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更漏
(1).漏壶。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惠远 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 元 曾瑞 《折桂令·闺怨》曲:“更漏永声来绣枕,篆烟消寒透罗衾。”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恼既恼那斜曦当疾不疾,怕又怕这忙更漏当迟不迟。”
(2).指夜晚的时间。 唐 戎昱 《长安秋夕》诗:“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3).指更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 神武门 鐘楼,凡上驻蹕 圆明园 ,则每夕鸣鐘记更漏,上在宫日则已。”
《漢語大詞典》:铜壶(銅壺)
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唐 顾况 《乐府》:“玉醴随觴至,铜壶逐漏行。” 宋 王安石 《春寒》诗:“冰残玉甃泉初动,水澁铜壶漏更长。”《水浒传》第三一回:“五鼓楼头,点点铜壶正滴。”《花月痕》第四一回:“别泪铜壶共滴,愁肠兰燄同煎。”参见“ 刻漏 ”。
分類:时器铜壶
《漢語大詞典》:刻漏
古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壶中水滴漏渐少,箭上度数即渐次显露,视之可知时刻。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刻漏以一百二十为度。”按,汉书·哀帝纪作“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明史·天文志一:“ 明太祖 平 元 ,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鉦鼓。” 清 沈初 《清西笔记·纪职志》:“ 交泰殿 大鐘,宫中咸以为準。殿三间,东间设刻漏一座。”古代刻漏之法,分刻多寡不一。参阅《续通志·天文六》
《漢語大詞典》:宫漏
古代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 唐 白居易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诗:“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 五代 冯延巳 《鹊踏枝》词:“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 宋 欧阳修 《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诗:“独直偏知宫漏永,稍寒尤觉玉堂清。”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 元顺帝 自制宫漏,藏壶匱中,运水上下。”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夜半的宫漏,一点一滴,象扯不断的丝那样长。”
《漢語大詞典》:残漏(殘漏)
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唐 独孤申叔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断絶如残漏,凄清不隔云。” 唐 郑谷 《春夕值省》诗:“流鶯百转和残漏,犹把芳尊藉露莎。” 宋 赵长卿 《眼儿媚》词:“殢人记得,叮嚀残漏,且慢明朝。”
《漢語大詞典》:刻漏
古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壶中水滴漏渐少,箭上度数即渐次显露,视之可知时刻。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刻漏以一百二十为度。”按,汉书·哀帝纪作“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明史·天文志一:“ 明太祖 平 元 ,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鉦鼓。” 清 沈初 《清西笔记·纪职志》:“ 交泰殿 大鐘,宫中咸以为準。殿三间,东间设刻漏一座。”古代刻漏之法,分刻多寡不一。参阅《续通志·天文六》
《漢語大詞典》:漏下
(1).漏刻(古计时器)的水面已经下落。指时间已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风度蒲牢,都城漏下矣。荒野寂寥,保无有暴客相值。”
(2).中医妇科病名。妇女经行淋漓不断,古人以屋漏喻此症状,故名。
《漢語大詞典》:漏刻
(1).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2).顷刻。汉书·王莽传中:“捕斩虏 騶 ,平定东域,虏 知 殄灭,在于漏刻。”资治通鉴·汉王莽地皇二年:“ 莽 召问羣臣禽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 胡三省 注:“言得罪於天,死在须臾。”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丁亥岁三月晦日,忽被急徵鋃鐺拖曳,命在漏刻。”
(3).借指时间。 唐 刘长卿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诗:“ 沧州 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
《漢語大詞典》:宵漏
指代夜间。漏,古计时器。梁书·武帝纪下:“朕负扆君临,百年将半。宵漏未分,躬劳政事;白日西浮,不遑飱饭。” 元 林坤 《诚斋杂记》卷下:“幽恨从来无早暮,不知宵漏向人长。”
分類:时器晚上
《漢語大詞典》:壶漏(壺漏)
古代计时器的一种。 宋 米芾 《咏潮》诗:“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红楼梦第七六回:“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
分類:时器
《漢語大詞典》:莲花漏(蓮花漏)
古代的一种计时器。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初, 惠远 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 唐 张乔 《寄清越上人》诗:“ 远公 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
分類:时器
《漢語大詞典》:铜漏(銅漏)
铜壶。古代一种计时器。 后蜀 顾夐 《献衷心》词:“银釭背,铜漏永,阻佳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翦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悤悤。” 高士其 《时间伯伯》诗:“ 中国 的古人用过铜漏,还有水钟和 埃及 的乳钟。”参见“ 刻漏 ”。
《漢語大詞典》:刻漏
古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壶中水滴漏渐少,箭上度数即渐次显露,视之可知时刻。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刻漏以一百二十为度。”按,汉书·哀帝纪作“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明史·天文志一:“ 明太祖 平 元 ,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鉦鼓。” 清 沈初 《清西笔记·纪职志》:“ 交泰殿 大鐘,宫中咸以为準。殿三间,东间设刻漏一座。”古代刻漏之法,分刻多寡不一。参阅《续通志·天文六》
《漢語大詞典》:团龙(團龍)
(1).团茶的一种,即龙团。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贡茶录:“ 太平兴国 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於此。”参见“ 龙团 ”、“ 团茶 ”。
(2).圆形图案,作盘龙之状。旧时器物服饰上多用为花纹图案。《清会典·工部四·制造库》:“袱用黄綺销金团龙。”
《漢語大詞典》:夕漏
借指夜晚。漏,古代计时器。《宋书·乐志二》:“晨晷促,夕漏延。太阴极,微阳宣。” 唐 韦应物 《效何水部》诗:“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 唐 张文恭 《七夕》诗:“欢餘夕漏尽,怨结晓驂归。”
分類:夜晚时器
《漢語大詞典》:促漏
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 唐 李商隐 《促漏》诗:“促漏遥鐘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漢語大詞典》:辰牌
(1).古代一种计时器中标志时刻的牌子。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太平兴国 中, 蜀 人 张思训 ,製上浑仪,其製与旧仪不同,最为巧捷。起为楼阁数层,高丈餘,以木偶为七直人,以直七政,自能撞鐘击皷;又为十二神,各直一时,至其时,即自执辰牌,循环而出。”《宣和遗事》前集:“一盃未尽笙歌送,堦下辰牌又报时。”
(2).辰刻。上午七时至九时。《水浒传》第三九回:“次日早膳罢,辰牌前后,揣了些银子,锁了房门,离了营里,信步出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