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太牢  拼音:tài láo
1.古代祭祀天地,以牛、羊、猪三牲具备为太牢,以示尊崇之意。汉。王充《论衡。自纪》:「且礼有所不待,事有所不须。断决知辜,不必皋陶;调和葵韭,不俟狄牙;闾巷之乐,不用韶武;里母之祀,不待太牢。」《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
2.牛的别名。《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
《國語辭典》:三牲  拼音:sān shēng
1.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豕三种牺牲。《孝经。纪孝行》:「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宋。邢炳。疏:「三牲,牛、羊、豕也。」《抱朴子。内篇。道意》:「太牢三牲,曷为济焉!」
2.俗称为鸡、鱼、豕。唐。韩愈 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五谷三牲,盐醯果蔬,人所常御。」
《漢語大詞典》:牢礼(牢禮)
古代以牛、羊、猪三牲宴饮宾客之礼。周礼·天官·宰夫:“凡朝覲、会同、宾客,以牢礼之灋,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飱牵,与其陈数。” 郑玄 注:“牢礼之灋,多少之差及其时也。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周礼·地官·牛人:“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 郑玄 注:“牢礼,飱饔也。” 孙诒让 正义:“宾客始至则致飱,既朝聘则致饔,皆有牲牢,故云牢礼。”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鲍国 之位下,其国小,而使 鞅 从其牢礼,是卑敝邑也。”
《漢語大詞典》:九牢
古时,牛、羊、豕三牲为一牢;九牢,牛、羊、豕各九,为大礼所用。《周记·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执桓圭九寸,繅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樊缨九就,贰车九乘,介九人,礼九牢。”国语·周语上:“馈九牢,设庭燎。” 韦昭 注:“牛、羊、豕为一牢。” 唐 于邵 《迎俎酌献》诗:“五齐絜,九牢硕。”
分類:三牲
《漢語大詞典》:七牢
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馈赐诸侯的礼品。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介七人,礼七牢。” 郑玄 注:“三牲备为一牢。”礼记·礼器:“诸侯七介七牢。” 孔颖达 疏:“牢,大牢也。谓诸侯朝天子,天子以大牢礼赐之也。”国语·晋语三:“﹝ 秦君 ﹞乃改馆 晋君 ,馈七牢焉。” 韦昭 注:“牢,牛、羊、豕为一牢。饔餼七牢,侯伯之礼。”
《國語辭典》:牲畜  拼音:shēng chù
供人饲养的马、牛、羊、猪等动物的总称。
《漢語大詞典》:三牢
古代祭祀时,用三鼎盛牛、羊、豕三牲称三牢。周礼·秋官·掌客:“牵三牢,米百筥,醯醢百瓮,皆陈。”史记·秦本纪:“﹝ 文公 ﹞十年,初为 鄜畤 ,用三牢。”
《漢語大詞典》:折桌
旧时北方风俗,亲友前往祭奠死者,须携带三牲或果品祭供于灵前。亦有不带供品而只付与大致与一桌供相当的现金的,谓之“折桌”。《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吴道官 庙里并 乔大户 家,俱备折桌三牲来祭奠。”
《漢語大詞典》:衬供(襯供)
旧俗祭祀时,以三牲为正当供品,而以蜜供、月饼相衬,谓之“衬供”。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岁暮官署封印,诸生散舘,送灶神后……蒸糕点,煠衬供,调羹饭,治祭品,摆供献,雕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