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乞退
请勿
求援
请辞
请谢
尘浼
告警
求婚
呼吁
高升
诉理
乞闲
邀利
通谒
叩请
《漢語大詞典》:乞退
请求辞职。《宋书·谢晦传》:“臣 羡之 总録百揆,翼亮三世,年耆乞退。” 明 文徵明 《跋东坡学士院批答》:“后乃同知枢密乞退时所答,当在二首之前,不知何故,反列於后。”
《漢語大詞典》:请勿
请求不要。例如:本室书籍请勿携出室外。
分類:请求
《國語辭典》:求援  拼音:qiú yuán
请求支援帮助。如:「台风造成山区居民受困,只好向外界求援。」《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玄德即修书付简雍,使星夜赴许都求援。」
《国语辞典》:请辞(请辞)  拼音:qǐng cí
请求辞职。如:「为了对这次意外事件表示负责,他向上级请辞。」
《漢語大詞典》:请谢(請謝)
(1).犹言迎来送往。史记·汲郑列传:“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马 长安 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徧。”
(2).有所请求而谢之以礼物。后汉书·梁冀传:“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
(3).请问。 汉 宋子侯 《董娇娆》诗:“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闻人倓 笺:“汉书·陈餘传注:辞相告曰谢。《汉诗説》:请谢二句是问辞。”
《漢語大詞典》:尘浼(塵浼)
(1).犹尘污。 宋 刘弇 《李宰新成假山》诗:“无为议真假,自可蠲尘浼。”
(2).犹言打扰。对人有所请求的客气话。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向輒以拙诗尘浼台听,寻蒙特赐宠和,不惟以慰寂寥,而雄文大句,固已警动人之耳目。” 宋 司马光 《应诏言朝政阙失状》:“臣窃不自揆,伏念父子受国厚恩,备位侍从,曏在朝廷,屡以狂瞽尘浼圣聪。”
《國語辭典》:告警  拼音:gào jǐng
报告危急的消息,请求援助或加强戒备。《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往以边虞告警,故沿时损益。」
《國語辭典》:求婚  拼音:qiú hūn
请求对方与自己结婚。《晋书。卷一一八。姚兴载记下》:「魏主拓跋圭送马千匹,求婚于兴,兴许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晓得是见景生情,暗藏著求婚之意。」
《國語辭典》:呼吁(呼籲)  拼音:hū yù
向社会大众大声疾呼,请求援助、支持。如:「环保局呼吁社会大众,注重生态,留给后代子孙一个绿的世界。」
《國語辭典》:高升  拼音:gāo shēng
往上升迁。如:「步步高升」。
《國語辭典》:高升(高昇)  拼音:gāo shēng
往上升。如:「步步高升」。《西游记》第一三回:「不一时,红日高升,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
《漢語大詞典》:诉理(訴理)
(1).谓接受申诉而重新审理。 宋 刘挚 《论太学狱奏》:“臣先准朝旨,看详诉理 熙寧 以来罪犯,并 元丰 后来探报断遣,公事涉寃抑,情可矜悯。”
(2).指申诉请求重新审理。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祖宗亲小事:“ 饶州 卒妻诉理夫死,至召知州 范正辞 庭辩。”
(3).见“ 诉理所 ”。
《漢語大詞典》:诉理所(訴理所)
官署名。 宋 元祐 元年置。掌重新审理 熙宁 元年正月以后至 元丰 八年三月八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件。如有冤屈,予以申雪。宋史·哲宗纪一:“﹝ 元祐 元年﹞三月辛未……置诉理所,许 熙寧 以来得罪者自言。”亦省称“ 诉理 ”。 宋 岳珂 桯史·永泰挽章:“其二言 元祐 置诉理,所以雪先朝得罪之人。”
《國語辭典》:乞閒  拼音:qǐ xián
请求离职閒居。《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閒养病。」
《漢語大詞典》:邀利
请求私利。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汝为人臣既负其主,不能击敌,又欲乘乱邀利,所为如此,何面目復求生乎?” 宋 刘敞 《西汉三名儒赞》:“末世之人,以道邀利。”《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倖以成功。”
分類:请求私利
《漢語大詞典》:通谒(通謁)
通报请求谒见。后汉书·方术传上·李南:“ 和帝 永元 中,太守 马棱 坐盗贼事被徵,当诣廷尉,吏民不寧, 南 特通謁贺。”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遣亲官一人,驰往见 贯 ,至则通謁拜贺于庭。” 清 唐甄 潜书·名称:“通謁於长者……虽非贵,则於名之上,称曰晚。”
《漢語大詞典》:叩请(叩請)
诚恳地请求。
分類:诚恳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