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牢剌
忧愤不平。文选·马融〈长笛赋〉:“牢剌弗戾, 诸 賁 之气也。” 李善 注:“牢剌,牢落乖剌也。”
分類:忧愤不平
《漢語大詞典》:隐戾(隱戾)
抑郁不平。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康南海的哲学》:“虽其外强为熙熙融融,然其中非含隐戾不平之气,即蓄愁鬱不堪之象。”
分類:抑郁不平
《漢語大詞典》:鍡鑸
亦作“ 鍡鑘 ”。 不平坦。
分類:不平平坦
《漢語大詞典》:崴魁
同“ 崴嵬 ”。 不平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径入 雷室 之砰磷鬱律兮,洞出 鬼谷 之堀礨崴魁。”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崛礨崴魁,不平也。” 王先谦 补注:“魁,嵬之借字。”
分類:不平张揖
《國語辭典》:戏剧性(戲劇性)  拼音:xì jù xìng
指事情的发展演变犹如戏剧般,有高潮起伏或出人意料的情节。如:「这场官司缠讼多年,想不到竟戏剧性地以和解收场。」
《国语辞典》:偏袒扼腕  拼音:piān tǎn è wàn
形容愤慨不平的样子。《战国策。燕策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也作「偏袒扼腕」。
分类:愤慨不平
《国语辞典》:良心不安  拼音:liáng xīn bù ān
违反良知,内心不平静。如:「即使事情不是他做的,但知情不报,仍让他感到良心不安。」
《国语辞典》:满肚牢骚(满肚牢骚)  拼音:mǎn dù láo sāo
一肚子牢骚。比喻非常、极度的抑郁不平。如:「他在连续假日中值班,满肚牢骚。」《大马扁》第九回:「所以当时北京风气初开,都闻得保国会三字来相从附,整整有几十人之多,过半是候补马差人员,未有官职,满肚牢骚的。」
《国语辞典》:静力平衡(静力平衡)  拼音:jìng lì píng héng
静力平衡是指物体既不平移又不转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条件为物体所受的合力与合力矩均同时为零。
《国语辞典》:牢骚满腹(牢骚满腹)  拼音:láo sāo mǎn fù
满肚子埋怨不平的情绪。如:「眼高手低的人总是牢骚满腹,什么都看不惯。」
《国语辞典》:急忿怨痛  拼音:jí fèn yuàn tòng
窘迫而忿恨不平。《红楼梦》第一回:「再兼上年惊吓,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国语辞典》:萑苻不靖  拼音:huán fú bù jìng
盗贼土匪很多,治安不平静。
《国语辞典》:物不平则鸣(物不平则鸣)  拼音:wù bù píng zé míng
物受到不平的待遇就会呼喊。《红楼梦》第五八回:「怨不得芳官!自古说:『物不平则鸣』。他少亲失眷的在这里,没人照看,赚了他的钱,又作践他,如何怪得!」
《国语辞典》:二等边梯形(二等边梯形)  拼音:èr děng biān tī xíng
梯形之不平行二边边长相等者,称为「二等边梯形」。其特性有各底两端的之角相等、对角互补以及二对角线等长。
《国语辞典》:路见不平,也有向灯向火(路见不平,也有向灯向火)  拼音:lù jiàn bù píng,yě yǒu xiàng dēng xiàng huǒ
(谚语)行人若遭逢道路不平坦,就会拿灯火来照亮。比喻事情的是非曲直自有急公好义的人主持公道。《金瓶梅》第九六回:「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自古路见不平,也有向灯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