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奇致
新奇的意趣或情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向秀 於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南史·萧范传:“爱奇翫古,招集文才,率意题章,亦时有奇致。” 郁达夫 《夜偕陈世鸿氏松永氏宿鼓山》诗:“暗雨湿衣襟,攀登足奇致。”
《漢語大詞典》:涉趣
(1).谓有意趣的。多指景色。 唐 钱起 《仲春晚寻覆釜山》诗:“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
(2).寻赏风景。 明 王慎中 《游麻姑山》诗:“繄予慕真胜,涉趣不知远。”
《漢語大詞典》:古味
古雅的意趣。 宋 欧阳修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分類:古雅意趣
《漢語大詞典》:词致(詞致)
言论、文辞的意趣和情调。隋书·苏夔传:“少聪敏,有口辩……十四诣学,与诸儒论议,词致可观,见者莫不称善。”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观朝廷之意,特以其文采词致稍有可嘉而未必其言之可用也。” 元 张养浩 《〈牧庵集〉序》:“时公直学士院,每有所述,于醼酣后岸然瞑坐,词致砰隐,书者或不能供;章成,则雄刚古邃,读者或不能句。”
《漢語大詞典》:林壑趣
谓归隐的意趣。 金 张斛 《平安关道中》诗:“行行谢冠冕,復我林壑趣。”
分類:归隐意趣
《國語辭典》:辞致(辭致)  拼音:cí zhì
文辞的意趣、风格。《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北史。卷八三。文苑传。颜之推传》:「尝献梁元帝荆州颂,辞致雅赡。」
《漢語大詞典》:赏意(賞意)
谓赏识精微的意趣。《文选·卢谌〈赠刘琨〉诗》:“谁谓言精?致在赏意。” 吕延济 注:“赏,识也。言谁谓我精麤,至在识意也。”
《漢語大詞典》:人味
指人所特有的自尊心、意趣、感情和意识等。 老舍 《骆驼祥子》五:“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生,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 老舍 《骆驼祥子》七:“在这儿,他觉出点人味儿。”
《漢語大詞典》:识致(識致)
识见意趣。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公植德秉仁,而识致远大。”
分類:识见意趣
《漢語大詞典》:雅饮(雅飲)
富于意趣地饮酒。 唐 李山甫 《寄太常王少卿》诗:“雅饮纯和气,清吟冰雪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由此夜夜必至。每与闔户雅饮。”
分類:意趣饮酒
《國語辭典》:有意思  拼音:yǒu yì si
1.意趣思致不同于流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今小子说一个松江富翁姓潘是个国子监监生,胸中广博,极有口才,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2.有趣,耐人寻味。《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他这番议论颇有意思,大约想我送他些别敬的缘故。」
3.有情意、想拥有。如:「那个男孩子似乎对你有意思。」「你对这个职位有意思吗?」
《漢語大詞典》:精趣
精妙的意趣。 宋 苏舜钦 《答梅圣俞见赠》诗:“自嗟处身拙,与世尝齟齬。至於作文章,实亦少精趣。”
分類:精妙意趣
《漢語大詞典》:媚趣
优美动人的意趣。晋书·王献之传:“ 献之 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中:“其源出于 张华 ,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 明 宋濂 《题欧阳率更帖》:“然而 信本 虽极力追倣 右军 ,而其规矩媚趣或得 大令 为多。”
《国语辞典》:各异其趣(各异其趣)  拼音:gè yì qí qù
意趣各有差异。如:「这两幅画的主题虽然相同,但表现的手法却是各异其趣。」
分类:意趣差异
《国语辞典》:相映成趣  拼音:xiāng yìng chéng qù
互相衬托而更添意趣。如:「他们夫妇俩,一个演生,一个演旦,在戏台上倒是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