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余地
抽茧
常论
快论
世语
通说
浮论
游言
妙说
市场
主言
剿说
空论
时谈
私论
《國語辭典》:馀地(餘地)  拼音:yú dì
1.可供言语或行为缓冲回旋的空间。《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议论有馀地,公侯来未迟。」
2.坟墓外的空地。
《漢語大詞典》:抽茧(抽繭)
(1).抽引茧丝。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微若抽茧,逝如激电。”
(2).喻引出其言论加以申述。 曼华 《同盟会时代民报始末记》:“《民报》之出,殆首在廓清反动言论,抽茧剥蕉,而后革命理论之真諦以明。”
《漢語大詞典》:常论(常論)
(1).指普遍适用的道理和法则。后汉书·王符传:“国以贤兴,以諂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古今之常论,而时所共知也。”
(2).平庸的言论。汉书·谷永传:“背可惧之大异,问不急之常论。” 章炳麟 《论式》:“游谈恣肆而无法程,常论宽缓而无攻守。”
《漢語大詞典》:快论(快論)
痛快的言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祠:“近日 娄中 王衡 力詆其人,俱千古快论。”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真宗》:“安得如此快论,而犹不从,亦愚甚矣。”
分類:痛快言论
《漢語大詞典》:世语(世語)
(1).世俗的言论。《无量寿经》卷下:“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明 刘基 《招隐》:“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
(2).俗语。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唯 王 、 宋 著书,叙 元 、 高 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
《漢語大詞典》:通说(通説)
(1).通达的言论。 南朝 宋 颜延之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无形之有,既不匠立,徒谓支离,以为通説。”
(2).普遍的说法。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构成近世国家最要紧的要素,就是人民、领土、主权三件物事,这是近来国家学者的通说。”
《漢語大詞典》:浮论(浮論)
空虚不实的言论。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羣辈之躁聚势门,欲以浮论笼驾主司者。”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二》:“虚文相挻,浮论相倚。”
《國語辭典》:游言  拼音:yóu yán
浮誇不实的言论。《礼记。缁衣》:「大人不倡游言。」
《漢語大詞典》:妙说(妙説)
意旨精微的言论。《魏书·常景传》:“味道综微言,端蓍演妙説。”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之一:“緑帙啟真词,丹经流妙説。”
《國語辭典》:市场(市場)  拼音:shì cháng
1.买卖货物的场所。如菜市场、超级市场等。
2.在一定经济范围内商品行销的区域。如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等。
3.指所有对某商品或服务有购买力又有购买意愿之潜在顾客。例如,这本书有市场是指有人有购买能力、又愿意购买该书,这些潜在顾客就构成该书的市场。
《漢語大詞典》:主言
(1).崇尚空谈。国语·晋语五:“ 阳子 华而不实,主言而无谋。” 韦昭 注:“主,尚也。”
(2).以记载言论为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大舜 云:书用识哉!所以记时事也。盖圣贤言辞,总为之书,书之为体,主言者也。” 黄侃 札记:“传其语言谓之书。”
《國語辭典》:剿说(勦說)  拼音:chāo shuō
剽窃他人的言论以为己出。《礼记。曲礼上》:「毋剿说,毋雷同。」北周。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龄早慧,幼志夙成,立必正方,言无剿说。」也作「剿说」。
《國語辭典》:空论(空論)  拼音:kōng lùn
不察客观事实而发的空泛论调。如:「他总爱滔滔不绝地发表空论,令人觉得肤浅。」《三国志。卷二四。魏书。韩崔高孙王传。高柔》:「事须判决,空论刑措之美,无闻当不之实哉?」
《漢語大詞典》:时谈(時談)
亦作“ 时谭 ”。
(1).时人的称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与大司马书,道 渊源 识致安处,足副时谈。”魏书·崔休传:“﹝ 休 ﹞公平清洁,甚得时谈。” 唐 柳宗元 《奏荐从事表》:“早登科选,夙洽时谭。”
(2).时人的言论。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叙事乖理者,其流有五……三曰,直引时谈,竟无它述。”
分類:称道言论
《漢語大詞典》:私论(私論)
(1).偏私的议论。管子·任法:“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説。”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於是立私论之条、偶语之律。听吏告其民,奴告其主,威刑日滥。”
(2).个人的言论。 宋 欧阳修 《正统论下》:“其恶 秦 而黜之,以为闰者谁乎,是 汉 人之私论,溺於非圣曲学之説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