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倾倒(傾倒)  拼音:qīng dào
1.全部倒出,指竭尽所有。宋。洪迈《夷坚志。卷十四。蔡郝妻妾》:「其家多赀,悉倾倒以献,仅得免。」
2.形容畅怀诉说。如:「他将满腹心酸倾倒而出。」
《國語辭典》:倾覆(傾覆)  拼音:qīng fù
1.翻倒。比喻使人败亡。《左传。成公十三年》:「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雄桀之士因势辅时,作为权诈以相倾覆。」
2.覆败。《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全部倒出。比喻竭尽所有。《北齐书。卷十一。文襄六王传。安德王延宗传》:「倾覆府藏及后宫美女,以赐将士。」
《國語辭典》:倾侧(傾側)  拼音:qīng cè
1.偏斜。如:「她倾侧著身子,听得十分入神。」《宋史。卷四三○。道学列传四。李方子》:「方子既归,学者毕集,危坐竟日,未始倾侧,对宾客一语不妄发,虽奴隶亦不加诟詈,然常严惮之。」
2.乖离不正。《荀子。臣道》:「挢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欲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
3.摇摆不定。《荀子。议兵》:「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宋史。卷二八三。列传。夏竦》:「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
4.困顿、颠沛。《汉书。卷四○。张陈王周传》:「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后汉书。卷四○。班彪列传上》:「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閒,行不踰方,言不失正。」
5.顺从、依附。《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
6.崎岖不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注》:「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
《國語辭典》:倾颓(傾頹)  拼音:qīng tuí
1.倒塌败坏。《宋书。卷九。后废帝本纪》:「尚书省舍,日就倾颓;第宅府署,类多穿毁。」《红楼梦》第二回:「门巷倾颓,墙垣朽败。」
2.衰败。《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國語辭典》:倾圮(傾圮)  拼音:qīng pǐ
倒塌毁坏。《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城池》:「雉堞楼橹倾圮者,补筑之。」《清史稿。卷四十二。灾异志三》:「八月,句容大雨,屋舍倾圮无算。」
分類:倒塌
《漢語大詞典》:摧圮
(1).谓伤痛之极。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哀哀劬劳,亦又何报!摧圮殞裂,酸伤五情。”
(2).倒塌;倒塌的建筑物。旧唐书·韩滉传:“所有摧圮,葺之则已,岂敢改作,以伤俭德。” 前蜀 杜光庭 《威仪道众玉华殿谢土地醮词》:“讲堂摧圮,道侣沦亡。”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涇水 乃絶深不能復入渠口,渠岸又多摧圮填淤。”
《漢語大詞典》:崩剥
(1).纷乱,衰乱。后汉书·董卓传论:“ 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 李贤 注:“剥犹乱也。”
(2).倒塌;剥落。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纤列之状如一古,崩剥之势似千年。” 唐 韦应物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诗:“墻宇或崩剥,不见旧题名。” 清 陈维嵩 《倾杯乐·善权寺火》词:“雨淋浪,蘚崩剥,坏梁雷篆。”
《漢語大詞典》:隳圮
倾坍;倒塌。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封建:“ 秦氏 背师古之训……故一夫号呼而七庙隳圮。” 宋 陆九渊 《荆公祠堂记》:“ 绍兴 初常加葺焉,逮今餘四十年,隳圮已甚。”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屡年大水,城垣隳圮。”
分類:倒塌
《漢語大詞典》:摧塌
(1).倒塌。 宋 苏轼 《乞桩管钱氏地利房钱修表忠观及坟庙状》:“近岁先臣祠庙,例皆摧塌,私家无力修葺。”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武侯前知》:“俄报中殿摧塌,有石碑出。”
(2).衰颓不振。 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咨予栖栖者,气象已摧塌。”
《漢語大詞典》:颓塌(頽塌)
(1).颓废疲塌。朱子语类卷一二一:“先生因言:‘学者平居议论多頽塌,临事难望它做得事。’”
(2).倒塌。 李大钊 《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有时炭坑颓塌,他们不幸就活活压死,也是常有的事。” 潘漠华 《冷泉岩》:“在峡的最深处,一座直耸而平顶的高岩下,立着一间二丈见方的茅舍,屋顶已颓塌一半了。”
《漢語大詞典》:倾坠(傾墜)
陷落;倒塌。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夫筴奔而不止者,尠不倾坠;凌波而无休者,希不沉溺。” 唐 白居易 《大水》诗:“閭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明 王廷相 慎言·乾运:“山石之欹侧,古地之曾倾坠也;山有壑谷,水道之荡而日下也。”
分類:陷落倒塌
《國語辭典》:崩倒  拼音:bēng dǎo
崩裂倒塌。《南史。卷七。梁本纪。武帝下》:「特多禁忌,墙壁崩倒,屋宇倾颓,年月不便,终不修改。」《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却说帝在洛阳,百事未备,城郭崩倒,欲修未能。」
分類:倒塌
《漢語大詞典》:崒崩
倒塌。《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郑玄 笺:“崒者,崔嵬……山顶崔嵬者崩。” 马瑞辰 通释:“崒崩二字当连读,与上‘沸腾’相对成文,即碎崩之叚借。广雅碎、崩并训为坏,是也。”一说“崒”通“ 猝 ”。言山冢猝然崩坏。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引申指突然溃散;溃败。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御制千字诏》:“鼓擂通军,乍闻弃抛,沸腾崒崩,奔溃震骚。”
《漢語大詞典》:坏决(壞決)
倒塌;破败。隶释·汉史晨飨孔庙后碑:“墙垣壤决。”
拆毁、掘开(堤岸或墙垣)。《汉书·元后传》:“五侯初起, 曲阳 最怒,坏决 高都 ,连竟 外杜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坏决 高都 水入 长安 。” 汉 马融 《围棋赋》:“厌于食兮,坏决垣墻。”
《漢語大詞典》:隳顿(隳頓)
毁坏;倒塌。文选·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山川无改,城闕为墟,宫庙隳顿,鐘簴空列。” 李周翰 注:“隳顿,废坏也。”
分類:毁坏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