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颤音(顫音)  拼音:zhàn yīn
装饰音名称。Trill、Trillo的中译名。主要音与相邻音的快速交替演奏。
《漢語大詞典》:气浪(氣浪)
气体受到外力推动时所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 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一阵气浪把他掀倒在地下。” 光未然 《英雄钻井队》诗:“这时最后一阵气浪打过来,把他掀出井台抛到半空中。”
《國語辭典》:火山口  拼音:huǒ shān kǒu
火山活动时地下的高温物质喷到地面的出口。一般位于火山锥顶部或侧面,火山喷发停止后由于地下通道中的熔岩冷凝收缩,火山口形成环形凹陷的区域;口内有陡峭的内壁,地表面上常呈椭圆形或圆形,直径数十米到数公里不等。
《國語辭典》:快板  拼音:kuài bǎn
一种曲艺。表演者通常自击竹板和节子,按较快的节奏念诵唱词。基本用七字句,押韵,或间以说白。
《漢語大詞典》:佾舞生
清 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
《漢語大詞典》:转关系(轉關係)
党派或团体的成员在调动时转移组织关系。 周立波 《张闰生夫妇》:“当天到公社和大队去转关系时,他的背后跟着一群小孩子。”《花城》1981年第6期:“我俩的资历算差不多,不同的是,他已经在三个月前转关系,成了宣传处的正式一员。”
《漢語大詞典》:招帜(招幟)
(1).招旗。 郭沫若 《南冠草》第四幕:“左侧一座酒家,前有瓜架,着瓜甚多。招帜上标出‘憨憨泉’三字。” 郭沫若 《虎符》第五幕:“ 唐雎 右手持杖,左手执一白色相士招帜。”
(2).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李大钊 《俄国大革命之影响》:“吾之东邻, 寺内 内阁之成立,即以是为招帜者也。”
《漢語大詞典》:死点
一个孤立的、僻静的或落后的地点、地区或状况。例如:文明世界中的文化死点。
机器中的活塞在汽缸内做往复运动时最左和最右(或最上和最下)的位置
《漢語大詞典》:移圈
在皮带盘缓慢转动时,用力把皮带推向传动
把针织物输送到另一台针织机的针头上,以便进一步再操作
针织线圈从一种机器(如罗纹机)到另一机器的运动
《漢語大詞典》:吆号子(吆號子)
陕北 一种农村小调,是劳动时一种集体唱歌的形式。多半由一个人领唱,唱完一句或一段,众人“吆号”“吆号”地帮腔,故称。亦指大声唱“吆号子”。 杜鹏程 《延安人》三:“对面山上,有几百名工人在吆号子。”参阅《陕北民歌选·吆号子》
《漢語大詞典》:心头撞鹿(心頭撞鹿)
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水浒传》第一○一回:“ 王庆 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觔麻。”亦作“ 心头鹿撞 ”。 梁羽生 《江湖三女侠》第八回:“这托名 李双双 的文弱少年果然是 吕四娘 ! 唐晓澜 又喜又惊,心头鹿撞,跳个不停!”
《国语辞典》:起动马达(起动马达)  拼音:qǐ dòng mǎ dá
一种用来起动引擎的电动机。引擎起动时,往往需较大的力,若无法自行运转起动,就需藉助外力。如汽车引擎,即需起动马达协助起动。
《国语辞典》:滚动摩擦(滚动摩擦)  拼音:gǔn dòng mó cā
一种摩擦的方式。物体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
《国语辞典》:高压回流(高压回流)  拼音:gāo yā huí liú
高气压从陆地向海面移动时,依顺时钟方向向外旋出气流,为经过地区带来温暖而潮湿的空气,使气温明显上升或生成浓雾,称为「高压回流」。
《国语辞典》:空气阻力(空气阻力)  拼音:kōng qì zǔ lì
空气对物体运动时的阻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属于流体阻力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