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台阶(臺階)  拼音:tái jiē
1.本指三台星,古人以为有三公之象,因用以指三公之位或宰辅重臣。《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三公上应台阶,下同元首。」唐。章怀太子。注:「言三公上象天之台阶,下与人君同体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内谟帷幄,外曜台阶。远无不肃,迩无不怀。」
2.敬称他人的居处。如:「请问台阶何处?」
3.砖石砌成,可供上下的阶梯。《红楼梦》第五六回:「忽上了台阶,进入屋内,只见榻上有一个人卧著。」
4.比喻事情有转圜的馀地或机会。如:「只要你给他一个台阶下,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了。」
《国语辞典》:圆顶(圆顶)  拼音:yuán dǐng
1.半个球形的屋顶,称为「圆顶」。
2.为球面状的屋顶,可由均匀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薄壳或钢架顺著球面曲度构成,是大跨距屋顶之一。
《漢語大詞典》:缘石(緣石)
砌筑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长条形石块或混凝土块,用以保护人行道并使车行道的路边水流通畅。
《漢語大詞典》:散水
(1).房屋等建筑物周围用砖石或混凝土铺成的保护层,宽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使雨水淌远一点然后渗入地下,以保护地基。
(2).书法术语。谓“氵”。 宋 无名氏 《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氵散水法口诀云:上衄侧,中偃,下潜挫趯锋…… 柳宗元 《笔精赋》云‘水散幽纵,《黄庭》宗之’是也。”
《漢語大詞典》:标石(標石)
测量标志的一种。多用规定形状和大小的混凝土或岩石立方埋在地面或地下,以标定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引申为标志。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唯蒸汽机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现,确是划分时代的标石。”
《國語辭典》:池堂  拼音:chí táng
设于澡堂中供人洗浴的堂室,中有浴池,供多人同时使用。别于盆堂。
《漢語大詞典》:竹筋
用竹子作材料代替混凝土中所使用的钢筋,称为竹筋。 杨宪益 《竹的故事》:“把竹筋绑扎后浇灌混凝土,就成为竹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很好。”
《漢語大詞典》:屋架
(1).指房屋。新唐书·陈京传:“初,帝讨 李希烈 ,财用屈, 京 与户部侍郎 赵赞 请税民屋架,籍贾人貲力,以率贷之。”
(2).承载屋面的构件,多用木料、钢材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有三角形、梯形、拱形等各种形状。
《国语辞典》:泥流  拼音:ní liú
为土、石和水的混合体,常因暴风雨发生而有如混凝土般沿著河谷向下流动,密度大且流速较土流快。泥流多沿河谷或河床中进行,在高山区或乾燥至半乾燥气候区较多,有时也会挟带大块砾石。
《國語辭典》:碉堡  拼音:diāo bǎo
军事上指用来屯兵防守的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其高低、大小、方圆,依地势而有所不同。
《國語辭典》:水坝(水壩)  拼音:shuǐ bà
横亘于河川上的阻水建筑。用来集水以供农业灌溉、民生给水、水力发电等,亦有防洪及改善航运的功能。
《國語辭典》:模板  拼音:mó bǎn
在土木工程中,于混凝土浇置前,先制成结构体的模型外围板,使混凝土能于此围板中凝结成设计的结构体。
《國語辭典》:拱桥(拱橋)  拼音:gǒng qiáo
中央部分高起,桥洞呈弧形的桥。如:「溪上一座小小的拱桥,和天边的彩虹相互辉映。」
《國語辭典》:钢筋(鋼筋)  拼音:gāng jīn
用钢铁滚压制成的钢条。由断面形状可分成圆形及方形;表面形状可分为光面、竹节及螺纹钢筋。也称为「钢条」、「钢骨」。
《國語辭典》:路面  拼音:lù miàn
道路的表层。常用水泥、小石块、沥青等铺成,供车辆行驶。可分为基层、底层及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