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鵌鼵
一种鸟与一种鼠。因处同一穴中,故而并称。尔雅·释鸟:“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 郭璞 注:“鵌似鵽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 陇西 首阳县 鸟鼠同穴山 中。” 清 赵翼 《放言》诗:“鵌鼵同穴栖,飞走通精髓。”
分類:穴中故而
《國語辭典》:蒂芥  拼音:dì jiè
比喻存在心中使人不愉快的嫌隙。《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细故蒂芥,何足以疑!」也作「芥蒂」。
分類:故而
《國語辭典》:横死(橫死)  拼音:hèng sǐ
因自杀、被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而死亡。《宋书。卷七七。柳元景传》:「世祖崩,义恭、元景等并相谓曰:『今日始免横死。』」唐。王建〈空城雀〉诗:「报言黄口莫啾啾,长尔得成无横死。」
《國語辭典》:海难(海難)  拼音:hǎi nàn
航海时发生的各种不幸事件。如触礁、沉船等。
《漢語大詞典》:惊变(驚變)
因变故而震惊。 宋 张耒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三百年成玉鼎丹,縞帷惊变紫宸班。”
《國語辭典》:保险(保險)  拼音:bǎo xiǎn
1.凭仗险要、稳固之地以自保。唐。权德舆〈碑〉:「朱涯黎氏,保险三代。」
2.当事人约定,一方交付保险费于他方,他方对于因不可预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导致的损害,负担赔偿财物的行为,称为「保险」。如人寿保险、火灾保险、产物保险等。
3.担保、保證。如:「依我的方法去做,保险不会出错。」
4.稳妥可靠。如:「你把东西放在他那里,保险吗?」
《漢語大詞典》:补荫(補廕)
对因故而被取消的荫封予以补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勋戚·陆炳恤典:“时 新郑 於 王俊民 补廕、 唐枢 復官事,抗疏力争,谓初年用事之臣,凡先帝所斥者,尽褒显之,几同 武王 反 商 。”
《漢語大詞典》:忿兵
谓不忍小故而愤怒用兵。《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新唐书·褚遂良传:“帝欲自讨 辽东 , 遂良 固劝无行:‘一不胜,师必再兴,再兴,为忿兵。兵忿者,胜负不可必。’”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敌将忿兵,伺其不意可一战擒也。”
《漢語大詞典》:白亲(白親)
旧谓尊亲亡故而匿丧娶亲。 顾炎武 日知录·丧娶“定祖父母丧昏娶听离法” 黄汝成 集释引 明 杨宁 曰:“今人有乘新丧而娶者,谓之拔亲,或云白亲。世俗浇漓,丧婚败礼,莫斯极矣。”
《國語辭典》:罹难(罹難)  拼音:lí nàn
遭逢灾难而死。如:「罹难者家属聚集到车祸现场,为死者祭悼。」
《国语辞典》:建坊  拼音:jiàn fāng
古时某人因获功名或特殊事迹,故而官方乃在他的居屋前,以木或石建一牌楼,用来表扬他的功绩。《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建坊:旌表之事,应赐金建坊于所居,坊或石或木为之,古所谓华表也。」
《漢語大詞典》:时类(時類)
(1).四时因特别事故而举行的祭祀。类,通“ 禷 ”。国语·楚语下:“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 韦昭 注:“告以事类曰类……时类及二祧,岁祀於坛墠。”
(2).时人。晋书·裴楷传:“﹝ 楷 ﹞及转东宫,班在时类之下。”世说新语·赏誉“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嶠 常慕其舅 夏侯玄 为人,故於朝士中峨然不羣,时类惮其风节。”
《漢語大詞典》:防主
南北朝 职官名。专为镇守一城以防变故而设。至 隋 唐 府兵制度中的防主,则为低级军官名,在副将军之下,团主之上。周书·权景宣传:“ 孝閔帝 践阼,徵为司宪中大夫,寻除 基 、 鄀 、 硤 、 平 四州五防诸军事、 江陵 防主,加大将军。”周书·魏玄传:“二年,进爵为侯。除 白超 防主。”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驻防将军
《漢語大詞典》:虚亡
无故而灭亡。管子·七臣七主:“法令非虚乱也,国家非虚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胡亥 ﹞诛 斯 、 去疾 ,任用 赵高 。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篤不虚亡。” 张守节 正义:“言 胡亥 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篤,以至灭亡,岂其虚哉。”
(1).虚无。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圣朝怜閔,詔求其后,四方忻忻,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
(2).指高空,太空。亦指太空之气。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然后扬节而上浮,陵惊风,歷骇猋,乘虚亡,与神俱。”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虚无廖廓,与元通灵,言其所乘气之高,故能出飞鸟之上而与神俱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视眩泯而亡见兮,听敞怳而亡闻。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友而独存。”
《国语辞典》:宥减(宥减)  拼音:yòu jiǎn
指因故而宽减刑度。《刑法》规定十四岁以上未满十八岁人、满八十岁人、瘖哑人之行为,以及行为时因精神障碍或心智缺陷,致其辨识行为违法或依其辨识而行为之能力,显著降低之人,皆得宥减其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