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仪漏(儀漏)
即漏刻。因漏刻是计时的仪器,故名。《宋书·律历志下》:“自非帝者有造,则仪漏或闕,岂能穷密尽微,纤毫不失。”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加以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氂,心穷筹筴,考课推移,又曲备其详矣。”
《國語辭典》:更漏  拼音:gēng lòu
古代夜晚看漏刻而知时间。引申为时间的意思。唐。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主人不醉下楼去,月在南轩更漏长。」《红楼梦》第二八回:「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
《漢語大詞典》:禁漏
宫中计时漏刻。亦指漏刻发出的声响。 唐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诗之一:“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画堂鐙煖帘櫳捲,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金 元好问 《秋风怨》诗:“云间簫鼓夜厌厌,禁漏谁将海水添。”
《漢語大詞典》:漏下
(1).漏刻(古计时器)的水面已经下落。指时间已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风度蒲牢,都城漏下矣。荒野寂寥,保无有暴客相值。”
(2).中医妇科病名。妇女经行淋漓不断,古人以屋漏喻此症状,故名。
《國語辭典》:挈壶(挈壺)  拼音:qiè hú
职官名。古代掌漏刻之官。见《周礼。夏官。挈壶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无迹,天工罕代,乃置挈壶,是惟熙载。」
分類:略称漏刻
《漢語大詞典》:东寺(東寺)
古代东宫官署率更寺的别称。掌宗族、礼乐、刑罚及漏刻。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入东寺而掌壶,处南臺而曳履。”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漢語大詞典》:三商
犹言三刻。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 唐 孔颖达 疏:“《尚书纬》谓刻为商。 郑 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 明 杨慎 《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 清 惠周惕 《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 明 焦竑 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 夏 、 商 之商不同。 苏易简 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人多误读。”近人 朱起凤 亦持此说,谓“啇”即滴之省文,“三啇”即漏三滴,见《辞通》卷二四。
分類:漏刻计时
《漢語大詞典》:司辰
(1).主管时令。 汉 祢衡 《鹦鹉赋》:“若迺 少昊 司辰, 蓐收 整轡,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唐 陈子昂 《饯陈少府从军序》:“尔其苍龙解角,朱鸟司辰,溽景薰天,炎光析地。”
(2).官名。 唐 代司天台之属官。掌知漏刻。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漢語大詞典》:铜史(銅史)
(1).指 汉 张衡 所制漏刻仪上的铜制仙人像。文选·陆倕〈新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 李善 注:“ 张衡 《漏水转浑天仪制》曰:盖上又铸金铜仙人,居左壶;为胥徒,居右壶: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 清 钮琇 觚賸·景龙观钟铭:“悬玉京而荐福,侣铜史而司辰。”
(2).借指漏刻铜壶。 唐 李峤 《十二月奉教作》诗:“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 唐 周彻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诗:“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
《漢語大詞典》:景刻
(1).时光。刻,漏刻。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爱客不告疲,饮讌遗景刻。”
(2).片刻,极短的时间。新唐书·陆贽传:“勤王之师在畿内者,急宣亟告,景刻不可差。”新唐书·浑瑊传:“ 泚 方据 乾陵 下瞰城,翠翟红袍,左右宦人趋走,宴赐拜舞,又纵慢词戏斥天子,以为胜在景刻。”
《漢語大詞典》:逾刻
过了一刻时间。古用铜漏刻度计时。 唐 高彦休 《高阙史·韦氏子》:“逾刻,烛尽及期,歘欲逼之,纷然而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雹神:“俄延逾刻,极力腾起,才高于庭树。”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额都司》:“随闻屋上逢逢,逾刻方息。”
《漢語大詞典》:早漏
早晨的漏刻。 唐 韦元旦 《早朝》诗:“挈壶分早漏,伏槛耀初暾。”
分類:漏刻早上
《漢語大詞典》:率更令
古官名。 秦 置, 汉 因之。为太子属官,掌漏刻。 晋 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之事,职如光禄勋、卫尉。 隋 掌伎乐漏刻。 唐 称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及刑法事。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国语辞典》:功在漏刻  拼音:gōng zài lòu kè
漏刻,指顷刻、片刻。功在漏刻指立功在片刻之间,形容建立功绩十分的容易、快速。《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
《漢語大詞典》:壶房(壺房)
清 代钦天监设的漏刻室,又名“浮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