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袋子  拼音:dài zi
盛装物品的袋囊。质料有塑胶、皮革、布、纸等。
分類:袋子口袋
《漢語大詞典》:囊櫜
口袋。借指财物。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 太祖 召公詰让曰:‘囊櫜如此,非盗于官,即取于民,书生相党耶!’”《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闻得 庞县丞 十分贪污,囊櫜甚多,俱被劫去,如何只有这几件粗重东西?”
分類:口袋财物
《漢語大詞典》:囊笼(囊籠)
口袋;钱袋。 明 徐渭 《补屋》诗:“买瓦费百钱,已觉倒囊笼。”
分類:口袋钱袋
《漢語大詞典》:空囊
(1).无钱的口袋。 唐 贾岛 《下第》诗:“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唐 刘驾 《送友下第游雁门》诗:“况復挈空囊,求人悲路岐。”
(2).谓倾尽钱财。 清 周亮工 《云门赋》之三:“热泪还家酒,空囊北上书。”
分類:钱财口袋
《漢語大詞典》:皂囊
亦作“皁囊”。
(1).黑绸口袋。 汉 制,群臣上章奏,如事涉秘密,则以皂囊封之。《后汉书·蔡邕传》:“以 邕 经学深奥,故密特稽问,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具对经术,以皁囊封上。” 李贤 注引 应劭 汉官仪:“凡章表皆启封,其言密事得皁囊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自 汉 置八仪,密奏阴阳,皁囊封板,故曰封事。” 唐 杜牧 《长安杂题》诗之四:“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皁囊封。” 明 李东阳 《送董子仁给事使琉球》诗:“归忆皂囊封事在,殿前风采尚崔巍。”
(2).指密封的奏章。 宋 梅尧臣 《大风》诗:“ 风伯 有罪五,孰肯进皂囊。”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皂囊繁出入,彤陛儼周旋。”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官受京畿道御史,皁囊献替,白简绳纠。”
《漢語大詞典》:夹袋(夾袋)
(1).衣服里面的口袋。《冷眼观》第一回:“我拿过翻开一望,见那书中记载的人名事实,倒有一大半是我夹袋里的东西,那著者竟是先得我心了。”
(2).见“ 夹袋中人物 ”。
《國語辭典》:夹袋中人物(夾袋中人物)  拼音:jiá dài zhōng rén wù
宋朝施师点搜访人才,书其姓名、专长置于衣服夹袋中,作为派任职司的资料。典出《宋史。卷三八五。施师点传》。后指平时留意收揽的人才或当权者的亲信。如:「别看他其貌不扬,他可是已被内定的夹带中人物。」
《漢語大詞典》:绛囊(絳囊)
(1).红色口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陈文忠 为枢密。一日,日欲没时,忽有中人宣召,既入右掖,已昏黄,遂引入禁中…… 尧叟 悚慄危坐,上语笑极欢。酒五六行,膳具中各出两絳囊置羣臣之前,皆大珠也。”
(2).喻草木之红色花果。 唐 皮日休 《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诗:“一夜春工绽絳囊,碧油枝上昼煌煌。” 宋 蔡襄 《荔枝谱》三:“暑雨初霽,晚日照曜,絳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焜如星火。”
《國語辭典》:革囊  拼音:gé náng
1.皮制的袋子。如:「这个手工缝制的革囊挺漂亮的!」《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今日得便,已被我取了他首级在此。这革囊里面是血淋淋的一颗人头。」
2.指人的躯体。如:「我都一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面对国难,这身革囊还有什么好吝惜的?」《后汉书。卷三○下。郎顗襄楷列传。襄楷》:「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
《國語辭典》:解囊  拼音:jiě náng
拿出钱财帮助他人。如:「慷慨解囊」、「解囊相助」。
《漢語大詞典》:衣囊
盛衣服的包裹或口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宁子 职纳橐饘焉” 晋 杜预 注:“橐,衣囊。”新唐书·杨再思传:“初,调 玄武 尉,使至京师,舍逆旅,有盗窃其衣囊, 再思 遇之,盗窘谢。”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晋 王廞 之败,沙门 曇永 匿其幼子 华 ,使提衣囊自随。”
《漢語大詞典》:佩囊
随身系带的用以放零星物品的小口袋。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成都恶事》:“莫晓其为何物,姑收置之佩囊中。”清史稿·高宗本纪:“二月甲午朔,获 林爽文 ,赏 福康安 、 海兰察 御用佩囊,议叙将弁有差。”参见“ 佩袋 ”。
《漢語大詞典》:佩袋(珮袋)
以红纱制成的一种小袋子,专用以套在佩玉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珮袋:“古今制度,有一时创获,其后循用不可变者。如前代之笏囊,与本朝之佩袋是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笏囊珮袋:“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敏行 惶怖伏罪,上特宥之。命自今普用佩袋,以红纱囊之。虽中外称便,而广除中清越之音减矣。”
装玉佩的纱袋。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珮袋》:“ 嘉靖 中,世庙升殿,尚寳司卿 谢敏行 捧寳。玉珮飘颻,与上珮勾连不脱……因詔中外官俱製珮袋,以防勾结。”
《漢語大詞典》:橐囊
盛粮食的口袋。语本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 郑玄 笺:“乃裹粮食於橐囊之中。”《胭脂血·赴援》:“橐囊先罄将何食?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炊。”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但他觉得地方还不够,又才准备起粮食在橐囊里面,又准备起弓矢干戈斧钺,要到邻近去辟土开疆。”
《漢語大詞典》:装囊(裝囊)
出行时所带的存放财物的口袋。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阎宪》:“男子 杜成 行於路,得遗装囊,开视有锦二十五疋,明送诣吏。”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元年:“ 思明 乃执 承恩 ,索其装囊,得铁券及 光弼 牒。” 胡三省 注:“凡行者之装,盛以囊橐,故曰装囊。”
《漢語大詞典》:小刀
一种带柄的简单切割工具,由通常是钢制的锋利刀片构成
其刀口可折合在柄中、以便在口袋中携带的一种切割工具
《漢語大詞典》:书袋(書袋)
(1).装书卷、文件的口袋。 唐 王起 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平曾 謁 华州 李相 不遇,因吟一絶而去曰:‘……诗卷却抛书袋里,譬如閒看 华山 来。’”
(2). 金 大定 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舆服志下
(3).指古书词句。 清 沈起凤 《谐铎·十姨庙》:“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 邓广铭 《〈稼轩词编年笺注〉题记》:“ 辛稼轩 在写作歌词的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用很多的史事和典故。”参见“ 掉书袋 ”。
《國語辭典》:掉书袋(掉書袋)  拼音:diào shū dài
讥笑人喜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毛病。《十国春秋。卷三二。南唐。彭利用传》:「对家人稚子,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谭,俗谓之掉书袋。」也作「调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