 、 赵 平原君 、 楚 春申君 四公子皆喜养士,门下号称有食客三千人。见《史记》四公子本传。 唐 胡曾 《函谷关》诗:“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前蜀 韦庄 《江南送李明府入关》诗:“我为 孟 馆三千客,君继 寧王 五代孙。” 前蜀 贯休 《献钱尚父》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唐 杜牧 《春申君》:“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 李园 。”
《漢語大詞典》:申白
(1).申明表白。晋书·司马休之传:“但 康之 前言,有所不尽,故重使 胡道 ,申白所怀。”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术智·王敬则》:“ 敬则 遣人致劫帅曰:‘若能自出首,当为申白。’”
(2).禀明。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司马郊:“ 郊 尝居 歙州 某观,病痢,困剧,观主欲申白官司。”
(3). 申公 和 白生 的并称。 申公 、 白生 , 鲁 人,皆受《诗》于 荀子 门人 浮丘伯 ,为 楚元王 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宋书·自序传·沈璞》:“吾远惭 楚元 ,门盈 申白 之宾;近愧 梁孝 ,庭列 枚 马 之客。” 唐 罗隐 《岐王宅》诗:“ 申 白 宾朋传道义, 应 刘 文彩寄音徽。”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寄竹溪》词:“百年后,尚庶几 申 白 ,不数 韦 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