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胃口  拼音:wèi kǒu
1.食欲。如:「他病刚好,所以胃口差一点。」
2.兴趣。如:「这本书不合我的胃口。」
《漢語大詞典》:馋虫(饞蟲)
指强烈的食欲。《西游记》第二四回:“那 八戒 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分類:强烈食欲
《國語辭典》:馋涎(饞涎)  拼音:chán xián
因贪食而流的口涎。宋。苏轼〈将之湖州戏赠莘老〉诗:「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宋。陆游 杂咏园中果子诗四首之三:「灶鼎若为占食指,曲车未用堕馋涎。」
《漢語大詞典》:健饭(健飯)
食量大,食欲好。 宋 袁浦 《寿冯德厚》诗之三:“祝子长年仍健饭,好书读到夜沉沉。” 清 吴伟业 《得友人札询近况诗以答之》:“ 京洛 故人闻健饭,黄尘骑马夹城头。”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观已,即归寓大啮,健饭如恒。”
《漢語大詞典》:食口
(1).不劳动而吃闲饭的人。后亦指家口。《商君书·垦令》:“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方君墓志铭》:“ 方氏 世业医,虽名著邑里,而食口浩繁。”
(2).指牲畜的胃口、食欲。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牛》:“种田人少不得猪,大女婿家捉来那只乌花小猪倒也肯长,食口很好。”
《漢語大詞典》:食色
(1).未挨饿的气色。左传·昭公十五年:“围 鼓 三月, 鼓 人或请降,使其民见,﹝ 穆子 ﹞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
(2).饮食与美色,食欲与性欲。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 赵岐 注:“人之甘食悦色者,人之性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食色,性也;不知 子都 之姣者,无目者也。”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七发》借 吴 楚 为客主,先言舆輦之损,宫室之疾,食色之害。”
《漢語大詞典》:健啖(健啗)
亦作“ 健啗 ”。食欲好;食量大。 宋 陆游 《老景》诗:“疾行逾百步,健啖每三飡。”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晚年, 仲 復丧妻,而生计益落,孑然一身,独享高寿,而健啗康强。”金史·崔立传:“ 安国 健啖,﹝ 崔立 ﹞日饱之以鱼,遂与之谋。”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九·二万人食米数:“据此计算,每人一日食米三升三合有零,今人虽健啖不能食此数。”
《国语辞典》:厌食(厌食)  拼音:yàn shí
缺乏食欲,不愿进食,称为「厌食」。
《國語辭典》:解馋(解饞)  拼音:jiě chán
满足口腹之欲,或满足心中的渴望。如:「面对满桌佳肴,不觉食指大动,解馋一番。」
《漢語大詞典》:忍口
抑制食欲。 明 李贽 《礼诵药师经毕告文》:“诵经方至两部,我喘病即减九分;再诵未及四部,我忍口便能斋素。”
分類:抑制食欲
《国语辞典》:苦夏  拼音:kǔ xià
人于夏日,不胜溽热,而至食欲衰退,身体消瘦,精神不振。如:「夏季溽暑,无妨多吃瓜果以袪除苦夏。」
《國語辭典》:捕食  拼音:bǔ shí
捕捉动物食用。如:「鸟儿捕食小虫。」
《國語辭典》:缺嘴  拼音:quē zuǐ
1.兔唇。
2.北方方言。吃的东西不够,食欲没有得到满足。如:「这个孩子缺嘴,所以看见甚么都要吃。」
《漢語大詞典》:味口
(1).犹胃口。指食欲。 丁玲 《韦护》第三章:“ 韦护 却吃得比较多,他常常想,‘若是都能这样有味口,我一定会很健康起来的,象从前一样。’”
(2).比喻对事物的爱好。 沙汀 《困兽记》十八:“当然,他是凭了自己的味口来理解它的。”
《國語辭典》:孕吐  拼音:yùn tù
怀孕初期所发生的食欲异常、呕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