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存老马
 
孤竹马
 
穷途老马
 
老马
 
老马知路
 
老马知道
  
老马迷路
  
马知归路
 
马知津
 
马识山川
 
马识边秋
 
马识金铃

相关人物
管仲


《韩非子》卷七〈说林上〉~43~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焉。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简释

老马:喻指阅历经验丰富者。唐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例句

风沙移道路,仆马识山川。 姚合 送李琮归灵州觐省

征鸿辞塞雪,战马识边秋。 李频 送友人往振武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李频 送友人游蜀

家僮谙禁掖,厩马识金铃。 杜牧 分司东都寓都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杜甫 江汉

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杜甫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之一(李嗣业以镇西北庭兵同郭子仪讨安庆绪。安西即镇西旧名也。)

负剑渡颍水,归马自知津。 独孤及 壬辰岁过旧居

典故 
儿童骑竹马
 
儿骑
 
儿骑空迎
 
有儿迎郭伋
 
童子争迎
 
童稚欢迎
 
竹儿争见君
 
竹马望尘
 
竹马童子
 
竹马约
 
竹马旧童
 
竹马迎
 
竹马迎逢
 
竹马迎郭伋
  
细侯风韵
 
迎使君车
 
骑竹更生
 
骑竹欢迎

相关人物
郭伋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郭伋〉~09~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高祖父解,武帝时以任侠闻。父梵,为蜀郡太守。伋少有志行,哀平閒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建武四年,出为中山太守。……十一年,省朔方刺史属并州。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例句

马嘶芳草自淹留,别馆何人属细侯。 羊士谔 游郭驸马大安山池

细侯风韵兼前事,不止为舟也作霖。 薛涛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

典故
仙童驭竹
 
童子骑竹
 
竹儿争见
 
竹马待
 
竹马拜迎
 
骑儿逢郭伋

相关人物
郭伋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伋传》
「乃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例句

人咏甘棠茂,童谣竹马群。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孟郊 寄洛州李大夫

竹马诸童子,朝朝待使君。 岑参 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

今朝竹马诸童子,尽是当时竹马孙。 朱元 迎孙刺史(郡阁雅谈云。孙愿家自贞元巳后。三代为池阳刺史。有戟门门子朱元迎道左。献诗曰。

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杜甫 李司马桥了(一作成)承(一本无承字)高使君自成都回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典故
竹马同游
 
相关人物
诸葛靓


《博物志》
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方正〉~290~
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雠,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典故

晋·张华《博物志》(佚文)
「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据《锦?万花谷》卷十六引)
《世说新语》中卷上《方正》
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雠,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

简释

竹马:喻指儿时朋友,或喻地方长官的良好政绩。唐白居易《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


例句

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时年七十一)

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 白居易 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一无此二字)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金地藏 送童子下山

天生逸世姿,竹马不曾骑。 韦应物 奉和张大夫戏示青山郎

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閒乘绕县游。 韦庄 下邽感旧(太平广记云。庄又时常在华州下邽县侨居。多与邻巷诸儿会戏。及广明乱后。在经旧里。追思往事。但有遗踪。因赋施以记之。)

记得初骑竹马年,送师来往御沟边。 韦庄 洪州送西明寺省上人游福建

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 韦庄 涂次逢李氏兄弟感旧

《國語辭典》:老马识途(老馬識途)  拼音:lǎo mǎ shì tú
春秋时齐相管仲,随桓公出征,在回程时迷路,于是让老马走在前头,其馀人马跟随在后,终于找到原路。典出《韩非子。说林上》。后称经历丰富练达的人。也作「识途老马」。
《國語辭典》:识途老马(識途老馬)  拼音:shì tú lǎo mǎ
称经验丰富的人。参见「老马识途」条。《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既承你以我为识途老马,我却有无多的几句话,恐你不信。」
分類:熟悉经验
《漢語大詞典》:儿童竹马(兒童竹馬)
后汉书·郭伋传载: 郭伋 任 并州 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劝农》:“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
《漢語大詞典》:细侯(細侯)
后汉书·郭汲传:“ 郭伋 字 细侯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以“细侯”称颂受人欢迎的到任官吏。 唐 白居易 《赠楚州郭使君》诗:“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 林宗 与 细侯 。” 宋 陈师道 《寄侍读苏尚书》诗:“一时宾客餘 枚叟 ,到处儿童説 细侯 。”
《漢語大詞典》:骑竹马(騎竹馬)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
《國語辭典》:竹马(竹馬)  拼音:zhú mǎ
1.一种童玩。多以竹竿制成,充作马骑。《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2.一种戏剧道具。以小竹竿象徵马。《宋元戏文辑佚。耿文选》:「士女竹马儿使军器,十人斋郎甚脸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