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约从(約從)  拼音:yuē zōng
相约以行合从的策略。《战国策。秦策一》:「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國語辭典》:行会(行會)  拼音:háng huì
同业组织。由同行的人共同组织而成,早期多为贸易与工匠团体,其目的在于协调利益冲突、议订行规,以及建立行业的社会正当性。行会又称基尔特,即英文Guild的中文音译。在中国历史文献中,「行」初现于隋代,指都市中的各种行业与组织;清代以后,主要以「会」、「公所」、「帮」来指称同业组织。参见「基尔特」条。
《國語辭典》:联军(聯軍)  拼音:lián jūn
由两个(或以上)不同国家或几部分联合组成的军队。如:「八国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清史稿。卷一四五。艺文志一》:「后文源载籍烬于英法联军,文汇、文宗毁于洪杨之乱,文澜亦有散佚。独文渊、文溯、文津三阁之书,巍然具存。」
《漢語大詞典》:连旗(連旗,連旂)
亦作“ 连旂 ”。
(1).谓旗帜相连。多形容军容之壮。 北周 庾信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飘飘映车幕,出没望连旗。” 北周 庾信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九河闻誓众,千里见连旂。” 隋 薛道衡 《出塞》诗之二:“连旗下 鹿塞 ,叠鼓向 龙庭 。”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推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2).谓军队联合。《晋书·刘乔传》:“苟崇忠恕,共明分局,连旗推锋,各致臣节,吾州将必输写肝胆,以报所蒙。”
《漢語大詞典》:扳联(扳聯)
(1).攀附,联合。 唐 韩愈 《释言》:“ 愈 之族亲鲜少,无扳联之势於今。” 清 刘大櫆 《与吴阁学书》:“欲往京师应举求官,念无扳联之亲,投契之旧,朝夕薪芻食物之资,无所取给。”
(2).攀谈交往。 宋 曾巩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挥手红尘意浩然,夙兴招客与扳联。”
(3).援引。 清 刘大櫆 《碾玉峡记》:“予与二三子捫萝陟险,相扳联以下。”
《國語辭典》:伐交  拼音:fā jiāo
从外交上战胜敌人。《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下政攻城。」
《國語辭典》:联营(聯營)  拼音:lián yíng
联合经营。如:「公车联营」。
《漢語大詞典》:连势(連勢)
谓几种势力联合起来。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术 怒,与 韩暹 、 杨奉 等连势,遣大将 张勋 攻 布 。”魏书·源子恭传:“俄而 建兴蜀 復反,相与连势。”
《漢語大詞典》:联衔(聯銜)
联合署名。衔,原指官衔。镜花缘第六五回:“如果联衔请旨,太后正恐考的人少,那有不准之理。”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大沽前后之役:“维时, 惠亲王绵愉 、宗室尚书 端华 、大学士 彭藴章 等联衔保奏已革大学士 耆英 。” 茅盾 《动摇》:“各团体联衔发表宣言。”
《漢語大詞典》:联署(聯署)
联合署名。新唐书·源乾曜传:“居中未尝廷议可否事,晚节唯唯联署,务为宽平惇大。”新唐书·归登传:“故同列有所諫正,輒联署,无所回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此后通判制逐渐成为普遍全国的定制,各州行文,必须知州和通判联署。”参见“ 连署 ”。
分類:联合署名
《國語辭典》:连署(連署)  拼音:lián shù
两人以上在同一份契约或文件上联合签名,以示共同负责。《北史。卷八三。文苑列传。颜之推》:「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名,得免。」
《漢語大詞典》:乡合(鄉合)
谓使六乡中州党族闾与卒伍相联合,以便互助,联防联保。周礼·秋官·士师:“﹝士师﹞掌乡合州、党、族、閭、比之联,与其民人之什伍,使之相安相受,以比追胥之事,以施刑罚庆赏。” 贾公彦 疏:“‘州党族閭比之联’即是乡合之事。” 孙诒让 正义:“‘掌乡合州党族閭比之联’者,《族师》云‘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閭为族,八閭为联’即所谓联也。若然,乡合之法,止於二族二百家。其二党十族,二州十党,二乡十州以上,家数太多,居里较远,则皆不为联。”
《漢語大詞典》:文联(文聯)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简称。 孙福熙 《早看西北》:“中国文联发起的西北参观团于七月十六日出发。” 徐迟 《凤翔》:“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举行了,他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
《國語辭典》:复果(複果)  拼音:fù guǒ
植物的果实由整个花序之众花簇集而成,称为「复果」。也称为「聚花果」、「多花果」。
《國語辭典》:阵营(陣營)  拼音:zhèn yíng
因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结合的团体。如:「本次活动的圆满完成,主要归功于环保阵营的协助。」
《漢語大詞典》:下唇
下嘴唇
昆虫的下唇,由第二对下腭在中腺联合而成,在各种昆虫内有变化但是典型的包括下唇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