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法场(法場)  拼音:fǎ cháng
1.执行死刑的场地。也称为「刑场」。
2.宣扬佛法的场所。也称为「道场」。
《漢語大詞典》:玄寺
道场。文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土龙矫首於玄寺,泥人鹤立於闕里。” 李善 注:“玄寺,道场也。”
分類:道场
《漢語大詞典》:玄肆
道场。 晋 丘道护 《道士支昙谛诔》:“开道玄肆,肇闢灵扉。”梁书·沈约传:“ 穆 恭已於巖廊, 简 游情於玄肆。”
分類:道场
《漢語大詞典》:玄场(玄場)
犹道场。 唐 王勃 《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玄场佛境,与天壤而惟新。”
分類:道场
《漢語大詞典》:龙墀(龍墀)
(1).犹丹墀。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三:“凤闕轻遮翡翠幃,龙墀遥望麴尘丝。”宋史·礼志四:“帝諭 文彦博 等曰,郊坛第一龕者在堂,第二、第三龕设於左右夹廡及龙墀上。” 明 徐霖 《绣襦记·策射头名》:“参鸞驭,虎殿龙墀,口吐虹霓气。”
(2).借指皇帝。《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数年路隔失朝仪,目断望龙墀。”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晓謁龙墀罢,行瞻凤盖翩。”
(3).法坛,道场。《水浒传》第四二回:“ 赵能 再入来看时,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你与我把招魂衣摄,遗照图悬,龙墀净扫,凤幄高褰。”
《漢語大詞典》:传香(傳香)
(1).佛教语。传戒。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太子重云殿受戒》诗:“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 唐 马戴 《送宗密上人》诗:“一自传香后,名山愿卜邻。”
(2).佛教语。行香。谓行法事时持香绕行道场。 唐 广宣 《禁中法会应制》诗:“侍读霑恩早,传香驻日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贤愚经云:‘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普达王经云:‘佛昔为大姓家子,为父供养三宝,父命子传香。’此云‘行香僧手中’与‘传香’,今世国忌日尚行此意。”
《漢語大詞典》:梵筵
做佛事的道场。 南朝 梁 沈约 《栖禅精舍铭》:“往辞妙幄,今承梵筵。” 唐 陈子昂 《夏日游晖上人房》诗:“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明 唐顺之 《游嵩山少林寺》诗:“二室围兰若,三花接梵筵。”
《漢語大詞典》:金箓(金籙)
(1).道教谓天帝的诏书。初学记卷二十三引 北周 宇文逌 《道教实花序》:“可道非道,因金籙以詮言。”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玉京移大像,金籙会羣仙。” 唐 陆龟蒙 《王先辈艸堂》诗:“金籙渐加新品秩, 玉皇 偏赐羽衣裳。”
(2).道场的名称。隋书·经籍志四:“其(指道教)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 唐 皇甫冉 《宿洞灵观》诗:“明日开金籙,焚香更沐兰。”旧唐书·武宗纪:“召道士 赵归真 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籙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籙。”
(3).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 宋 乐史《广卓异记·御制诗送贺宾客为道士还乡并宰相已下应制诗》:“﹝ 李适之 《应制》诗﹞仙记题金籙,朝章披羽衣。”
《國語辭典》:开启(開啟)  拼音:kāi qǐ
打开。如:「雷射手术的应用,为近代医学开启新纪元。」
《國語辭典》:设醮(設醮)  拼音:shè jiào
设置高坛,以向鬼神祈祷。《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操召群臣入曰:『孤在戎马之中,三十馀年,未尝信怪异之事,今日为何如此?』群臣奏曰:『大王当命道士设醮修禳。』」《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嘉靖爷正当设醮祝釐,见说杀害平民,大伤和气,龙颜大怒。」
《國語辭典》:满散(滿散)  拼音:mǎn sàn
祝祷、祈福等开设道场,期满结束,称为「满散」。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天竺光明会》:「递年浙江诸富家舍钱作会……斋僧数日,满散出山。」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三。皇太后圣节》:「初八日,寿和圣福皇太后圣节,前一月,尚书省、枢密院文武百僚,诣明庆寺启建祝圣道场,州府教集衙前乐乐部及妓女等,州府满散进寿仪范。」
《漢語大詞典》:觉场(覺場)
佛教道场。即佛寺。《西湖佳话·灵隐诗迹》:“山门紧对着巉崖峭壁,门上一匾是‘絶胜觉场’,係 葛洪 写的。”
《漢語大詞典》:胜幡
佛家设道场所立降妖伏魔的旗帜。《维摩经·佛道品》:“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僧肇 注:“外国破敌得胜,则竪胜幡,道场降魔,亦表其胜相也。”《法华经·授记品》:“佛有大威德,名常立胜幡。”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胜幡西振,贞石南刊。”
《國語辭典》:内道场(內道場)  拼音:nèi dào cháng
宫内所建的道场,为召僧众讲解经典的地方,于梁武帝、唐代宗时最盛。《新唐书。卷一四五。王缙传》:「代宗喜祠祀……缙与元载盛陈福业报应,帝意向之。繇是禁中祀佛,讽呗斋薰,号『内道场』。」
《漢語大詞典》:青龙寺(青龍寺)
古寺名。是 中国 唐 代密宗的根本道场, 日本 真实宗的发源地。初建于 隋 开皇 二年(公元582年),本名 灵感寺 。 唐 景云 二年(711年),改名 青龙寺 。遗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郊 铁炉庙村 北高地上。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丹凤楼当后, 青龙寺 在前。” 宋 张礼 游城南记:“ 乐游 之南, 曲江 之北, 新昌坊 有 青龙寺 。北枕高原,前对 南山 ,为登眺之絶胜, 贾岛 所谓‘行坐见 南山 ’,是也。” 元 范康 《竹叶舟》楔子:“我想起来那 终南山 青龙寺 ,有个 惠安 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