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仁义(仁義)
(1).亦作“ 仁谊 ”。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孔颖达 疏:“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吕氏春秋·适威:“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汉书·食货志上:“陵夷至於 战国 ,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生平企仁义,所学皆 孔 周 。” 宋 王安石 《与王子醇书》:“且王师以仁义为本,岂宜以多杀敛怨耶?”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方旦 ( 朱方旦 )书示云,正心诚意,道德仁义,方可看 长安 春色。”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银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2).方言。谓性情和顺善良。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 朝鲜 人民却是那样地仁义。”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倘若有人肯将我收留,让我改邪归正,咱从此以后,准要做个仁义之人。”
《漢語大詞典》:琴瑟
(1).乐器,琴和瑟。亦偏指琴瑟的一种。书·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晋 陆机 《拟西北有高楼》诗:“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琴,一本作“ 瑶 ”。 唐 杜甫 《锦树行》:“飞书 白帝 营斗粟,琴瑟几杖柴门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桐作琴瑟,音调和也。”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琴瑟的输入,大约在 春秋 初年。”
(2).指琴瑟之声,古人以之为雅乐正声。荀子·非相:“听人以言,乐於钟鼓琴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统序科第:“琴瑟不改,而清浊殊涂;丹漆不施,而丰俭异致。” 元 方回 《仇仁近百诗序》:“琴瑟具而滛哇退舍;衣冠正而强暴拱手。”
(3).弹奏琴瑟。《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后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亦借指夫妇、匹配。 宋 苏轼 《答求亲启》:“许敦兄弟之好,永结琴瑟之欢。” 明 王錂《春芜记·感叹》:“我年已逼桑榆,尔尚未谐琴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竹青:“且卿与僕,名为琴瑟,而不认一家,奈何!”
(4).比喻朋友的融洽情谊。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 南朝 梁 刘峻 《广绝交论》:“心同琴瑟,言鬱郁於兰茝;道叶胶漆,志婉孌於塤箎。” 唐 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遶山川。”
《漢語大詞典》:凤鸣(鳳鳴)
(1).凤凰鸣唱。比喻优美的乐声。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
(2).凤凰鸣唱。比喻夫妻感情和洽。 宋 吴坰 五总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参见“ 凤鸣朝阳 ”。
《漢語大詞典》:凤鸣朝阳(鳳鳴朝陽)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因以“凤鸣朝阳”比喻贤才遇时而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君兄弟龙跃云津, 顾彦先 凤鸣朝阳。”新唐书·韩瑗传:“帝造奉天宫,御史 李善感 始上疏极言,时人喜之,谓之‘凤鸣朝阳’。”
分類:贤才遇时
《漢語大詞典》:心颜(心顔)
心情和面色。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奉命震惊,心颜无措。”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 苏辙 《再祭八新妇黄氏文》:“往反累汝,愧於心颜。” 陈毅 《初游青岛》诗:“观此新气象,使我开心颜。”
《漢語大詞典》:形气(形氣)
(1).形和气。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 汉 贾谊 《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
(2).指精气、元气。 汉 班固 《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
(3).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
(4).形貌和气质。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 季兰 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 宋 沈辽 《寄题野翁无闷堂》诗:“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瓌瑋。”
《漢語大詞典》:阳舒(陽舒)
(1).语本 汉 张衡 《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后因以“阳舒”指舒畅的心情和宽松的气氛。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阳舒阴惨,生民大情,忧合驩离,品物恒性。”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闻阴惨者刑也,阳舒者德也。”
(2).借指书法中笔划的舒展。 唐 皎然 《张伯英草书歌》:“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
《漢語大詞典》:体贴(體貼)
(1).附会。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此皆是将小夫贱隶事体贴圣人, 孟子 又復书之何耶?”朱子语类卷七八:“如《二典》《三謨》等篇,义理明白,句句是实理。 尧 之所以为君, 舜 之所以为臣, 皋陶 、 稷 、 契 、 伊 、 傅 辈所言所行,最好紬绎玩味,体贴向自家身上来,其味自别。”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谢灵运 拟 魏文帝 《芙蓉池》之作,过於体贴。”
(2).细心体会。《朱子全书》卷五五:“乃知 明道先生 所谓‘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者。”红楼梦第三二回:“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朱自清 《南京》:“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 六朝 的兴废, 王 谢 的风流, 秦淮 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
(3).关怀;忖度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同情和关切。红楼梦第五七回:“ 宝釵 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消几日,把姑娘的脸面儿保养得有红似白,光滑饱满;心窝儿体贴得无忧无虑,舒畅安和。”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三:“纵令自己也在困难里,也还是照顾别人,体贴别人。”
《漢語大詞典》:情和
谓民心悦服。后汉书·南蛮传:“ 进 乃简选良吏,得其情和。”
《漢語大詞典》:人味
指人所特有的自尊心、意趣、感情和意识等。 老舍 《骆驼祥子》五:“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生,没有一点起色与人味。” 老舍 《骆驼祥子》七:“在这儿,他觉出点人味儿。”
《漢語大詞典》:融洽
(1).融会;融合。 清 戴名世 《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夫惟沉潜反覆於论语孟子、 曾子 、 子思 之书……贯穿融洽,怡然理顺,涣然冰释。”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此三句无味之极,与通首词意,均不融洽,所谓外强中乾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或盲目固执一民族的文化性,不善融洽适应,自疲其个性,为陈死的旧时代而牺牲。”
(2).谓感情和睦,没有隔阂。 清 华翼纶 《锡金团练始末》:“二月初,易服雇小舟由水道至 永昌 ,访 徐少蘧 ,细述近况,相对蹙额。知 少蘧 与伪帅 熊万荃 、 钱贵仁 甚融洽。”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七:“想想看,在我们初次见面,他就能将我们的顽固的心,用语言融洽了下来。”
(3).和煦;明媚。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吴子华祭陆鲁望文:“霏漠漠,澹涓涓,春融洽,秋鲜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陆龟蒙作“融冶”。
《漢語大詞典》:传染(傳染)
(1).旧谓因病疫传播蔓延而致病。现代医学指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别的生物体。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不知此病(按指瘟疫)原鬱热所致……使阳气发洩,自不传染。” 丁玲 《一天》:“地基小,人太多,空气都坏了,这里常常可以散播出一些传染的病症。”
(2).通过语言或行动引起他人相同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清 薛福成 《庸盦文编·处置哥老会匪片》:“似暂宜停募 楚 勇,俾 哥老会 之渊源不至循环相嬗,亦可杜邻省各营传染之患。” 巴金 《望着总理的遗像》:“他的态度恳切,话语明确,通过一个晚上的交谈,他把他那坚定的信心传染给我们了。”
《漢語大詞典》:软心肠(軟心腸)
富于同情和怜悯的和善心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 老田头 听到这儿,低下头来,泪珠噼里拍拉往下掉,是穷人特有的软心肠,和他自己的心事,使他忍不住流泪。” 张英 《老年突击队》:“哪知 武大妈 是个软心肠的人,她越哭越伤心了。”
《漢語大詞典》:独白(獨白)
戏剧、电影中角色或文学作品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 茅盾 《夏夜一点钟》:“‘一点钟了呵!’她无意中朝梳妆台上的小钟看了一眼,无意中叹出了这句独白。” 郁达夫 《杨梅烧酒》:“我一边慢慢地向前走着,一边不知不觉地从嘴里却念出了这样的一句独白来。” 艾芜 《欧洲的风》:“ 陈老九 像在独白,又像对众人讲的一般,大声叫了起来。”
《漢語大詞典》:矜谅(矜諒)
同情和谅解。 清 端方 《清廷预备立宪》:“然其原本忠爱,别无贰心,已为朝廷所矜谅。” 粤东闲鹤 《曹汝霖·商界罢市之经过》:“ 邹静斋 、 汤节之 、 曹慕管 等先后起言商学罢业之苦衷,并述商界举动,纯为自动性质,切求各长官矜谅。”
《漢語大詞典》:没情趣
犹言不知情和不识趣。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他待要去来,我怎留他转来,没情趣的寃家心忒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