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白痴  拼音:bái chī
讥讽缺少智慧或行为愚蠢的人。如:「他常莫名其妙的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来,因此大家都笑他白痴。」
《國語辭典》:痿痹  拼音:wěi bì
肢体萎缩麻痹不能动作的病。
《漢語大詞典》:昏钝(昏鈍)
(1).和缓,不强烈。南史·范晔传:“﹝ 范曄 ﹞撰《和香方》,其序之曰……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
(2).愚鲁,愚笨。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择师》:“庸师固栖身之谋,一年復留一年;子弟乏开导之益,一日昏钝一日。及其长也,块然一物而已耳。”
(3).用为谦词。指愚鲁之人。 宋 曾巩 《祭宋龙图文》:“维昏钝之少与,独绸繆而有素,泪淋浪而莫收,情忉怛而奚愬。”
(4).指眼神模糊而迟钝。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她的眼睛也昏钝无光。”
《漢語大詞典》:蠢然
(1).动貌。《阴符经》下篇:“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易纬乾坤凿度卷上:“画坤为人门,万物蠢然,俱受荫育。”《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袁祖德布告一》:“刻下叛党蠢然思动,四乡匪徒不断滋扰。” 张鼎丞 等《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当地反动派见 粤 军活跃,都蠢然而动,积极配合。”
(2).笨拙迟钝的样子。 宋 欧阳修 《言青苗钱第一札子》:“至於田野之民蠢然,固不知《周官·泉府》为何物。” 明 沈榜 《宛署杂记·三婆》:“蠢然匹妇非若艳巧之可倾人城国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乡人皆言其蠢然一物,乃有此福,理不可明。”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但他蠢然一笑,又叹一口气,终于放下决心,站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朱愚
朱,通“ 侏 ”。智术短浅,愚昧迟钝。庄子·庚桑楚:“ 南荣趎 曰:‘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 王先谦 集解引 郭嵩焘 云:“《左·襄四年》传 杜 注:短小曰朱儒。朱愚盖智术短小之谓。”
《國語辭典》:耳重  拼音:ěr zhòng
听力不灵敏。唐。张籍 咏怀诗:「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分類:听觉迟钝
《漢語大詞典》:涩难(澀難)
(1).犹险阻。 汉 王升 《石门颂》:“道路涩难。”
(2).言语迟钝艰难。隋书·诚节传·卢楚:“ 楚 少有才学,鯁急口吃,言语涩难。”
《漢語大詞典》:钝拙(鈍拙)
迟钝笨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 唐 李绅 《七年初到洛阳寓居》诗:“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沉醉洛阳春。” 明 刘基 《杂诗》之八:“胡为化为鳩,钝拙无与匹。”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造成他这种地位的,并不是由于他的聪明机警,而是由于他的钝拙和近乎可笑的忠诚。”
分類:迟钝笨拙
《國語辭典》:枯涩(枯澀)  拼音:kū sè
枯燥生涩。《福惠全书。卷二四。典礼部。宾兴考试》:「勿出枯涩,以阻遏少年文机。」
《漢語大詞典》:枣昏(棗昏)
形容昏聩迟钝。语出《宋书·范晔传》:“枣膏昏钝。” 明 陈继儒 《书蕉·枣昏》:“ 宋 人书启自叙云:‘性本枣昏,质惟木訥。’”参见“ 枣膏昏钝 ”。
分類:昏聩迟钝
《漢語大詞典》:枣膏昏钝(棗膏昏鈍)
宋书·范晔传:“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於馨烈,乃当弥增於尤疾也。”原为斥朝士 羊玄保 之语,后用以形容昏聩迟钝。 宋 赵鼎臣 《谢路帅启》:“伏念某植性斯下,赋才仅中,资蟠木以输囷,类枣膏而昏钝。”
分類:昏聩迟钝
《國語辭典》:呆痴(獃痴)  拼音:dāi chī
愚笨痴傻的样子。《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
分類:迟钝愚笨
《漢語大詞典》:讷言(訥言)
言谈迟钝。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惟君知臣,见於訥言之旨。” 唐 司空图 《自诫》诗:“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取训於 老氏 ,大辩欲訥言。”
分類:迟钝
《漢語大詞典》:衰蹇
老迈迟钝。 唐 卢纶 《同薛存诚登栖岩寺》诗:“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之二:“气力大乏,衰蹇无成之状,殊自怜也。”
分類:老迈迟钝
《漢語大詞典》:疏缓(疏緩)
(1).懒散迟钝。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或有闇塞退憒而庶事乱者矣,或有潦倒疏缓而致弛坏者矣。”北齐书·王晞传:“且性实疏缓,不堪时务。”
(2).宽松;宽和。
《國語辭典》:涩讷(澀訥)  拼音:sè nè
说话迟钝困难。《宋书。卷四七。刘怀肃传》:「怀肃次弟怀敬,涩讷无才能。」也作「涩呐」。
分類:文章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