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优游(優游)
(1).见“ 优游 ”。
(2).古代车上之具。南齐书·舆服志:“玉輅,漆画轮,两厢上望板前优游。”原注:“优游上和鸞鸟立花趺衔铃……优游下,隐膝,里施金涂鏤面钉,织成衣。优游横前,施瑇瑁帖,金涂花钉,优游前,金涂倒龙,后梢凿银瑇瑁龟甲,金涂花沓。”
亦作“ 优游 ”。
(1).悠闲自得。《诗·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一:“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优游恬适,舒畅怡悦,所以养乎心者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几百个乘客在舟上优游谈笑,说着乘风破浪,以为人人都过着最闲适的光阴。”
(2).谓使……悠闲,休养。晏子春秋·内问下十八:“事惰君者,优游其身以没其世,力不能则去。” 宋 苏洵 《心术》:“将战养其力……丰犒而优游之。”
(3).谓悠闲地居其中。后汉书·班固传:“则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於当世,遗烈著於无穷。”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七:“栖迟 茂陵 下,优游沧海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自序》:“为子计者,谓宜乞身於朝,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尽其天年。”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妾本 曹刺史 之女,幸得仙术,优游洞天;但凡心未除,遭此降謫。”
(4).游玩。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恭扶瑞藤杖,步屧恣优游。” 宋 司马光 《和子骏洛中书事》:“西都自古繁华地,冠盖优游萃五方。” 郭沫若 《漆园吏游梁上》:“鱼儿一对对地衔尾接首在水里面优游。”
(5).从容,不急迫。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僕愿先生优游俯仰,贵处可否之间。” 宋 苏轼 《贾谊论》:“为 贾生 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 絳 灌 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折子》:“优游而待之,何其暇也。”
(6).谓从容致力于某事。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君又以幽赞神明,非杼轴於人事;经营训导,廼优游於圣作。”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昔 汉武帝 将行封禪大礼,欲优游其事,故先封中岳,祀 汾阴 ,始巡幸郡县,浸寻于 泰山 。” 清 郑燮 《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
(7).从容洒脱。 晋 陆机 《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宋 邵雍 《四贤吟》:“ 彦国 之言铺陈, 晦叔 又言简当, 君实 之言优游, 伯淳 之言条畅。” 明 屠隆 《〈唐诗品汇〉选释断序》:“ 唐 人之言,繁华綺丽,优游清旷。” 王闿运 《湘绮楼论诗文体法》:“后世之颂,皆应制赞人之文,故贵优游,不可谓誉。”
(8).广大貌;宽广貌。《楚辞·九章·惜往日》:“封 介山 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朱熹 集注:“优游,言其德之大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号》:“谓之尧者何?尧者嶤嶤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
(9).宽和;宽厚。礼记·儒行:“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郑玄 注:“优游之法,法和柔者也。”《孔子家语·儒行解》:“礼必以和,优游以法。” 明 王廷相 雅述·上篇:“及至贤智当事,规画粗定,而为之君者又无优游宽裕之心,以俟其自化,亦以岁月责其成功。”
(10).优容,宽待。汉书·楚元王传:“今陛下开 三代 之业,招文学之士,优游宽容,使得并进。”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物色异人,优游鯁直。显靡失心,幽无怨魄。”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 巴 、 僰 、 賨 、 蜑 弔诡之族,或分於 楚 、 越 ,亦与诸华甥舅,宜稍优游之,为定差等,勿使自外。”
(11).谓顺其变化。《淮南子·原道训》:“物(沕)穆无穷,变无形像,优游委纵,如响之与景。”《淮南子·本经训》:“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 高诱 注:“优游,犹委从也。”
(12).作事犹豫,不果决。尚书大传卷四:“ 周公 将作礼乐,优游之,三年不能作。”汉书·儿宽传:“今将举大事,优游数年,使羣臣得人自尽,终莫能成。” 颜师古 注:“言不决也。” 清 周在浚 《周栎园先生行述》:“ 闽 人拥先生讼寃者日千百计,承问者优游不敢决。”
(13).饶多;富裕,宽裕。《淮南子·俶真训》:“由此观之,物莫不生於有也,小大优游矣。” 高诱 注:“优游,言饶多也。” 宋 萧德藻 《樵夫》诗:“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彼岂不能妄营财利使生理优游邪?耻不为也。”
《漢語大詞典》:疏缓(疏緩)
(1).懒散迟钝。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或有闇塞退憒而庶事乱者矣,或有潦倒疏缓而致弛坏者矣。”北齐书·王晞传:“且性实疏缓,不堪时务。”
(2).宽松;宽和。
《漢語大詞典》:淹和
宽和。周书·辛庆之传:“志量淹和,有儒者风度,特为当时所重。”北史·艺术传下·褚该:“ 该 性淹和,不自矜尚,但有请之者,皆为尽其艺术。”
分類:宽和
《漢語大詞典》:优缓(優緩)
(1).宽和。后汉书·卓茂等传赞:“ 宽 霸 临政,亦称优缓。”南史·萧琛传:“其应行罚,可特赐输赎,使与令史有异,以彰优缓之泽。”
(2).平和舒缓。 明 徐祯卿 谈艺录:“ 阮生 优缓有餘; 刘楨 锥角重陗,割曳缀悬,并可称也。”
《漢語大詞典》:广长(廣長)
(1).宽和长。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 蒲昌海 一名 盐泽 ,去 阳关 三千餘里,广长三、四百里。”
(2).犹广大。 元 姚燧 《皇帝尊号玉册文》:“幅员广长,振古无伦。”
分類:宽和广大
《漢語大詞典》:酝藉(醖藉)
亦作“酝籍”。 蕴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 广德 为人温雅有醖藉。”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宽博有餘也。”陈书·谢哲传:“ 哲 美风仪,举止醖藉,而襟怀豁然。”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六:“二诗意虽同,然论其醖籍,则 黄 ( 黄伯厚 )句为胜。” 明 冯时化 《酒史·酒献》:“﹝ 李白 ﹞风流醖籍,为世所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春思》之‘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幃’,皆醖藉吞吐,言短意长。”
《漢語大詞典》:春令
(1).春季的节令。礼记·月令:“﹝仲秋之月﹞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 唐 郑谷 《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诗:“欣欣春令早,蔼蔼日华轻。”
(2).春季所行的政令;宽和的政令。管子·轻重己:“路有行乞者,则相之罪也,天子之春令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则木不曲直。此失春令者也。” 唐 钱起 《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明牧行春令,仁风助昇长。”
《漢語大詞典》:和柔
(1).宽和柔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和柔足以怀众。”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世南 外和柔而内忠直。” 明 李贽 《〈龙谿先生文录抄〉序》:“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
(2).犹和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
(3).谓柔媚宜人。 宋 叶适 《与英上游紫霄观短歌》:“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宋 刘克庄 《八声甘州·雁》词:“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
《漢語大詞典》:易简(易簡)
(1).平易简约。易·繫辞上:“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清 魏源 《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至救时务之书,宜易简不宜繁难。”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故能易简而得理,无为而成化也。”
(2).谓宽和,不固执。 唐 白居易 《范阳张公墓志铭并序》:“在官宽重易简,绰然有长吏体。”
《漢語大詞典》:优优(優優)
(1).宽和貌。《诗·商颂·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毛 传:“优优,和也。”《淮南子·时则训》:“优优简简,百怨不起,规度不失,生气乃理,衡之为度也。” 宋 欧阳修 《桐花》诗:“优优 潁川 守,能致凤凰来。”
(2).丰多美盛貌。礼记·中庸:“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宋 王安石 《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考终厥位,宠禄优优,维皇好直,是锡公休。”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佐才优优,学馆临流,渊道明惠,枹鼓是遒。”
(3).安逸;闲适。 唐 卢照邻 《五悲》之五:“呜呼!优优羣品,遑遑众人,虽凿其窍,未知其身。” 清 汪懋麟 《送力臣都谏假归扬州》诗:“是时春气和,况乃客怀静。此行何优优,惜别徒耿耿。”
(4).雍容自得貌。 明 宋濂 《故永丰刘府君墓志铭》:“其称府君有曰:温柔而慎密,明辨而近恕,优优乎有士君子之风。” 明 张居正 《来雁说》:“彼舍人优优委蛇,迺矜矜于休姱。”
《漢語大詞典》:优柔(優柔)
(1).宽和温厚。国语·周语下:“布宪施舍於百姓,故谓之 嬴 乱,所以优柔容民。”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儒训优柔,武节焱鷙。”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而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优柔谆切,怨而不怒,忧而不敢疏也。”
(2).引申为体恤,宽厚待人。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昔室于墟,风摇雨濡。自公优柔,郛閈盈兮。”
(3).宽舒,从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言以散鬱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懌怀。” 唐 李白 《比干碑》:“俾后人优柔而自得,盖春秋微婉之义。” 明 宋濂 《〈日损斋笔记〉原序》:“凡经史奥旨,昧者显之,譌者订之,虽优柔不迫,而难决之疑,久蔽之惑,皆涣然而冰释。”
(4).谓从容探索、品味。北史·郑道昭传:“伏惟陛下,钦明文思,玄鉴洞远,垂心经素,优柔坟籍。” 宋 陈亮 《祭石天民知军文》:“书册未尝不亲,而书味厌飫而优柔;事体未尝不具,而事情反覆而諮諏。”
(5).犹豫不决,不果断。新唐书·褚遂良传:“昔 汉武帝 行 岱 礼,优柔者数年。”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你从此要改变你的优柔的性情,要用这剑报仇去!”
(6).柔软。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向见 柳公权 一帖《谢人惠笔》云:‘近蒙寄笔,深荷远情。虽毫管甚佳,而出锋太短。伤於劲硬,所要优柔。’”
(7).优雅和谐。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小雅》婉孌,能或庶几;风体优柔,近人可倣。” 清 周亮工 《悼黄山孙子》诗:“新诗颇优柔,据琴兴瀟洒。”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苏 、 李 《十九首》后,五言最胜,大率优柔善人,婉而多风。”
《漢語大詞典》:宽和(寬和)
宽厚谦和。汉书·韩信传:“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皇太子某,睿哲温文,宽和慈惠。”《三国演义》第一回:“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於色。” 王统照 《华亭鹤》:“ 安大胡子 宽和的性格后面有的是独到的机警。”
《漢語大詞典》:广修(廣修)
宽和长。墨子·经说下:“一二不相盈,广修坚白。” 孙诒让 间诂:“如广修本为二,而从衡相函则为一。”公孙龙子·坚白论:“二与三,若广修而相盈也。”
分類:宽和
《漢語大詞典》:和解
(1).宽和,宽容。荀子·王制:“和解调通……则姦言并至,尝试之説锋起。” 杨倞 注:“谓宽和不拒下也。”
(2).平息纷争,重归于好。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匈奴 冒顿 大围 信 , 信 数使使胡求和解。”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令 ﹞与 张延赏 有隙…… 德宗 尝令 韩晋公 和解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二人几攘臂,一老儒和解之。”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三月十七》:“那天晚上 苇弟 赌着气回去,今天又小小心心的自己来和解,我不觉笑了。”
犹溶解。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白醪酒法﹞凡三酘。济,令清,又炊一斗米酘酒中,搅令和解。”
《漢語大詞典》:优宽(優寬)
(1).宽厚,宽和。后汉书·吴延史卢等传论:“夫刚烈表性,鲜能优宽;仁柔用情,多乏贞直。”
(2).宽厚,宽和。后汉书·吴延史卢等传论:“夫刚烈表性,鲜能优宽;仁柔用情,多乏贞直。”
分類:宽厚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