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鞭挞(鞭撻)
(1).鞭打。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亡人见神》:“鞭挞奴婢,皆得其过。”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我想,这就是 菲洲 黑奴虽日受鞭挞,还能活下去的原因。”
(2).驾驭,征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论:“ 太祖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宋 苏辙 《进御集表》:“﹝ 神宗 ﹞自初即位,经营百度,有纲纪海内,鞭挞四夷之志。”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故 吐蕃 赞普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3).犹驱送。 唐 杜甫 《上水遣怀》诗之三:“蹉跎 陶唐 人,鞭挞日月久。” 仇兆鳌 注:“鞭挞日月,犹云驱送岁月。”
(4).抨击。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最猛烈的鞭挞了那主人们的是 萧伯纳 。” 秦牧 《艺海拾贝·笑的力量》:“对剥削阶级贪婪愚蠢的讽刺,对他们的风习影响的嘲弄和鞭挞,状物传神的譬喻,智慧警辟的语言,句句都可以引起幽默感。”
(5).责罚;折磨。 郁达夫 《薄奠》下:“我被众人的目光鞭挞不过,心里起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抗和诅咒的念头。” 华嘉 《寂寞》:“即使你躲进一个没有人烟的深谷,它的魔手还是要把你拖出来鞭挞。”
《漢語大詞典》:排击(排擊)
(1).劈砍;打击。 汉 贾谊 《治安策》:“屠牛 坦 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宋书·晋平剌王休祐传:“ 休祐 素勇壮有气力,奋拳左右排击,莫得近。”
(2).排斥;抨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贾表之 ﹞资稟甚豪,尝谓仕宦当作御史,排击姦邪。” 明 李东阳 《曹参论》:“设非 平 勃 诸臣为之排击拨正於后,则 汉 之为 汉 ,我不敢知,恶在其为清净之效也?” 清 彭绍升 《〈南畇先生遗书〉后序》:“而於时有 当湖 陆子 者出,復以排击 王 学为功,又因 王子 而并罪 高子 。”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
《漢語大詞典》:掊击(掊擊)
打击;抨击。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於世俗者也。”后汉书·百官志四“都官从事” 刘昭 注引《博物记》:“中兴以来,都官从事多出之 河 内,掊击贵戚。”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 石林 既为春秋书,其别有四:其解释旨义曰‘传’,其订证事实曰‘考’,其掊击三传曰‘讞’,其编排凡例曰‘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庄周 《南华》……至掊击圣神,凌侮贤哲,亦生民以来未有之变也。”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制,否认偶像的道德。”
分類:打击抨击
《漢語大詞典》:排毁
排斥诋毁;抨击。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及 翔风 年三十,妙年者争嫉之,或者云‘胡女不可为羣’,竞相排毁。”隋书·艺术传·万宝常:“於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九年:“上遣使劳诸将於 大斗拔谷 , 薛万均 排毁 契苾何力 ,自称己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五:“ 魏 刘兰 排毁 董仲舒 。忽有人葛巾野服,直入 兰 读书处,谓曰:‘君自是学士,何为苦相排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 翟马周 既讼罢 李昉 ,与 旦 益相得,每排毁时政,上书自荐。”
《漢語大詞典》:攻排
抨击。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诸子﹞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製。”
分類:抨击
《漢語大詞典》:掊攻
抨击。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夫以 墨 当 战国 ,疆宇至恢,同时宿学,掊攻极至,要属偏激之词,岂平情之论?”
分類:抨击
《漢語大詞典》:挡蹠
犹抨击。 明 夏言 《诚意伯次子閤门使刘仲璟长史传》:“好书史,山居,聚门生故友,奋议攩蹠古今成案。”
分類:抨击
《漢語大詞典》:激急
(1).犹抨击。韩非子·难言:“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譖而不让。”
(2).急遽。 阿英 《关于瞿秋白的文学遗著》:“哪知版子排好以后,在国内的政治上,已经有了激急的变化。”
分類:急遽抨击
《漢語大詞典》:攻劘
犹抨击。 清 龚自珍 《阐〈告子〉》:“攻劘彼为不善者耳,曾不能攻劘性;崇为善者耳,曾不能崇性。”
分類:抨击
《漢語大詞典》:槌提
弃掷;抨击。《增韵·灰韵》:“槌,掷也。《扬子》:‘槌提仁义’。”按,今本《法言·问道》作“搥”。 宋 苏轼 《叶嘉传》:“ 嘉 以皁囊上封事,天子见之……因顾谓侍臣曰:‘视 嘉 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 嘉 。”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庄子论:“至於放言已极,太无町畦, 周 亦自伤其过也……其真荡放无检,如‘槌提’‘絶灭’所云也哉。”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 王充 氏论衡八十四篇…… 刘子玄 槌提 班 马 ,不遗餘力;而独尊信是书。”
分類:抨击
《漢語大詞典》:马蹄(馬蹄)
亦作“ 马蹏 ”。
(1).马的蹄子。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三:“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姚雪垠 《长夜》四:“马蹄踏上河边的薄冰,发出清脆的破裂声。”
(2).庄子篇名。以“ 伯乐 善治马”为残害“马之真性”等比喻,抨击儒家提倡仁义礼乐为桎梏“民性”,要求回到自然状态。后遂以指听其自然。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二:“薄俗防人面,全身学马蹄。”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外物委虫臂,全生思马蹄。”
(3).指箭靶。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执事未覩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马射》:“马射左边为月支二枚,马蹄三枚也。”引申为射箭技巧。
(4).马蹄状的砚台名。 宋 高似孙 砚笺·砚图:“曲水、八稜、四直、莲叶、蟾、马蹄。”
(5).马蹄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玩具·新安制墨:“ 宋徽宗 以苏合油溲烟为墨,后 金章宗 购之,黄金一斤纔得一两……近代惟 新安 罗龙文 所作,价踰拱璧,即一两博马蹏一斤,亦未必得真者,盖墨之能事毕矣。”
(6).沉香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苏恭 曰:“沉香、青桂、鸡骨、马蹄、煎香,同是一树,出 天竺 诸国。”
(7).莼菜的别名。 清 李元 《蠕范·物名》:“蓴曰马蹏。”参见“ 马蹄草 ”。
(8).方言。荸荠。 孙中山 《行易知难》:“又如现在的农业出品,像甘蔗、糖、花生、马蹄、生果、五谷等等,每年该有多少。”《人民日报》1990.3.14:“问了北乡的荷花鱼,又问了 黄村 的马蹄。”
(9).烧饼名。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 老程 回来了,端着两大碗甜浆粥,和不知多少马蹄烧饼与小焦油炸鬼。” 翁偶虹 《北京话旧·货声》:“烧饼有吊炉、马蹄儿、芝麻酱之分。”
《漢語大詞典》:马蹄草(馬蹄草)
莼菜的别名。见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蔬穀上·莼
分類:莼菜
《漢語大詞典》:掇拾
(1).采摘;拾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单舟採菱,或叠舸折芰,长歌阳春,爱深緑水,掇拾者不言疲,謡咏者自流响。”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然其旧瘞之处,全家骸骨容或掇拾未尽。” 潘漠华 《掇拾》诗:“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老的幼的婆娘儿女,弯躬在那儿掇拾。”
(2).搜集。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无正史, 梁 、 陈 、 齐 之籍犹可据,至 周 隋 事多脱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冯;一易世,事皆汩暗,无所掇拾。” 宋 朱胜非 《秀水闲居录》:“或本书久失,后人掇拾为之耳。”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是时诸儒掇拾补葺,专门名家,各守其师之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尧典》等篇,大概是 周 朝史官掇拾传闻,组成有系统的记录。”
(3).指搜集其过失而加以抨击。 宋 梅尧臣 《碧云騢》:“殿中侍御史 马遵 、 吴中復 、 吕景初 极言其过。羣阉於左右或扆后扬言,御史掇拾宰相,自此谁敢当者!”
(4).搜括。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餘,剥肤椎髓,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於此时能安以治之,其功为大。”旧唐书·裴度传:“初,度支盐铁使 王播 ,广事进奉以希宠, 度 亦掇拾羡餘以効 播 ,士君子少之。”
《漢語大詞典》:极口(極口)
竭尽口舌。多谓尽力褒扬、规劝或抨击。北齐书·陈元康传:“ 高祖 尝怒 世宗 ,於内亲加殴蹋,极口駡之。”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平时惟 子厚 与 子由 极口见戒,反覆甚苦,而某强狠自用,不以为然。”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寳玉 便极口赞道:‘好花!’”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当时当地的画家女诗人,当然不止 袁小姐 一个,而被我们的太太所赏识而极口称扬的却只有她一人。”
《漢語大詞典》:讥弹(譏彈)
讥讽并抨击。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僕尝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城访古追记》:“不知何故将题名误为《钓鱼台访古》,致惹复旦大学某教授为文大事讥弹。”
分類:讥讽抨击
《漢語大詞典》:针刺(針刺)
(1). 中国 传统医术的一种。以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汉 枚乘 《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2).喻尖锐抨击。 阿英 《关于瞿秋白的文学遗著》:“《猪八戒》是针刺 吴稚晖 《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而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