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辛苦  拼音:xīn kǔ
1.身心劳累困苦。《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红楼梦》第五七回:「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
2.请人作事的客气话。如:「你就辛苦一趟吧!」《红楼梦》第一三回:「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
3.见面时慰问的话。如:「你辛苦了,歇会儿吧!」《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您请进来坐罢!』『辛苦俞掌匮的。』」
《國語辭典》:隐约(隱約)  拼音:yǐn yuē
1.不分明的样子。宋。苏轼〈和陶止酒〉诗:「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薛仁贵征辽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复起去,用连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内,隐约如寒星之象。」
2.意义深微而言词简略。《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3.穷困不得志。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唐。韩愈〈闵已赋〉:「昔颜氏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漢語大詞典》:奇穷(奇窮)
(1).犹困厄。 宋 陆游 《答勾简州启》:“伏念某性资冥顽,问学衰废,留落殊方者累岁,奇穷举世而一人。”
(2).指厄运。 清 刘大櫆 《祭史秉中文》:“子之奇穷,匪我能救。”
分類:困厄厄运
《國語辭典》:迫胁(迫脅)  拼音:pò xié
1.用威势强迫人服从。《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案不以罪,迫胁无辜,致令自杀者,一岁且多于断狱。」《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
2.狭窄简陋。《文选。张衡。西京赋》:「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
《國語辭典》:穷蹙(窮蹙)  拼音:qióng cù
窘迫。《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共表请司徒王允出,问太师何罪?允穷蹙乃下。」
分類:窘迫困厄
《漢語大詞典》:蹇劣
(1).驽钝,拙劣。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珙:“下駟蹇劣,日势已晚,方至石桥,於是驱马徒行,情顾甚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冷生:“邑 宫生 ,家畜一驴,性蹇劣。”亦指文字拙劣。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科场文字之蹇劣,无足深责者。”
(2).指身体衰病。 明 文徵明 《病中》诗之一:“自怜身蹇劣,渐与老相将。”
(3).困厄;境遇不好。 唐 韦应物 《幽居》诗:“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清 赵翼 《咏物·杖》:“蹇劣平生愧逐羣,一枝籐助草鞋勤。” 郑振铎 《海燕》:“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漢語大詞典》:否塞
(1).闭塞不通。后汉书·周举传:“阴阳闭隔,则二气否塞。”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因之成否塞,十载真契阔。” 宋 苏辙 《太皇太后以旱赐门下诏》:“上下否塞,情之不通者非一。” 严复 《救亡决论》:“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
(2).犹困厄。《亢仓子·政道》:“赦不欲数,赦数则恶者得计,平人生心,而贤良否塞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逸伦之士,不以否塞而薄其节。”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 陈衍 元诗纪事·黄公望引 明 汪砢玉 珊瑚网:“气象萧索,有贤人在下位之象。岂感当时胡运否塞,高流隐遁而为是歟?”
《國語辭典》:蹇涩(蹇澀)  拼音:jiǎn sè
1.行动迟钝,举步维艰。唐。白居易〈梦上山〉诗:「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2.文笔不流畅或言语迟滞。唐。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然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聊斋志异。卷二。珠儿》:「然性绝痴,五六岁尚不辨菽麦,言语蹇涩。」
《漢語大詞典》:迫迮
(1).物密聚、紧靠貌。《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毛 传“苞,稹栩杼也” 汉 郑玄 笺:“稹者,根相迫迮梱致也。” 孔颖达 疏:“ 孙炎 曰:‘物丛生曰苞, 齐 人名曰稹。’ 郭璞 曰:‘今人呼物丛緻者为稹。’笺云:‘稹者,根相迫迮梱緻貌。’亦谓丛生也。”释名·释宫室:“笮,迮也。编竹相连迫迮也。”
(2).狭窄;局促。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门不容车,而不可踰越” 晋 杜预 注:“门庭之内迫迮,又有墙垣之限。” 宋 苏轼 《石恪画维摩颂》:“我观 维摩 方丈室,能受九百万菩萨。三万二千师子坐,皆悉容受不迫迮。”
(3).指困厄。 宋 王安石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漢語大詞典》:穷屈(窮屈)
(1).穷尽;极尽。吕氏春秋·安死:“智巧穷屈,无以为之。” 高诱 注:“穷,极;屈,尽。”吕氏春秋·勿躬:“是故圣王之德,融乎若日之始出,极烛六合,而无所穷屈。”
(2).屈从,听使唤。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九年:“上所赐奴婢,卒不肯穷屈,奏请纳之,悉自市寒贱可制指者。”
(3).困厄。 清 刘大櫆 《与吴阁学书》:“明公不嗤笑以为狂惑,而悯其穷屈,施之赏叹。” 清 吴定 《答任幼直先生书》:“邂逅之交,情逾故旧,矜我穷屈,吁叹再三。”
《漢語大詞典》:艰否(艱否)
困厄。 唐 司空图 《答孙郃书》:“矧当艰否之运,吾君吾相,方以爵秩来天下之贤材,将与之共拯,其可沽虚而自集耶!” 前蜀 杜光庭 《罗天醮众神词》:“运钟艰否,时属播迁,天数未寧,帝车未復,忠臣义士,皆悬报国之心。”
分類:困厄
《漢語大詞典》:杌陧
(1).不安;困厄。书·秦誓:“邦之杌陧,曰由一人。” 孔 传:“杌陧,不安;言危也。”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邦国之杌陧艰屯,绵绵联联,若包桑缀旒。” 元 赵孟俯 《晋公子奔狄图》诗:“杌陧居 蒲 日,艰难奔 狄 时。” 华嘉 《寂寞》:“ 余老师 这时记起了那怨恨的眼光,这很使他杌陧不安。”
(2).指动荡不安的时势。 清 顾炎武 《王官谷》:“ 唐 至 昭宗 时,干戈满天闕。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陧。”
《國語辭典》:顿踬(頓躓)  拼音:dùn zhì
1.行路颠仆。《后汉书。卷六○上。马融列传》:「或夷由未殊,颠狈顿踬。」
2.比喻人处境穷困。《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杜夷》:「顷流离道路,闻其顿踬,刺史忝任,不能崇饰有道,而使高操之士有此艰屯。」
《漢語大詞典》:穷戚(窮慼)
窘迫;困厄。《楚辞·九辩》:“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王逸 注:“戚,一作慼。”文选作“蹙”。 洪兴祖 补注:“戚、慼、蹙,竝仓歷、子六二切。迫也,促也,忧也。”参见“ 穷蹙 ”。
窘迫;困厄。慼,通“ 蹙 ”。晋书·孙恩传:“ 恩 穷慼,乃赴海自沉。”参见“ 穷戚 ”、“ 穷蹙 ”。
分類:窘迫困厄
《國語辭典》:穷蹙(窮蹙)  拼音:qióng cù
窘迫。《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共表请司徒王允出,问太师何罪?允穷蹙乃下。」
分類:窘迫困厄
《漢語大詞典》:穷促(窮促)
窘迫;困厄。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五年二月》:“ 吴锡 至 郴 袭贼,入 韶州 , 朱广 、 邓晏 等颇见穷促。”明史·朱由榔传:“ 可望 迎 由榔 入 安隆所 ,改曰 安龙府 。久之,日益穷促。” 郭沫若 《文艺论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文学是反抗精神的象征,是生命穷促时叫出来的一种革命。”
分類:窘迫困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