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掩击(掩擊)
袭击;冲杀。 宋 秦观 《敕书奖谕记》:“臣既阴布耳目,察其所在,又预募将兵以备掩击。”《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却教 郑世子 伏兵彼处,候其出奔,从后掩击,必获全胜。”
分類:袭击冲杀
《漢語大詞典》:横击(横擊)
(1).拦腰攻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欒枝 使舆曳柴而为遁, 楚 师驰之, 原軫 、 却溱 以中军公族横击之。”宋书·薛安都传:“贼阵东南犹坚, 安都 横击陷之,贼遂大溃。”
(2).犹冲杀。明史·孝义传二·杨通照:“至 鬼空溪 ,见贼縶母,大駡,声震山谷,横击万众中,为贼所磔死。”
分類:冲杀攻击
《漢語大詞典》:冲荡(衝盪)
见“ 衝盪 ”。
亦作“ 衝荡 ”。
(1).冲撞激荡;冲洗。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畦汲而灌者,必衝盪濆激以败土石。” 元 王祯 《柜田》诗:“有时捲地风涛生,外御衝盪如严城。” 张长 《泼水节·泼水》:“水啊,神洁之水啊!对于坏的,脏的,你洗涤,你冲荡!”
(2).冲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三桂 军人人血战,衝盪数十合,呼声震海嶠。”
《國語辭典》:掩杀(掩殺)  拼音:yǎn shā
乘敌不备而袭击之。《薛仁贵征辽事略》:「催兵掩杀,太宗失败,兵荒将乱,伞倒旗斜。」《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你等他回去之时,听炮响为号,伏兵齐起,上前掩杀。」也作「掩袭」。
《漢語大詞典》:火牛
(1).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语本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 燕 军, 燕 军夜大惊。” 宋 苏轼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元史·按竺迩传:“ 夔 夜驱火牛,突围出奔。”
(2).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枪揭火牛焚之,战舰既然,贼皆溃走。” 胡三省 注:“火牛,缚草为之,爇以烧敌。”
《國語辭典》:冲击(沖擊)  拼音:chōng jí
冲拍撞击。如:「海浪冲击著岩壁,激起高高的浪花。」
《國語辭典》:冲击(衝擊)  拼音:chōng jí
1.冲向敌人进行攻击。《旧唐书。卷一○九。李嗣业传》:「嗣业每持大棒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敌。」《水浒传》第一○九回:「王庆传令旨,教前部先锋出阵冲击。」
2.冲撞碰击。如:「海浪冲击岩岸。」
3.严重影响。如:「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产业界受到很大的冲击。」
4.大陆地区指强烈挑战。如:「接受新手冲击。」
《漢語大詞典》:痛杀(痛殺)
(1).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 杨延釗 以为乘其敝痛杀, 幽 冀 可收。” 清 林则徐 《英夷鸱张安民告示》:“本部堂今与汝等约,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
(2).悲痛之甚。杀,表示极甚之词。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 玉壶生 则被你痛杀我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爹爹,我只道路上冷静,带孩儿出来,不晓得到是这等,兀的不痛杀我也。” 清 洪升 《长生殿·埋玉》:“断肠痛杀,説不尽恨如麻。”
《漢語大詞典》:荡决(盪决)
冲杀突击。旧五代史·梁书·朱珍传:“﹝ 珍 ﹞以中涓从,摧坚陷阵,所向盪决。” 清 赵翼 《邵松阿落齿更生》诗:“有如老将力将竭,添以生军更盪决。”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 朱贵 ﹞身中火枪,马倒復跃起,夺敌矛,左右盪决。”
分類:冲杀突击
《國語辭典》:血路  拼音:xiě lù
奋力杀敌所冲出的逃生路径。《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昕杀条血路,走入城中。」
《漢語大詞典》:踹营(踹營)
谓冲杀进敌人营盘。《说岳全传》第十三回:“﹝ 宗泽 ﹞竟一马冲入贼营,大叫一声:‘贼兵当我者死,避我者生!看 宗留守 来踹营也!’”
《漢語大詞典》:趫荡(趫盪)
指矫健善冲杀的士卒。新唐书·杨恭仁传:“ 恭仁 募趫盪,倍道进,贼不虞其来,遂克二城。”新唐书·辛云京传:“﹝ 京杲 ﹞后从 李光弼 出 井陘 ,督趫盪先驱,战 嘉山 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