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索饭
珍怪
珍膳
糠籺
龟背
金齑
饷客
膻荤
流匙
仙品
甘食
游食
饭食
小米
食子
《漢語大詞典》:索饭(索飯)
讨取食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有报者云, 叔文 索饭, 韦相 已与之同餐閤中矣。” 唐 李贺 《寄马初阳道士》诗:“山厨猿索饭,竹屋鹤听棋。”
分類:讨取食物
《國語辭典》:珍怪  拼音:zhēn guài
1.珍贵奇异。《文选。宋玉。高唐赋》:「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南朝宋。释慧琳〈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释迦之旨,淡然可寻。珍怪之辞,皆成通论。」
2.珍奇罕见的事物。《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到关,关阅其宝器,宝器珍怪多于王室。」《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军行数千里,不绝于郊,其珍怪不如山东之府;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
《漢語大詞典》:珍膳
珍贵的食物。《周礼·天官序》“膳夫” 汉 郑玄 注:“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论又云:嘉肴珍膳,虽所未尝,尝必美之,适於口也。”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六:“珍膳以夸厚味而无所益於生。” 清 曾国藩 《求阙斋记》:“由是八音繁会,不足於耳;庶羞珍膳,不足於味。”
分類:珍贵食物
《漢語大詞典》:糠籺
亦作“ 糠覈 ”。 指粗劣的食物。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 裴駰 集解:“ 孟康 曰:‘麦糠中不破者也。’ 晋灼 曰:‘覈音紇,京师谓麄屑为紇头。’” 唐 韩愈 《马厌穀》诗:“马厌穀兮,士不厌糠籺。” 宋 司马光 《奉和何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因循恋糠籺,汨没老涂淤。”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之十九:“寒士虀盐原易足,少年糠覈已粗偿。”
《漢語大詞典》:龟背(龜背)
(1).龟的背部。亦形容物体中部隆起之状。 汉 杨修 《孔雀赋》:“首戴冠以飭貌,爰龟背而鸞颈。” 宋 苏轼 《万山》诗:“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元史·祭祀志三·宗庙上:“祏室,每室红锦厚褥一,紫锦薄褥一,黄罗复帐一,龟背红帘一,缘以黄罗带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忠义﹞室三间,黄琉璃瓦,緑琉璃龟背腰墙。”
(2).一种形似龟背的六角形装饰花纹。
(3).佝偻病。因患者背脊隆起,故名。也叫驼背。孔丛子·嘉言:“吾观 孔仲尼 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顙, 黄帝 之形貌也;脩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 成汤 之容体也。”《医宗金鉴·杂证·龟背》:“龟背坐早被风吹,傴僂背高状如龟。” 郭沫若 《高渐离》第二幕:“ 李斯 说他的样子太怪,龟背,缺牙巴,耳朵又聋,一看就有些怪气,并没有什么仙气。”
(4).菜肴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若别要下酒,即使人外买软羊、龟背、大小骨、诸色包子、玉板鮓、生削巴子、瓜薑之类。”
(5).家具名。指一种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横板。 清 施鸿保 《闽杂记》:“俗於壁上加横板,安置食物,吾乡称为龟背, 建 邵 等处亦同。”
《漢語大詞典》:金齑(金齏)
指切成细末的精美食物。 宋 梅尧臣 《答持国遗鯋鱼皮鲙》诗:“海鱼沙玉皮,剪鱠金齏釅。” 清 吴伟业 《燕窝》诗:“味入金齏美,巢营玉垒虚。”
《國語辭典》:饷客(餉客)  拼音:xiǎng kè
以食物款待宾客。也作「饷宾」。
《漢語大詞典》:膻荤(羶葷)
指肉类食物。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长安 众富儿,盘饌罗羶荤。不解文字饮,唯能醉红裙。”
分類:肉类食物
《漢語大詞典》:流匙
古代舀食物的器具。 唐 杜甫 《佐还山后寄》诗之二:“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六:“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竹间炊玉香,会见流匙滑。” 明 邵璨 《香囊记·供姑》:“谁信我家贫,日晏方炊黍,看流匙软粒,似玉还似珠。” 清 朱彝尊 《江城子·黄雀》词:“凝想流匙真个滑,全不数,鸭餛飩。”
分類:食物器具
《漢語大詞典》:仙品
(1).稀有罕见的非凡之品。 唐 谢邈 《谢人惠琴材》诗:“七弦妙制饶仙品,三尺良材称道情。”宣和书谱·女仙吴彩鸾:“ 彩鸞 为以小楷书唐韵……字画虽小,而宽绰有餘,全不类世人笔,当於仙品中别有一种风气。” 清 龚自珍 《跋唐人临晋本黄庭经》:“此卷之为 唐 临 晋 蹟,不在缺笔一证,审其气韵,殆仙品也。”
(2).指非凡的气质和姣美的姿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视其女,嫣然展笑,真仙品也。”
(3).仙人的品级地位。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某 东海 龙也,天帝所敕,主八海之寳,一千年一更其任,无过者超证仙品。”
(4).仙界的果品食物。《西游记》第五回:“是我不待他请,先赴 瑶池 ,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
《漢語大詞典》:甘食
(1).食美味。国语·晋语四:“若克有成,公子无亦 晋 之柔嘉,是以甘食。”史记·淮阴侯列传:“农夫莫不輟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通典·食货十一:“於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人偷甘食好衣,不事蓄藏之产业。” 瞿秋白 《饿乡纪程·绪言》:“乌沉沉甘食美衣的所在--是黑甜乡。”
(2).觉得食物甜美。孟子·尽心上:“饥者甘食,渴者甘饮。”《周书·文帝纪下》:“及居官也,则昼不甘食,夜不甘寝。”
(3).鲜美的食物。 明 宋濂 《薛府君墓志铭》:“ 项氏 不茹荤肉,凡获甘食疏材,必畜之。”
《國語辭典》:游食(遊食)  拼音:yóu shí
流荡不务正业。《商君书。农战》:「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宋书。卷五。文帝本纪》:「自顷农桑惰业,游食者众,荒莱不辟,督课无闻。」也作「游食」。
《國語辭典》:饭食(飯食)  拼音:fàn shí
1.餐饭的通称。
2.用餐以米饭为主。相对于面食而言。如:「我爱饭食,不爱面食。」
《國語辭典》:小米  拼音:xiǎo mǐ
植物名。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高约一点五公尺。花小而密集,呈圆锥花序。可食用,亦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滋补等疗效。
分類:小米食物
《漢語大詞典》:食子
(1). 战国 时, 魏 将 乐羊 为表示忠于 魏国 ,而忍心吃了 中山国 烹其子所做的羹。事载《战国策·魏策三》《中山策》《韩非子·说林上》。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四:“ 乐羊 为 魏 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2).混饭吃的人。 郁达夫 《遇释无邻知旧友某尚客金陵作此寄之》诗:“食子只今迷日月,铜人应更泣觚棱。”
(3).方言。食物。 克非 《春潮急》三七:“两旁田里,成群结队寻觅食子的八哥、棬果儿见人走过,惊得迎着朝阳扑扑乱飞。”
(1).用乳汁哺育子女。礼记·内则:“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 孔颖达 疏:“使其食子,须有乳汁。” 孙希旦 集解:“食子,使乳之也。”
(2).指奉祭祀、供养的人。左传·文公元年:“ 叔服 曰:‘ 穀 也食子, 难 也收子。 穀 也丰下,必有后於 鲁国 。’” 杜预 注:“食子,奉祭祀、供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