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魄莫
薄膜。指物之虚浮而不坚实者。魄,通“ 薄 ”。礼记·内则“去其皽” 汉 郑玄 注:“皽,谓皮肉之上魄莫也。” 宋 杨伯岩 《臆乘·魄莫》:“物之虚浮而不坚实者,俗谓之魄莫。”
《國語辭典》:葭莩  拼音:jiā fú
芦苇中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如今倘蒙不鄙,愿结葭莩。」
《漢語大詞典》:刮膜
(1).刷除蒙在表面的一层薄膜。 唐 皮日休 《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耆旧传〉所未载者予次而赞之因而寄答次韵》:“日似新刮膜,天如重熨縐。”
(2).中医医术,指治疗肓膜之病。肓膜在腹脏之间,药力难及,治愈不易。 唐 韩偓 《访明公大德》诗:“刮膜且扬三毒论,摄心徐指二宗禪。” 宋 刘克庄 《村居书事》诗之四:“刮膜神方直万金,国医曾费一生心。可怜髽髻提篮者,也有盲人问点针。”
《國語辭典》:声带(聲帶)  拼音:shēng dài
1.动物喉头中间附列的两条韧带。绷于喉头软骨的两旁,中留三角形的声门,呼气时,气过声门,激韧带颤动而发声。
2.记录声音于电影、电视软片左侧的曝光部分,通常分面积式与密度式两种,另有一种磁性声带。
《漢語大詞典》:粥面
浓茶或醇酒表面所凝结的薄膜,以其状如粥膜,故称粥面。 宋 宋子安 东溪试茶录·壑源:“其茶甘香特胜,近焙受水,则浑然色重,粥面无泽。” 宋 苏轼 《过高邮寄孙君孚》诗:“乐哉何所忧,社酒粥面醲。”
《漢語大詞典》:心包
包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
《國語辭典》:包囊  拼音:bāo náng
大多数原生动物在恶劣的环境下,会形成囊状物,包裹住身体,暂呈休眠状态,待环境改善后,再破囊而出,重新活动。
《漢語大詞典》:柔莩
幼芽附着的种子薄膜。莩,种子皮壳内的膜,萌生后蒙在芽上。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柔莩爰秀,刚甲以解。”
《国语辞典》:茶衣  拼音:chá yī
1.浓茶冷却后,凝浮于茶水表面上的薄膜。
2.一种国剧戏服。为扮演跑堂、樵夫、书僮等所穿。以蓝布制成的对襟短衫,衣襟边缘及袖口处缝以白布边。
《漢語大詞典》:凤凰衣(鳳凰衣)
对小鸡孵化出壳后壳内白色薄膜的美称。中医入药,有清肺、止咳等作用。
《國語辭典》:笛膜  拼音:dí mò
贴于笛子膜孔上的薄膜。是利用芦苇内或竹内的薄膜制成,有扩大音量并使音色清脆明亮的作用。
《漢語大詞典》:芦莩(蘆莩)
芦苇内壁的薄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律中大蔟” 唐 孔颖达 疏:“ 熊氏 云:‘按吹灰者,谓作十二律管,於室中四时位上埋之,取芦莩烧之作灰,而实之律管中,以罗縠覆之,气至则吹灰动縠矣。’”
分類:芦苇薄膜
《漢語大詞典》:绛膜(絳膜)
红色薄膜。多指果的内皮。 宋 苏舜钦 《依韵和胜之暑饮》:“佳瓜判青肤,熟李吸絳膜。” 清 戴名世 《徐文虎稿序》:“而 闽 之南有荔枝者,丹囊絳膜,有皱玉星毬之称。”
《国语辞典》:翼手龙(翼手龙)  拼音:yì shǒu lóng
一种类似鸟的爬虫类。前肢和身体之间有一层薄膜,能飞行,头长,嘴尖,尾短。生存于侏儸纪与白垩纪时期的古生物。
《漢語大詞典》:竹孚俞
竹中的白色薄膜。《文选·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綃” 晋 刘逵 注:“綃者,竹孚俞也。” 清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屯部:“笨:竹里也……广雅·释草:‘竹,其表曰笢,其里曰笨。’谓中之白质者也,其白如纸,可手揭者谓之竹孚俞。”
分類:白色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