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激切  拼音:jī qiè
1.激烈率直。《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虑言事者必多激切,或致不能容,乃上疏豫通广帝意。」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昔称韩非善著书,而说难、孤愤尤为激切。」
2.激励、鼓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行不脩饰,名迹无愆;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3.激动振奋。唐。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诗:「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虽是一般的感激,然而总没有这种激切。」
4.声音高亢悲切。《南史。卷五六。庾域传》:「每闻哭泣之声,必飞翔檐宇,悲鸣激切。」
《國語辭典》:感激  拼音:gǎn jī
1.真心感谢。《水浒传》第七九回:「韩存保感激无地。就请出党世雄相见,一同管待。」《儒林外史》第五回:「赵氏感激两位舅爷入于骨髓,田上收了新米,每家两石。」
2.感动激发。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晋。刘琨〈重赠卢谌〉诗:「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國語辭典》:感发(感發)  拼音:gǎn fā
情感动于心中而发于外。《红楼梦》第六一回:「不觉红了脸,一时羞恶之心感发。」
《漢語大詞典》:感厉(感厲)
亦作“ 感励 ”。 犹言感奋激励。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 挥剑捶马,志气感厉,士卒莫不惮服焉。” 宋 曾巩 《与刘沆龙图启》:“自非土石,岂不激昂。粗知古今,可胜感励。”宋史·隐逸传下·魏掞之:“ 掞之 既就职,日进诸生教诲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励。” 明 李东阳 《敦本堂记》:“苟名兹石者,皆感厉奋发,以廉能忠节为天下用。”
《漢語大詞典》:赞激(贊激)
赞美感奋。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臣跡本寓居,心非昧利,久怀赞激,窃听謳謡。”
《漢語大詞典》:发蒙振聩(發矇振聵)
使盲人也能看见,聋人也能听见。比喻言论文章有使人清醒感奋的作用。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余大先生 道:‘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矇振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