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潮海
海潮。 唐 贺朝 《宿香山阁》诗:“轩窗闭潮海,枕席拂烟虹。” 元 赵麟 《玉山草堂赋》:“黄帘荡而金乌晓浴,碧础润而潮海夜通。”
分類:海潮
《漢語大詞典》:咸潮(鹹潮)
海潮。海水咸,故称。 清 谢元淮 《鹾言》诗之七:“砖池汲咸潮,盬盐出之晒。”
分類:海潮海水
《漢語大詞典》:海汐
海潮。白天的称为潮,夜间的称为汐。 宋 梅尧臣 《送谢寺丞知馀姚》诗:“ 姚江 千里海汐应,山井亦与江潮通。”
《漢語大詞典》:海汛
海潮。元史·河渠志二:“至 仁宗 延祐 己未、庚申间,海汛失度,累坏民居,陷地三十餘里。”
分類:海潮
《漢語大詞典》:江潮
江河下游的潮汐现象。因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致使水位定时涨落。亦泛指江河中的波涛。 唐 刘长卿 《饯王相公出牧括州》诗:“江潮淼淼连天远,旌旆悠悠上岭翻。” 宋 张先 《浣溪沙》词:“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橈,几时期信似江潮?” 郁达夫 《采石矶》:“﹝他﹞心里的一种悲感,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来。”
《國語辭典》:宦海  拼音:huàn hǎi
因仕宦升沉无定,多风波险阻,如海潮起伏,故称为「宦海」。宋。陆游〈谢钱参政启〉:「宦海漂流,顾青衫而自笑。」《儒林外史》第八回:「宦海风波,实难久恋。」
《國語辭典》:海潮音  拼音:hǎi cháo yīn
佛教形容说法的声音似海潮声般雄壮而远闻。
《漢語大詞典》:海翻
指南方沿海区域,秋天由飓风造成海潮侵入陆地的灾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沓潮者, 广州 去大海,不远二百里,每年八月,潮水最大。秋中復多颶风,当潮水未尽退之间,颶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或十数年一有之……俗呼为‘海翻’。”
《國語辭典》:海塘  拼音:hǎi táng
滨海地区防禦潮患的堤防。《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江浙省并庸田司官修筑海塘,作竹籧篨,内实以石,鳞次垒垒以御潮势。」
《漢語大詞典》:风海(風海)
(1).风和海涛;风向和海潮。《北齐书·文宣帝纪》:“逮光统前绪,持衡匡合,华戎混一,风海调夷,日月光华,天地清晏。” 唐 李百药 《鹦鹉赋》:“候风海而作贡,备黼黻以成章。”
(2).指刮着风的大海。 宋 晁补之 《谒岱祠即事》诗:“高举躐风海,深蟠跆火轮。”
《漢語大詞典》:望潮
(1).海蟹之一种。又名招潮。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临海蟹图:“七曰望潮。壳白色,居则背坎外向,潮欲来,皆出坎举螯如望,不失常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蟹:“似蟛蜞而生海中,潮至出穴而望者,望潮也,可食。”
(2).章鱼的别称。
(3).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日的海潮。
《漢語大詞典》:逆河
指 黄河 入海处的一段河流。以迎受海潮而得名。书·禹贡:“﹝ 禹 导 河 ﹞至于 大陆 ,又北播为九河,同为 逆河 ,入于海。” 孔 传:“同合为一大河,名 逆河 ,而入於 渤海 。” 蔡沉 集传:“意以海水逆潮而得名。”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当 禹 之行水,功之所施者最多,自 大伾 而北,既釃为二,至 大陆 ,又播为九,然后为 逆河 ,以与海属。”
《国语辞典》:海堤  拼音:hǎi tí
建造在海岸的堤防,用以防止海潮及波浪对海岸或建筑地基的侵蚀及其他灾害。
《漢語大詞典》:飓潮(颶潮)
飓风引起的海潮。明史·方岳贡传:“郡东南临大海,颶潮衝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
《漢語大詞典》:雒田
古代 交趾 人在滨海潮水涨落处开垦的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交州外域记》曰:‘ 交趾 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