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取譬  拼音:qǔ pì
寻取别的事物作譬喻。《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國語辭典》:比喻  拼音:bǐ yù
将两种相似的事物相比,使得所说的话或所写的文章具体生动,容易了解,富有形象化。例如吝啬的人,可用铁公鸡来比喻其一毛不拔。
《漢語大詞典》:设喻(設喻)
打比方。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六:“螳螂奋臂而当辙,初谓谈客设喻之辞,今乃知古实有是事。” 严复 《原强续篇》:“善夫西人之设喻也,曰: 埃及 人甲养神鹅,一日,鹅生卵,坠地化黄金,甲大喜,以为是腹中皆此物也,刲而求之,无所得而鹅死。”
《漢語大詞典》:兴喻(興喻)
打比方。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兴喻,人皆引人事,人事有体,不可断絶。”
指诗歌创作手法的兴与比。兴为托物言志,喻为取他物作比况。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诗赋者,所以颂善丑之德,洩哀乐之情也,故温雅以广文,兴喻以尽意。”
《漢語大詞典》:设譬(設譬)
打比方。礼记·经解“礼之於正国也,犹衡之於轻重也,绳墨之於曲直也,规矩之於方圆也……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姦诈” 唐 孔颖达 疏:“设譬既毕,故以此言结之。” 严复 《〈英文汉诂〉叙》:“旁行斜上,释以 汉 文,广为设譬,颜曰《英文汉詁》。”
《漢語大詞典》:拟喻(擬喻)
亦作“ 拟諭 ”。 打比方。隋书·李德林传:“以 正平 比夫 大禹 ,常谓拟諭非伦。”
分類:打比比方
《漢語大詞典》:譬语(譬語)
用来打比方的话。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四:“我们乡下人说发蒙叫‘穿牛鼻’,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譬语。”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这都是用来做譬语,表现着当时的农业好像已经有很高度的发展,但这些文字是不敢过于信任的。”
分類:打比比方
《國語辭典》:谲譬(譎譬)  拼音:jué pì
绕弯子作譬喻。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