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重晖(重暉)
谓前后相继的光辉业绩。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仁义在躬,用之不匱。尚想重暉,载挹载味。”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魏 晋 以降,弈世重暉。”
《漢語大詞典》:连步(連步)
(1).行走时,后脚迈到和前脚相齐的位置,再迈前脚向前进。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郑玄 注:“连步,谓足相随不相过也。”
(2).接踵,前后相承。拾遗记·周灵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孟子 云:‘千年一圣,谓之连步。’” 齐治平 校注:“此语不见今孟子七篇中……继踵即连步也。”
(3).犹快步。 唐 刘商 《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至,连步访緇衣。” 明王玉峰《焚香记·登程》:“ 王兄 ,且暂住马,连步忙追驥尾,好同行竝轡论交。” 清 林则徐 《舆人行》:“陵危反试腾踔力,连步不闻喘息声。”
(4).并走;同行。 南朝 梁武帝 《赠逸民诗》:“乘舆携手,连步同游。” 唐 张籍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诗:“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唐 姚合 《寄华州李中丞》诗:“省署尝连步,江皋欲独耕。”
《國語辭典》:因袭(因襲)  拼音:yīn xí
沿用旧例而不改变。《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序》:「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文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也作「因仍」。
《漢語大詞典》:连光(連光)
光耀相连。常喻前后相连俱为美好的事物或人。 南朝 梁 江淹 《敕为朝贤答刘休范书》:“三后连光,四圣沓轨。”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频寄词於章句之末,愿连光於咳唾之餘。”
《國語辭典》:骖靳(驂靳)  拼音:cān jìn
比喻前后相随。语本《左传。定公九年》:「吾从子如骖之靳。」
《漢語大詞典》:中武
前后相间一足之地。礼记·玉藻:“君与尸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 孔颖达 疏:“中,犹间也。每徙足间容一足地,乃躡之也。”
《漢語大詞典》:尾衔(尾銜)
相随貌。前后相衔接。 明 谢榛 《暮秋寄怀徐子与时宦长芦》诗:“乱帆鳞次泊,众鸟尾衔归。” 明 方以智 《东西均》:“东西之分,相合而交至;东西一气,尾衔而无首。”
《漢語大詞典》:传座(傳座)
亦作“ 传坐 ”。 古人在年后相邀邻里饮宴称传座。 唐 唐临 冥报记卷下:“ 长安 市里风俗,每岁元旦以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座。”座,法苑珠林卷九二、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作“坐”。
《國語辭典》:祀灶日  拼音:sì zào rì
民间祭祀灶神的日子。旧时相信灶神在此日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之事,所以要祭祀祂。汉代的祀灶日在初夏,到了晋代,改到腊月二十四日。此后则普遍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也称为「祭灶节」、「送灶神」。
《漢語大詞典》:前后脚(前後脚)
(1).前后相继,时间隔的很短。 老舍 《赵子曰》第三:“ 赵子曰 垂头丧气的立起来,懒懒的向前开了门。 欧阳天风 与 武端 前后脚的跳进去。” 黄宗英 等《抖抖眉毛立大志》:“就在这前后脚, 宿迁 县委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
(2).前脚与后脚。 朱博平 《扑兽记·强套长颈鹿五》:“我注意到它们飞快替换着的四腿,左侧的前后脚举起时,体重完全落在左右侧的前后腿上。”
《漢語大詞典》:重规迭矩
1.谓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
2.比喻因袭、重复。
《國語辭典》:重规叠矩(重規疊矩)  拼音:chóng guī dié jǔ
1.规、矩各相重叠。比喻情事相同。三国魏。明帝〈改元景初以建丑月为正月诏〉:「此历数之序,乃上与先圣合符同契,重规叠矩者。」也作「重规袭矩」。
2.比喻因袭重覆。如:「不好的制度就应该改革,不要重规叠矩,毫无进步。」
《國語辭典》:衔尾相随(銜尾相隨)  拼音:xián wěi xiāng suí
前后相连接,跟随。《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如遇险阻,衔尾相随。」也作「衔尾相属」。
《國語辭典》:项背相望(項背相望)  拼音: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项,颈项。背,背脊。项背相望形容人数众多,前后相继不绝。《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也作「肩背相望」。
《漢語大詞典》:翕趿
鸟群飞前后相接貌。 明 唐顺之 《雁训》:“神 頡 作书,实始鸟跡,而雁以字称焉。观其队矫朋騫,翕趿纠纷,一纵一横,乍合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