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接轸(接軫)
(1).车辆相衔接而行。形容其多。 汉 张衡 《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宝光寺:“雷车接軫,羽盖成阴。”
(2).形容人才济济。宋书·顺帝纪:“然犹正士比轂,奇才接軫。”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观夫 武氏 称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於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
(3).喻接近,靠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 胡 越 起于轂下,而 羌 夷 接軫也。” 唐 孙恂 《猎狐记》:“然僻居与山藪接軫,豺狼所嘷,若復固拒,是见溺而不援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 长沙 忧国,惧足首之倒悬; 臣朔 上书,戒 羌 戎 之接軫。”
《國語辭典》:傍边(傍邊)  拼音:páng biān
左右两侧,附近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二回:「傍边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傍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
《國語辭典》:边远(邊遠)  拼音:biān yuǎn
偏远的。《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恐边远州郡,过听而给与。」
《國語辭典》:附近  拼音:fù jìn
1.相近。汉。孔安国〈尚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
2.距离不远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回:「查该地水草附近,烧造砖灰甚便。」
《漢語大詞典》:并塞(並塞)
靠近边塞。 宋 曾巩《王中正种谔降官制》:“朕大兴士众属尔等以伐 羌 ,固将举其巢穴,非徒却虏收并塞之地而已。”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命并塞诸道控制要衝,扼其归路。”
《漢語大詞典》:被边(被邊)
靠近边界。《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国被边, 匈奴 数入, 晋阳 去塞远,请治 马邑 。”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拥旄裁甸服,垂帷非被边。” 倪璠 注:“垂帷非被边者,按, 褒 仕 元帝 ,时为尚书左僕射,在於 江陵 ,非边远之地。”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四年:“臣等颇闻舆议,皆言 河南 百姓不同被边之民,素习农桑,罔知战鬭。”
《漢語大詞典》:近服
谓靠近王畿之地。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五服。《宋书·自序传·沈璞》:“狡虏狂凶,自送近服,伪将即毙,酋长伤残,实天威所丧,卿诸人忠勇之効也。” 宋 陆九渊 《与应仲寔》:“ 苍梧 , 舜 迹所及, 交趾 、 合浦 、 九真 、 日南 ,为郡古矣。 粤 自翠华南渡,更为近服。”
《國語辭典》:共鸣(共鳴)  拼音:gòng míng
1.发音体因受到与本身振动频率相同的音波影响,产生自然发音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放在一起,敲击其中一个使它发出声音,另外一个音叉也会跟著发出声音。
2.共同的情绪反应。如:「他这种处理方式很难引起共鸣。」
《漢語大詞典》:边海(邊海)
(1).靠海,临海。南齐书·刘善明传:“郡境边海,无树木。”南史·萧勱传:“ 广州 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2).近陆地的海。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廉州 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岂復欲观神仙於 瀛洲 ,求 安期 於边海,释金輅而顾云舆,弃文驥而求飞龙哉?”
(3).海边。 唐 武元衡 《送严绅游兰溪》诗:“ 剡岭 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唐 张乔 《望巫山》诗:“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髮夜来衰。”
(4).指我国西北靠近 青海湖 地方。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至 王莽 辅政,欲燿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 羌 ,使共献 西海 之地,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
(5).边远。 三国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黄节 注:“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疏引 孙炎 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礼义也。荀子·王制篇 杨倞 注曰:海谓荒晦絶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则此诗言边海,谓边远耳。” 明 冯梦龙 《风流梦·二友言怀》:“先祖 柳州公 ,与你家 昌黎公 ,俱是饱学才子,却也时运不利,一箇贬在 潮阳 ,一箇贬在 柳州 ,都是边海烟瘴地方。”
《漢語大詞典》:边藩(邊藩)
亦作“ 边蕃 ”。 靠近边境的藩国、藩镇。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虽蒙褒叙,未尽才宜,并可授边藩,展其志力。”魏书·源怀传:“北镇边蕃,事异诸夏,往日署官,全不差别。”旧唐书·魏少游传:“ 少游 以 肃宗 远离宫闕,初至边藩,故丰供具以悦之。”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 王 卒於边藩, 卢 薨於殿帅。”
《國語辭典》:傍通  拼音:páng tōng
形容通晓各种技艺。《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國語辭典》:低空  拼音:dī kōng
1.较靠近地面的空中。如:「低空飞行」。
2.戏称成绩刚好超过及格标准。如:「这学期的成绩幸好低空飞过,不然又得重修。」
《漢語大詞典》:北第
靠近北阙的宅第。汉书·夏侯婴传:“ 孝惠帝 及 高后 德 婴 之脱 孝惠 、 鲁元 於下邑间也,乃赐 婴 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 颜师古 注:“北第者,近北闕之第, 婴 最第一也。故 张衡 《西京赋》云:‘北闕甲第,当道直启。’”后遂指功臣的宅第。 唐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功高开北第,机静灌中园。” 唐 刘禹锡 《和董中庶古散调词赠尹果毅》:“上将赐北第,门戟不可窥。”
《漢語大詞典》:近火
(1).近处的火灾。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2).靠近火;烤火。 晋 陆机 《君子行》:“近火固宜热,履冰岂恶寒。” 唐 曹松 《送僧入蜀过夏》诗:“五月 峨眉 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漢語大詞典》:近身
(1).跟随身边,贴身。 元 武汉臣《老生儿》楔子:“不想 小梅 这妮子年二十岁,婆婆为他精细,着他近身扶侍老夫,如今腹怀有孕,未知是箇女儿小厮儿。”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今日早间圣人赐老夫一女……近身伏侍老夫,尚不知夫人意下如何,未敢便收留他。”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我与你娶一箇年纪小的、生的好的,近身扶持你。若是得一男半女,可不好那。”
(2).紧挨身体。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袒衣衵服》:“裼袒衣,盖近身之衣。”
(3).靠近身体。镜花缘第七九回:“弓是直开直放,弓梢并未近身,所以弓弦离怀甚远。”
(4).指接近某人。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则爱他的师傅,一近身时就潇洒快乐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