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极口(極口)  拼音:jí kǒu
竭尽口舌。《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怒骂之,公远即时隐入殿柱中,极口数玄宗过失。」《红楼梦》第一五回:「水溶一面极口称奇道异,一面理好䌽绦,亲自与宝玉带上。」
《漢語大詞典》:拒谏(拒諫)
拒绝规劝。《后汉书·申屠刚传》:“愚闻专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知足以拒諫,才足以饰非。”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为天下理财,不为徵利;辟邪説,难任人,不为拒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邱文庄填词:“ 邱 又谓 王 故彰先帝拒諫之失。”
《國語辭典》:进谏(進諫)  拼音:jìn jiàn
以直言进行规劝。多用于下对上。如:「进谏长官」。
《國語辭典》:大谏(大諫)  拼音:dà jiàn
1.极力规劝。《诗经。大雅。板》:「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2.职官名。旧时掌谏诤。《管子。小匡》:「故使鲍叔牙为大谏,王子城父为将。」唐。尹知章。注:「所以谏正君。」
《國語辭典》:规正(規正)  拼音:guī zhèng
匡正、改正。《南史。卷二七。孔靖传》:「奂在职清俭,多所规正,宣帝嘉之,赐米五百斛,并累降敕书,殷勤劳问。」《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曹宪传》:「炀帝令与诸儒撰桂苑珠丛,规正文字。」
《漢語大詞典》:正谏(正諫)
直言规劝。管子·形势:“正諫死节,臣下之则也。”《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子贡 曰:‘ 陈灵公 宣婬於朝, 泄治 正諫而杀之,是与 比干 諫而死同,可谓仁乎?’” 明 文徵明 《送提学副使叙》:“朝野又翕然称之,谓公之风采磊落,有古人正諫之风。”
分類:直言规劝
《國語辭典》:劝导(勸導)  拼音:quàn dǎo
规劝开导。《三国志。卷三九。蜀书。吕乂传》:「乂到官,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馀口。」《程乙本红楼梦》第三六回:「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劝导,反生起气来。」也作「劝诱」。
《漢語大詞典》:规诲(規誨)
规劝开导。左传·襄公十四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諫,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 杜预 注:“规正諫诲其君。”《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今既分张,言集无日,无由復得动相规诲,宜深自砥礪,思而后行。” 唐 刘知几 史通·言官建置:“夫彤管者,女史记事规诲之所执也。”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太息行路难,殷勤进规诲。”
分類:规劝开导
《漢語大詞典》:规益(規益)
规劝补益。三国志·蜀志·董允传:“至於斟酌规益,进尽忠言,则其任也。”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上临轩,念其规益,復急召,俾其道所以然者。”金史·宦者传·潘守恒:“有 潘守恆 者,亦内侍也,素称知书,南迁后规益甚多。”
分類:规劝补益
《國語辭典》:规戒(規戒)  拼音:guī jiè
规劝警戒。如:「训导主任将他好好的规戒一番。」
《漢語大詞典》:劘上
规劝君上。谓直言诤谏。汉书·贾邹枚路传赞:“ 贾山 自下劘上, 邹阳 、 枚乘 游於危国,然卒免刑戮者,以其言正也。” 宋 岳珂 桯史·郑少融迁除:“既而 少融 益舋舋论事,敢於劘上,上亦欣然纳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 光 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
《國語辭典》:愎谏(愎諫)  拼音:bì jiàn
固执己意,不听规谏。《左传。僖公十五年》:「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
《國語辭典》:规讽(規諷)  拼音:guī fèng
规劝讽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
分類:规劝讽谕
《漢語大詞典》:进规(進規)
(1).进谏规劝。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按 吕公 此言,不止附经进规,其解经正确。”《平山冷燕》第一回:“匐伏进规,天保颂醉饱之恩。” 林纾 《赠伍昭扆太守序》:“故本其所见者,豫进规於 伍君 。”
(2).谓进军并有所图谋。清史稿·彰泰传:“詔趣 彰泰 进规 云南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今大军由北路进规,可以制 汉阳 之命。”
(3).指作文、绘画、下棋等事的布局规划。 清 徐沁 明画录·吕纪:“每承制作画,立意进规,嘉赏甚渥。”
《國語辭典》:谏言(諫言)  拼音:jiàn yán
劝谏的话。如:「针对上司错误的决策,他毫不保留的在会议上提出谏言。」
分類:谏言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