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毛头(毛頭)  拼音:máo tóu
小孩子。毛躁、不懂事的。如:「你以为你很行吗?只不过还是个毛头小子罢了!」
《國語辭典》:晬盘(晬盤)  拼音:zuì pán
小孩周岁时所陈设的盘,上置纸、笔、针、缕等物,观小孩发意所取,以测验其贪、廉、智、愚。
《漢語大詞典》:马牙(馬牙)
(1).即马牙硝。 唐 卢照邻 《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昔在 关西 太白山 下,一隐士多玄明膏,中有丹砂八两。予时居贫,不得好上砂,但取马牙颜色微光净者充用。”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十二:“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参见“ 马牙硝 ”。
(2).俗称婴儿口腔里的白色斑点为“马牙”。
《漢語大詞典》:马牙硝(馬牙硝)
亦作“ 马牙消 ”。 朴硝的一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 楚州 盐城 古盐仓下土中,又有一物,六稜,如马牙硝,清莹如水晶,润泽可爱,彼方亦名太阴玄精。”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丹房镜源·诸消篇》有马牙消、朴消、芒消、缩砂、坑消五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朴消:“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消,在上有芒者为芒消,有牙者为马牙消……朴消即是芒消、马牙消,一物有精粗之异尔。”
分類:朴硝
《漢語大詞典》:呱泣
指婴儿啼哭。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三:“闭门弄添丁,哇笑杂呱泣。”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对此藐孤之呱泣,益思故剑之恩情。”
《國語辭典》:保子  拼音:bǎo zǐ
1.婴儿、赤子。《大戴礼记。主言》:「上之亲下也,如腹心;则下之亲上也,如保子之见慈母也。」
2.象棋中属于防禦性的战斗技巧,以一子保护另一个即将被捉的子。
分類:襁褓婴儿
《漢語大詞典》:认人(認人)
(1).辨认人的容貌、声音等(多指婴儿)。如:小孩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就开始认人了。
(2).方言。认生。如:他的儿子认人,只要父母抱,不要别人抱。
《漢語大詞典》:洗儿钱(洗兒錢)
洗儿时,亲朋赐赠给婴儿的钱。 唐 王建 《宫词》之七一:“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明 沈鲸《双珠记·避兵失侣》:“﹝ 安禄山 ﹞出入禁中,拜贵妃为母,赐洗儿钱。”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可覲 请令生往一会,且以朱提三星寄 緑婴 为洗儿钱。”亦省称“ 洗钱 ”。《西游补》第一回:“造化小儿,宜弗有怒。故为乎洗钱未赐,飞鳧舄而浴西渊?”参见“ 洗儿会 ”。
《漢語大詞典》:洗儿会(洗兒會)
旧俗,婴儿生后三日或满月时亲朋会集庆贺,给婴儿洗身,叫做“洗儿会”。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满月……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於盆中,下菓子綵钱葱蒜等,用数丈綵绕之,名曰围盆;以釵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於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徵。浴儿毕,落胎髮,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是贵妃娘娘与 安禄山 做洗儿会哩。”
《國語辭典》:本能  拼音:běn néng
不待学习而生来具有的才能,具有三项特点:一为天赋的、不学而能的动作。二为先天有组织的反应。三为同类生物各分子所同有。
《漢語大詞典》:孩笑
特指婴儿笑。孩,小儿笑。《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 汉 赵岐 注:“在襁褓知孩笑。” 三国 魏 曹植 《金瓠哀辞》:“在襁褓而抚育,向孩笑而未言。”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孩笑之时,见之者知其孝友;能言之际,听之者许其聪明。”
分類:婴儿小儿
《國語辭典》:晬日  拼音:zuì rì
生子周岁称为「晬日」。
《國語辭典》:百家衣  拼音:bǎi jiā yī
旧俗向众邻家们求取碎布,缝制成给幼儿穿的衣裳。据说穿了此衣,可保长命。清。李鉴堂《俗语考原。百家衣》:「俗为婴儿乞零碎布帛于众邻,合以制衣,云衣之可致福,此为风由来己久。」
《漢語大詞典》:始孩
谓婴儿刚会笑。文选·潘岳〈寡妇赋〉:“孤女藐焉始孩。” 李善 注:“孟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赵岐 曰,孩提,谓二三岁之间,始孩笑可提抱者。礼记·内则曰,子生三月,孩而名。”
分類:婴儿
《漢語大詞典》:未晬
指婴儿未满周岁。
《漢語大詞典》:杏殇(杏殤)
谓杏的花苞凋落。喻婴儿夭折。 唐 孟郊 《杏殇》诗序:“杏殤,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婴,故作是诗。” 金 元好问 《清明日改葬阿辛》诗:“ 孟郊 老作枯柴立,可待吟诗哭杏殤。”
《漢語大詞典》:玉婴(玉嬰)
(1).白润如玉的婴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 杨文公 之生也,其胞荫始脱,则见两鹤翅交掩块物而蠕动,其母急令密弃诸溪流。始出户,而祖母迎见,亟啟视之,则两翅歘开,中有玉婴转侧而啼。举家惊异,非常器也。”
(2).笋的别称。
(3).指新竹。 宋 毛滂 《青玉案·竹间戏作》词:“玉婴初有排云兮。向晚色、娟娟静。秋入风枝清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