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劝耕(勸耕)
(1).犹劝农。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尸子卷下:“ 有虞氏 身有南亩,妻有桑田, 神农 并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唐 杜甫 《大雨》诗:“阴色静壠亩,劝耕自官曹。”
(2).努力耕种。《汉书·食货志上》:“此农夫所以常困,有不劝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贵者也。”
《國語辭典》:作苦  拼音:zuò kǔ
工作劳苦。《汉书。卷六六。杨敞传》:「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
《漢語大詞典》:辍耕(輟耕)
中止耕作。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 少时,尝与人佣耕,輟耕之垄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陈涉 輟耕於陇上, 石勒 倚啸於东门。”
分類:中止耕作
《國語辭典》:耕犁  拼音:gēng lí
作物栽植前翻动土壤的工作。唐。孟郊〈寒溪〉诗八首之三:「幽幽棘针村,冻死难耕犁。」
分類:耕田耕作
《漢語大詞典》:南讹(南訛,南譌)
(1).亦作“ 南为 ”、“ 南伪 ”、“ 南譌 ”。指夏时耕作及劝农等事。《书·尧典》:“申命 羲叔 ,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 孔 传:“讹,化也。掌夏之官,平叙南方化育之事……四时同之,亦举一隅。”史记·五帝本纪:“申命 羲叔 ,居 南交 。便程南为,敬致。” 司马贞 索隐:“春言东作,夏言南为,皆是耕作营为劝农之事。”汉书·王莽传中:“予之南巡,必躬载耨,每县则薅,以劝南伪。” 南朝 齐 谢朓 《雩祭歌》:“火景方中南譌秩,靡草云黄含桃实。”
(2).南方主夏属火, 炎帝 所司。因用以借称火神。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又若南讹赫怒,人失其所,焦砂烂石以何盛,轻箑纤絺而曷御。” 清 杨模 《闰六月初七夜月》:“南讹莫认火西流,顾兔高悬略似钩。”
《國語辭典》:服田  拼音:fú tián
种田、从事农作。《书经。盘庚》:「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金史。卷一二七。孝友列传。序》:「服田力穑以望有秋,农夫之有恒情也。」
《國語辭典》:春作  拼音:chūn zuò
春天从事耕耘。《礼记。乐记》:「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晋。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噀田舍穫〉诗:「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分類:耕作
《漢語大詞典》:释耒(釋耒)
放下农具。谓停止耕作。史记·淮阴侯列传:“﹝将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輟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耕夫释耒,桑妇下机。”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
《國語辭典》:平秩  拼音:píng zhì
分别次序以务农事。《书经。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宋。王禹偁〈籍田赋〉:「当东郊之迎春,是东作之平秩。」
《國語辭典》:亲耕(親耕)  拼音:qīn gēng
亲自耕种。古代的礼制,皇帝为表示对农事的重视,而于每年孟春时,亲自下田耕种,以作为表率。《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
《漢語大詞典》:课耕(課耕)
谓督促耕作。 明 宋儒醇 《暂寓居巢复徙濡须坞》诗:“故人具舟檝,迎我开精庐。我欣往从之,课耕兼课书。”
分類:督促耕作
《漢語大詞典》:惰农(惰農)
不勤于耕作的农民。《书·盘庚上》:“惰农自安,不昬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 孔 传:“如怠惰之农,苟自安逸。”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 海 开府 吴中 ,人人以告訐为事,书生之无赖者,惰农之辨黠者,皆弃经籍,释耒耜,从事刀笔间。”
《漢語大詞典》:耕道
(1).耕作的方法。吕氏春秋·审时:“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据之容手,此之谓耕道。” 毕沅 校注:“《亢仓子》作‘耨之容耰,耘之容手’。”
(2).谓致力于研求道之真谛。 汉 扬雄 《法言·学行》:“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穫饗已。”
《國語辭典》:劳农(勞農)  拼音:lào nóng
慰勉农民。《礼记。月令》:「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南朝宋。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劳农泽既周,役车时亦休。」
《漢語大詞典》:上地
(1).下地耕作。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老汉没儿,只有这个女子……小时跟上老子点籽拣草,长大也象个小子一样上地。”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四:“ 宋老定 没有上地,他整整一夜没有睡好觉。”
(2).肥沃的土地。周礼·夏官·大司马:“凡令赋,以地与民制之。上地食者参之二,其民可用者家三人。”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上地谓肥美田也。”宋书·孔季恭羊玄保等传论:“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3).古地区名。战国策·楚策一:“ 秦 下甲兵,据 宜阳 , 韩 之 上地 不通。”荀子·议兵:“ 韩 之 上地 ,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 赵 , 赵 不能凝也,故 秦 夺之。” 梁启雄 释引 杨树达 曰:“ 上地 , 上党之 地。”