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侵杂(侵雜)
淆乱;扰乱。尹文子·大道上:“大要在乎先正名分,使不相侵杂,然后术可秘,势可专。”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早是我心绪又乱,更那堪客人侵杂,道甚么相公在门首前方下马。”
分類:淆乱扰乱
《漢語大詞典》:狡惑
淆乱。《宋书·颜竣传》:“翻戾朝纪,狡惑视听,胁惧上宰,激动閭阎。”
分類:淆乱
《國語辭典》:奸雄  拼音:jiān xióng
有才智而狡诈欺世的人。《三国演义》第一回:「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也作「奸雄」。
《國語辭典》:奸雄(姦雄)  拼音:jiān xióng
有才智而狡诈欺世的人。《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赞曰》:「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君明闇于奸雄,君惠闭于群孽。」也作「奸雄」。
《漢語大詞典》:僭乱(僭亂)
(1).虚妄淆乱。书·吕刑:“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 孔 传:“无听僭乱之辞以自疑。” 孔颖达 疏:“其囚有僭乱之虚辞者,无得听之,勿用此辞断狱。”
(2).犯上作乱。后汉书·杨震传:“时 袁术 僭乱, 操 託 彪 与 术 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 唐 陆龟蒙 《求志赋》:“沟公墓以淹废逐,隳私城而防僭乱。” 宋 苏轼 《代李琮论京东盗贼状》:“自 天宝 以后, 河北 诸镇,相继僭乱,虽 宪宗 英武,亦不能平。” 章太炎 《革命道德说》:“昔 顾寧人 以 东胡 僭乱, 神州 陆沉,慨然於道德之亡,而箸之日知録。”
《國語辭典》:乱纪(亂紀)  拼音:luàn jì
1.乱世。《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
2.违反或破坏法纪。《礼记。礼运》:「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漢語大詞典》:荧听(熒聽)
淆乱听闻。明史·茹太素传:“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於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谈论》:“自以为求言,而不知多言之荧听也。”
分類:淆乱听闻
《漢語大詞典》:虚乱(虚亂)
无故而淆乱。管子·七臣七主:“法令非虚乱也,国家非虚亡也。”
《漢語大詞典》:斁乱(斁亂)
败坏淆乱。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七:“二人恩宠烜赫如是,则报国当如何,而乃斁乱天理,下比逆贼,反噬其主,夫岂人类也哉!”
分類:败坏淆乱
《漢語大詞典》:东西易面(東西易面)
谓东西方向颠倒。 汉 贾谊 新书·审微:“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 墨子 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繆千里也。”后以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清 方苞 《跋〈石斋黄公手札〉》:“然卒之如公,如 念堂 刘公 ,志在竭忠,而穷於效忠之无路……皆由媢嫉之臣相继而居腹心之地,其术百变,能使东西易面,人主自为转移而不觉耳。”
《漢語大詞典》:浇滑(澆滑)
枭乱,淆乱。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是故春俱南,秋俱北,而不同道。夏交於前,冬交於后,而不同理。并行而不相乱,浇滑而各持分,此之谓天之意。”
分類:淆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